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空中交锋曝光,歼-16雷达锁死F-35? | |
www.wforum.com | 2025-10-03 12:08:47 边解感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国庆节期间,央视军事披露的一段报道,将一次鲜为人知的东海对峙摆上了台面。那是在一次沿海驻训中,中国空军歼-16战机与美军F-35隐身战机正面遭遇。飞行员李超在对抗中完成了对F-35的火控雷达锁定,而且是同时锁定两架。 对于军事圈而言,这一幕的震撼不在于表面上的“谁追谁跑”,而在于锁定这一动作本身。在非战争状态下,火控雷达进入锁定模式,等于把武器系统推到临门一脚的位置。国际军事惯例里,这是最高等级的警告,相当于告诉对手“攻击随时可能发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对隐身机的双目标锁定,直接击破了外界对F-35“无法被发现”的固有印象。 随后,双方短暂进入视距缠斗。中方飞行员在近距离机动中占据了上位优势,将敌机逼出交战区域。这场遭遇战的结果,不是战果统计上的击落,而是现实层面的驱离。更重要的是,自那以后,外界未再见F-35在中国近海贸然现身。 技术与环境:隐身神话的破灭要理解这次事件的分量,就必须看歼-16与F-35在技术层面的差异。 歼-16配备有源相控阵雷达,它的优势在于强大的探测能力和抗干扰性能,尤其在面对低可探测目标时,可以通过多频、多角度的回波处理来实现突破。而F-35虽然以隐身作为最大卖点,但隐身并不等于“消失”。在东亚湿热的海空环境中,隐身涂层的性能衰减更快,维护难度也更高。飞行环境复杂、气象条件多变,都可能让隐身机在实际行动中失去部分优势。 这场遭遇证明了隐身战机并非天生无解。只要配合先进雷达、强大的电子对抗手段以及飞行员的战术操作,隐身战机同样会暴露在可探测的范围之内。对美军而言,F-35在东海上空没能保持绝对优势,这不仅是一次战术上的挫败,也是隐身神话的一次裂口。 战略信号:空防边界的重新定义锁定和驱离的意义,不仅是战机之间的胜负,更是一次战略信号的释放。 东海空域常年是中美军机的对峙场,F-35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高强度施压。中国歼-16敢于在这种场景下完成锁定,等于告诉美军:常态化巡航不再具备绝对安全感。这一信号对区域安全格局有直接冲击。 对中国而言,这次事件说明防空识别区的战备值班已经实战化。驱离隐身机并非演练,而是真实的空中较量。对美军而言,则意味着冒险代价骤然提升。若未来再度出现类似场景,美机飞行员必须考虑一个问题:一旦被锁定,是强行对抗还是立即脱离?这种不确定性,会直接改变他们的行动半径和巡逻模式。 更深层的意义在于,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空军在战略空域上的“拒止能力”进入新的阶段。所谓拒止,不再只是理论概念,而是通过一次次遭遇战累积起来的现实威慑。 国际反应:火控锁定的外交回响在国际法框架下,火控雷达锁定被视为接近交战的行为。多数情况下,此类事件往往引发强烈的外交抗议或军事热线沟通。这种情况在冷战时期的美苏空中对抗中屡见不鲜。 中国媒体对这次事件的报道,强调了我方飞行员在面对外机挑衅时的沉着与果断,传递出的是“有能力、有底气”的战略自信。环球时报评论指出,隐身战机的神话并不能改变地区力量对比,中国空军在关键节点上具备压制力。 外媒的反应则更为谨慎。《简氏防务》注意到,中国战机对F-35完成锁定显示了装备性能的进步,同时也凸显区域空域潜在的危机风险。《防务新闻》则强调,火控雷达锁定属于“危险行为”,可能成为外交摩擦的新触点。换句话说,西方承认了事件的严重性,却试图淡化其背后的战略失衡。 从外交角度看,这类事件一旦进入公开舆论,往往意味着相关方已经做好承受外交震荡的准备。中国此番高调报道,正是通过公开透明的方式,把事实转化为战略信息:既让国内看到信心,也让对手感受到震慑。 长期格局:空中对抗的新门槛最值得注意的后果,是事件之后的长期影响。据报道,自那次遭遇后,美军F-35没有再频繁出现在中国近海。这说明,哪怕一次短暂的交锋,也足以改变对手的行动边界。 这种变化并不只是战术层面的退缩,而是战略门槛的提升。过去,美军依靠隐身战机在东海近海制造压力,现在却要重新评估风险。如果每一次进入都可能遭遇雷达锁定,行动的政治成本和军事风险就会急剧上升。 从更广的区域视角看,中美在空域的互动,正从“单方面施压”走向“双向制衡”。这意味着,亚太空天格局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对抗的频率可能下降,但风险门槛却在抬高。谁敢跨过这道门槛,谁就要准备面对可能失控的后果。 这起事件告诉外界一个冷静的事实:隐身战机并不等于无敌,先进装备也无法在所有场景下保持优势。真正决定局面的,是装备性能、战术运用和战略意志的综合作用。 歼-16在东海的锁定与驱离,是一次空战意义上的突破,更是一次战略意义上的宣示。它不仅让对手感受到压力,也让外界看到中国空军的实战化水平与意志力。 未来的东海,不会因为一次对抗就风平浪静。但这一事件已经为局势划下了新的注脚:任何试图在中国近海空域进行高强度挑衅的力量,都必须做好承受被锁定、被驱离乃至更大代价的准备。 |
|
|
|
![]() |
![]() |
相关新闻 |
![]() |
![]() |
美国被逼急了 中国正多维度蚕食美传统军事 |
![]() |
万斯宣称俄罗斯已战败,必须接受现实 |
![]() |
印尼主动提出派2万人出征乌克兰? |
![]() |
半岛格局巨震!李在明宣布收回战时指挥权 |
![]() |
中国第一艘076拆除工棚 准备进行首次海试 |
![]() |
美国被逼急了 中国正多维度蚕食美传统军事 |
![]() |
万斯宣称俄罗斯已战败,必须接受现实 |
![]() |
印尼主动提出派2万人出征乌克兰? |
![]() |
半岛格局巨震!李在明宣布收回战时指挥权 |
![]() |
中国第一艘076拆除工棚 准备进行首次海试 |
![]() |
果然出问题了,俄罗斯连A-50都生产不出来 |
![]() |
美军有重大变动?川普果然出大招了 |
![]() |
歼-12,为何成为唯一下马的10系战机? |
![]() |
俄罗斯首次正面定性 战争即将升级 |
![]() |
乌军无人机连续摧毁朝鲜四辆“谷山大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