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德公司误读“任务式指挥”,错看了中国 | |
| www.wforum.com | 2025-10-24 16:05:57 前沿深度解码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
导语:兰德公司的报告看似理性,实则隐藏着一套不自觉的假设:只有西方的制度、文化与逻辑,才配拥有“任务式指挥”的灵活与主动。但事实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早已在自己的战争经验中,实践了另一种更深层的“任务式指挥精神”。 报告简介:2025年,美国知名智库兰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发布了研究报告《Mission Command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Exploring Chinese Military Thinking About Command and Control in Future Warfare》。报告的核心观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虽然意识到未来战争需要“任务指挥”(Mission Command)式的灵活领导,但受制于“党指挥枪”的政治原则、集权传统与文化惯性,难以真正实现这种指挥模式。兰德公司认为,解放军的决策体系仍以集中控制为主,下级缺乏充分的裁量权,即便在军事教育与演训中尝试“意图指挥”,也多停留在理论层面。换句话说,在兰德的视角里,中国军队依旧是一个服从高于主动、控制多于信任的组织,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一、从研究到服务:预设结论的机构逻辑 兰德公司从诞生之初,就不是一所纯学术机构。兰德公司起源于1946年由美国陆军航空队资助的“兰德计划”,最初由道格拉斯飞机公司执行。1948年,在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它从道格拉斯公司独立出来,成为一个非盈利性的智库组织。兰德公司最初专注于国家安全研究,后来业务范围扩展到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在这种体制基因下,它的研究从来不是单纯的“理解中国”,而是“防范中国”。于是,当兰德公司研究解放军的“任务式指挥”时,它的问题从一开始就被限定为:“如果中国学会了美式任务指挥,会不会变得更危险?”这样的提问方式,注定让报告带着预设的结论——只要中国的体制不是美国式的分权民主,它就不可能真正灵活。 二、他们看的是文献,不是战场 兰德公司的研究方法以“文献分析”和“定量分析”著称,但在研究中国军队时,这个方法有一个根本性问题:它把文件当成现实。他们读到《战略学》《联合战役教程》、官方论文,看到“集中统一指挥”的表述,就断定中国军队“僵化”“层层汇报”。然而,就像很多经济领域的预测一样,真正的组织文化往往存在于实践而非文字中。书面上强调集中,是一种政治宣示;具体执行上允许灵活,则是一种生存逻辑。兰德公司看到的是“制度上的解放军”,而不是“实际上的解放军”。 三、误读的核心:把“像美国”当作现代化标准 在兰德的理论体系里,“军事现代化”的衡量标准其实很简单:谁更像美国,谁就更现代化。于是,逻辑链条被简化成:政治集中→缺乏分权→无任务指挥→作战僵化。 这看起来似乎很有道理,却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不同体制下,可以用不同方式达成同样的效果。美军靠制度化的信任和个人能力;中国军队靠政治信任、集体意志和主观能动性。一个是程序性的信任,一个是文化性的信任。结果却都是战场上的灵活应对与执行主动。这种“功能等价”的现象,兰德看不见,也不想看。 四、文化错位:个体信任与集体信任 在西方军制中,“任务式指挥”建立在个体主义信任之上:比如信任制度、信任规则、信任个人判断。但在解放军的队伍里,信任来自另一种逻辑:政治忠诚与集体意志。这种集体信任,让上级敢于放权,让下级敢于执行。从红军到八路军再到志愿军,直到今天的联合作战指挥体系,一条脉络始终贯穿——上级定方向,下级想办法。这是一种不同形式的“任务式指挥”,不是制度的照搬,而是文化的沉淀。 五、政治语境下的“客观”:从理解到防范 兰德公司的报告并不完全自由。它的经费来自美国国防部、空军、情报体系——研究成果必须服务于国家安全议程。当“中美战略竞争”被确认为长期格局后,兰德的任务已从“理解中国”, 六、历史的反证:在长期劣势中作战的“中国式任务指挥” 抗美援朝战争是最好的反例。当时的志愿军通信落后、装备差距巨大,却能完成数百公里范围内的协同机动。原因其实很简单,上级的意图清晰,下级执行主动。志司明确战役目标,各军、师依据战役企图进行自主判断、主动配合、积极行动。“歼敌于运动中”“断其退路”——这都是意图的语言,而不是命令的程序。在老电影《上甘岭》中有一个细节,团长给八连长布置任务的时候,现给他领到沙盘前,告诉他整体的态势是什么,你们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从本质上来讲,这不就是一种“任务式指挥”?不管是前期的大胆穿插还是后期的阵地争夺,都是任务式指挥精神的中国版本:目标统一、战术分权。 七、他们看见的不是中国,而是自己的恐惧 兰德报告的真正问题,不在于数据,也不在于逻辑。而在于它看世界的方式。它看解放军不是为了理解,而是为了安抚美国的焦虑。它看到的“僵化”与“集权”,其实是西方人最熟悉的安全感——因为那意味着一个“可预测的对手”。 但真正的中国军队,早已超越这种想象。集中,不代表僵化; 结语:兰德公司的报告展示的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局限,而是西方理解能力的边界。它从另一个角度提醒我们:看待战争和对手的方式,有时比武器更能决定胜负。 |
|
|
|
|
|
|
| 相关新闻 | |
| 沈飞六代机有多牛 苏联灵魂附体? | |
| 歼-10C将中俄战机挤出印尼 缺点仍是航程短 | |
| 中国AI硬件已超美国?李开复:全球几乎无人 | |
| 4万乌军挡住12万俄军 留给普京时间不多了 | |
| 新加坡下水东南亚最大战舰 防止航道被掐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