世界论坛网 > 军事评论 > 正文  
2022年美国国防战略报告──美中对抗无法逆转
www.wforum.com | 2022-12-31 11:36:30  上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2022年美国国防战略报告──美中对抗无法逆转

如何回应中国与俄罗斯的挑战,已经是美国的长期态度,不会随著选举改变。(美联社)

纪永添评论文章:近日美国政府公布了因乌克兰战争而延宕多时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2022年的国防战略报告与中国军力报告,让外界能一窥美国接下来的国家战略与国防发展方向。与2017年川普政府公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与国防战略报告相比,拜登政府有持续不变的政策,也有完全不同的地方,非常值得进一步讨论。

拜登没有改变大国竞争路线

首先是美国将中国与俄罗斯视为战略对手,重返大国竞争的路线并没有任何改变。过去川普政府提出这个政策时,曾被质疑是川普这个政治素人的短暂狂想,特别是川普执政后期,对中国的贸易战与制裁,还被批评只是竞选手段。但在拜登击败川普以后,新的拜登政府并没有改变这种大国竞争的路线,甚至还因为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让美国担心中国随之蠢动,趁机武力犯台。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台所引发的危机,更让美中之间的紧张关係雪上加霜。

此次白宫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与五角大楼的国防战略报告,主要在讨论美国应该如何回应中国与俄罗斯的挑战,说明这已经是美国的长期态度,在短时间内不会改变。共和党与民主党的政府,都会延续这样的大方向,差别只在于执行细节的歧异。虽然美国不断公开表示,这不是新冷战的开端,但美中关係不可能再回到过去,几乎已经是国际上的共识。在这个大架构下,最大的变数是乌克兰战争的爆发。这场战争不只震惊了全世界,更令人不可置信的,是俄罗斯竟然遭遇到严重挫败,让世人见识到俄军战力孱弱,俄系武器落伍又不可靠,根本无力发动一场现代化战争。虽然这场战争仍未结束,战事陷于胶著之中,俄罗斯也进行局部动员,希望扭转劣势。但整体来说,俄罗斯已因鲁莽发动战争而陷入困境,不只耗尽国力,更受到国际制裁,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元气。

2022年美国国防战略报告──美中对抗无法逆转

敌方误判认为美国并没有决心履行综合吓阻的警告与制裁,最后选择发动侵略战争。(美国海军)

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Lloyd Austin)在发表国防战略报告的记者会上,就非常明白的表示,俄罗斯的侵略虽然构成了直接的威胁,但俄罗斯不可能长期系统性地挑战美国。这点出了两个关键:一是陷入乌克兰战争泥淖的俄罗斯,难以与美国长期竞争,之前认定的两个战略对手,已经倒下了一个;二是中国的威胁不只在军事层面,或单纯侷限在台湾问题上,而是包含了经济、科技、外交、国际秩序等各种层面,是一个系统性的强大威胁。这让2022年的国防战略报告中,进一步锁定中国,国防优先事项的第一点,就开宗明义写到,美国国防部的任务是保卫国土,因应中国在各个领域不断增加的威胁。并在第三点中阐明,美国应该要吓阻侵略,并且随时做好准备,在必要时于衝突中获得胜利,中国在印太地区的挑战最为优先,其次才是俄罗斯在欧洲地区的威胁。

至于美国应该如何面对中国的挑战,这份2022年的国防战略报告,仍然以综合吓阻(Integrated Deterrence)为主要手段,除了在军事上,还强调以经济、外交与资讯战等各种手段,来提高敌方发动侵略的成本,逼使其放弃采用武力。不过美国这一套综合吓阻战略,在俄罗斯侵略乌克兰前,并没有成功发挥功效。这在拙作“美国的综合吓阻战略为何没有成功吓阻俄罗斯?”已有过初步讨论。

五角大楼也在这一次的国防战略报告中,对于之前的失败,提出了解释,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综合吓阻战略往往受到政府其他部门的干扰与影响,被迫迁就其他单位的优先事项,而影响了综合吓阻战略的成效。由于美国政府没有办法展现出一致的明确态度,坚决划定红线,结果造成敌方的误判,认为美国并没有决心履行综合吓阻的警告与制裁,最后选择发动侵略战争。

美中对抗里每个领域都将成为战场

这最好的例子,是美国总统拜登近期多次公开保证,若中国选择武力犯台,美国一定会军事介入,派遣部队协防台湾。但每一次拜登发言后,美国白宫或国务院的官员就会立刻透过管道表明,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并未改变,而让外界认为拜登失言,或美国政府的态度不一。虽然瞭解美国对中政策的人,都明白美国总统承诺协防台湾,与美国继续维持一个中国政策,两者之间并不衝突。但对一般民众的感觉来说,是看到美国的说法反覆,总统的承诺马上被国务院否定,极不利于美国团结国际社会,联手吓阻中国的犯台野心。更让中国的宣传媒体有见缝插针的机会,在资讯战上取得优势。这一点与乌克兰战争爆发前极为相似,俄罗斯也是利用类似的手段,来分化美国与欧洲国家,并打击乌克兰的防卫决心。美国是否能记取教训,恐怕是综合吓阻能否成功的关键。

美国的综合吓阻,其实还暗示了未来美中角力的可能模式。虽然在综合吓阻中也强调,要让敌方瞭解美国的意图,以管理风险,避免把竞争推向战争。但综合吓阻的概念是把经济制裁、出口管制、外交手段与资讯战都当成工具,就代表双方的战场将从传统的军事对峙,扩展到各个不同层面。冷战时,美苏两大集团以军事对峙为战场,双方几乎不相往来,但这场美中对抗将完全不同,每个领域都将成为战场。在经济上,双方的贸易战从川普执政时期就已开打。在科技上,拜登不只禁止高阶芯片出口到中国,甚至阻挠中国采购生产芯片所需的光刻机。在外交上打造美、印、日、澳的同盟,并逐步拉拢北约国家。在资讯战上,美国国会正计划禁止抖音,避免中国利用这种影音平台进行宣传。美国说,美中竞争不是新冷战是对的,因为这是一场全新形态的国力竞赛。

积极反制解放军的灰区作战活动

在这一份国防战略报告中,揭橥了许多新的竞争领域,而随后公开的2022年中国军力报告,更进一步讨论这几年中国的对外扩张与发展。包括一带一路、疫苗外交、军民融合策略、高超音速飞弹、太空科技、反介入战略等,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灰区作战、核子武器与资讯战。首先,这两份报告中都特别强调要积极反制解放军的灰区作战活动,因为这是中国近年来在南海、台湾海峡、东海等海域,扩张势力的典型战术。五角大楼特别警告,这种不能算是军事行动,却又违反国际规范的策略,会利用新科技,或以全新的方式来使用旧有技术,以取得优势,如果不加以防范,将会危及美国现在与未来的军事力量。而要反制这种灰区作战,军事手段并不是一个好选择,美国有必要采取新措施,强化与盟邦分享情报来围堵,并以外交、司法等非传统方式来因应。

2022年美国国防战略报告──美中对抗无法逆转

解放军的“晋级”核动力弹道飞弹潜舰,已搭载射程更长的“巨浪3型”潜射弹道飞弹。(取自新浪)

此外,中国军力报告还指出,中国一直在积极扩充核子武器的库存,并研判中国目前拥有400枚核子弹头,2030年将增加到1000枚,2035年将达到1500枚的规模。由于俄罗斯也不断扬言,不排除会采用战术核武,以扭转在乌克兰战场上的劣势,并阻止北约国家持续军援乌克兰,让核武威胁大增。近期美国罕见地让核动力弹道飞弹潜舰,公开现身在地中海的直布罗陀、印度洋上的迪亚哥.加西亚美军基地,还与英国的先锋级核动力弹道飞弹潜舰(Vanguard class)一起在大西洋上进行联合演训。说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盟邦,正在全力吓阻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上使用核武。可以想见,随著美中竞争的白热化,中国的核武库存达到一定程度后,中国也会开始利用核武做为筹码。再加上朝鲜这一阵子不断试射各式飞弹,这种核武威胁将会笼罩世界很长一段时间。

科技竞争会比军备竞赛更激烈

资讯战则与核武这种战略性武器完全不同,并不会令人感到特别恐惧,但威力绝不可小觑,而且已在不知不觉进行中。随著网络的普及,资讯战的效果不断在快速增强,此次的中国军力报告就出现一个特别专题,在讨论资讯战的问题。资讯战所包含的层面非常广,包括窃取机密、透过网络对基础建设进行破坏、控制电磁权、干扰军民通讯等,都是广义的资讯战领域。但目前最令人注意的,是所谓的认知领域作战(Cognitive Domain Operations , CDO),依照解放军的定义,认知战是一种综合军事、政治、经济、舆论、心理等多重领域的手段,来影响目标受众对于事物的认知判断,进而取得优势。中国希望利用这样的手段,来瓦解对手的抵抗,并阻止外力介入。随著中国在人工智慧、大数据应用上的进步,中国操作认知战的技术已越来越成熟,成为了另一个挑战。

2022年美国国防战略报告──美中对抗无法逆转

随著中国在人工智慧、大数据应用上的进步,中国操作认知战的技术已越来越成熟,成为了另一个挑战。(取自Pexels)

综合来看,这两份报告延续了白宫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的主轴,定义了接下来几年美国的军事走向,也等于描绘了未来世界的图像。美中两国的竞争将会长期化并白热化,已无法扭转,美国也无意扭转。虽然双方不会立即摊牌,在合乎彼此利益下也会进行合作,让情势稍微缓和,不过大趋势很难有所改变。竞争会无所不在,经济战可能会比军事对峙更持久,科技竞争会比军备竞赛更激烈,网络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而高超音速飞弹、太空武器、第六代战机的发展,会让美中两国不再拥有战略纵深,双方的国土全境,都在对方的打击范围内,军事对抗的范围不再侷限于西太平洋,而会扩展到全球。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小规模衝突,可能会不时发生,从渔业纠纷到边界争议,接续出现。美国国防战略报告里谈到的战略稳定与衝突控管,将会非常困难,不断受到挑战。

日本过去与中国关係良好,澳洲更是中国最积极投资移民的国家之一,但目前中日关係陷入低迷,澳洲更常与中国针锋相对。这原因除了中国的战狼外交,最重要的关键是中国与美国盟邦之间的关係,往往会受到美中关係的影响,跟美国的关係越深,就越难以避免这一点。甚至连远在欧洲的英国,都宣称中英之间的黄金年代已经结束,背后原因不问可知。两岸之间其实更受美中关係的影响,不论台湾愿不愿意,都难以独自远离国际情势的巨变。日本、澳洲、英国、甚至是整个欧盟,都难以改变这种情势,更何况是小小的台湾。美中两强的竞争会持续多长的时间,目前没有人知道,但上次的冷战对峙了四十几年才分出胜负。台湾要有处于漩涡中心的长期准备,建军备战的重要性自不待多言,甚至整个社会都要有所体认,毕竟这场龙争虎斗才刚刚揭开序幕而已。

(1)
相关新闻
专家曝美加剧与中共太空军事竞赛目的反转!?美军方:被击落的中国气球没有收集
美中间谍战加剧,“锁定习近平本人”美空军部长:中国正准备可能的对美战争
东风27命中5千里外航母?牛皮吹大了十年来首次!踢馆,美军舰来到北京门口
要摊牌?中方明确信号:要打 战火必须烧进美军高层警告:中国这样做,很危险!
资本主义成了中共对付美国的武器“5年之内要建成8个”,中国又跟美国较上劲
更多相关新闻请点击"中美对抗"专题新闻报道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70岁傅莹从外交部退休后,活成这样
敌情异常!台湾首曝共军大埕湾演训
这个国家干劲十足 9成民众支持延后退休
秦始皇临终前的3件异事,2000年前无人能解
一张天价合同,北京惶恐不安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70岁傅莹从外交部退休后,活成这样
敌情异常!台湾首曝共军大埕湾演训
这个国家干劲十足 9成民众支持延后退休
秦始皇临终前的3件异事,2000年前无人能解
一张天价合同,北京惶恐不安
中国战机不只是简单绕台飞行,而是真的在演
路线斗争趋白热化,习近平挥泪斩马谡
杭州亚运开幕式 央视直播突然跳出“1画面”
关键矿产供应 美国高官对中国“表态”
斗了快一年,中美年终大谈判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3. CyberMedia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