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国际军事 > 正文  
“堤丰”部署日本 射程覆盖中国东部?
www.wforum.com | 2025-09-17 17:20:49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9月15日,美军首次在日本琉球县的军事基地公开展示“堤丰”中导系统。

这一举措恰逢美日“坚毅之龙25”联合军演期间,参演规模达到1.92万人,创下历史记录。

这次部署并非单纯的军演秀肌肉,而是美国围堵中国战略的一部分。

“堤丰”系统是美国退出《中导条约》后加速研发的成果。

其设计目的明确:填补陆基战术导弹与洲际导弹之间的火力空白,专门针对中国的中程导弹武器库。

从琉球出发,其打击范围覆盖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甚至部分内陆工业重镇。

这并不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首次部署。2024年4月,首套“堤丰”系统已被部署在菲律宾吕宋岛。

今年6月,菲律宾公开表示对进一步部署持开放态度。

从菲律宾到日本,美国正在以“围棋式布局”将“堤丰”一步步推向中国周边。

这种赤裸裸的行动,早已超越“维护地区安全”的表面说辞,其真实意图是遏制中国的军事优势,削弱中国的综合国力。

日本在这一部署中扮演了关键角色。近年来,日本逐步突破战后“专守防卫”的政策限制,试图通过与美国的深度军事合作实现军事正常化。

允许“堤丰”部署在琉球不仅提升了日美协同作战能力,还为日本自卫队积累了实战经验。然而,这一合作也将日本推向风险的前沿。

琉球距离台湾地区仅千余公里,其战略位置决定了,一旦地区局势紧张,部署“堤丰”的基地可能成为首要打击目标。

对日本来说,这不仅无法实现“自保”,反而将自己置于军事冲突的核心位置。

美国的这一部署对亚太地区的战略平衡和安全局势影响深远。中程导弹的高射程、高精度和快速反应能力,使得“堤丰”系统成为一个随时可以开火的“炮位”,迫使其他国家不得不加强军事防御。这种连锁反应正在加剧地区军备竞赛。

面对这样的局势,中国需要未雨绸缪,做好最坏的准备。在军事层面,中国必须加快反导系统的研发与部署,确保在“堤丰”导弹发射后能够迅速应对。

同时,优化国产中程导弹的突防能力与打击精度,以形成对等反制能力。

在外交层面,中国需要主动发声,向国际社会揭露美国和日本的真实意图,强调所谓“维护地区安全”实则是在制造紧张局势。

此外,中国应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合作与安全对话,争取更多国家的理解与支持,形成区域内的稳定共识。

图片

美国在日本部署“堤丰”中导系统,是其全球霸权思维在亚太地区的延续,而日本的配合则暴露了其军事野心。

这一行为不仅威胁中国的国家安全,也为亚太地区和平稳定埋下了隐患。

中国不会坐视国家主权和安全被侵犯,将通过实际行动捍卫自身利益。

未来,中美之间的战略博弈将更加复杂,而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也将面临更多挑战。

(0)
相关新闻
美国打造导弹包围圈,“堤丰”首现日本美台联合打造攻击性无人机 具跨海峡打击能力
美智库再爆料:中国攻台概率极低美国“堤丰”中导入日 俄罗斯点名警告
美防长想跟中国谈件大事,中方已读不回美国参议员在台湾大谈武器联合生产
美军侦察权下放 中美作战模式已大不相同中国频率多样阵列雷达 可隐藏预警机踪迹
星舰第十次试飞 成功飞越半个地球中国歼-36将在美国F-47服役之前称霸天空
川普对中国发出邀请:一起削减核武库数量30马赫让地球都显得小了?美国最怕“它”
中国战略打击力量全面更新 重头戏是这个女武神VS攻击11 看中美海空力量差距
美军福特号航母 有6500多个中国制造的零件美军复刻红旗-22 一比一模型竟是空壳?
美军将在关岛设“爱国者”导弹混编营美军1:1复制中国红旗16 公开展示
刻意断联——美国针对东大的新型作战模式美国对埃军售大开闸 红旗9订单要黄了?
更多相关新闻请点击"中美对抗"专题新闻报道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在航空发动机赛道,中国位居第几?
乌军被惊呆!俄军掉头直奔第聂伯罗
糗大了!“福建号”航母曝重大缺陷
伊朗押注歼-10 或将重塑中东空中力量平衡
印官员:“阵风”表现出色,击败了中国导弹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在航空发动机赛道,中国位居第几?
乌军被惊呆!俄军掉头直奔第聂伯罗
糗大了!“福建号”航母曝重大缺陷
伊朗押注歼-10 或将重塑中东空中力量平衡
印官员:“阵风”表现出色,击败了中国导弹
以军如入无人之境 “内鬼”竟然是阵风?
普京宣布暂停和谈 欧洲局势骤然升级
于朦胧案牵扯两高官 传一人是蔡奇私生子
毛新宇在装傻?原来背后有高人指点
俄罗斯:美国为中国准备了25个秘密武器
热门专题
1土耳其政变2ISIS3叙利亚局势
4朝鲜局势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