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中国军情 > 正文  
中国购俄苏35新数据曝光:战机上天只要1个地勤维护
www.wforum.com | 2018-09-19 18:58:22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随着苏-35成为中国空军的一员,苏-35的任何信息都会引发国人的关注。如今距离俄罗斯向中国交付首批24架苏-35剩余4架的工作已经进入倒计时,有意思的是,就在这个时候官方发布了苏-35的全新介绍。

  新的介绍没有旧版的一些数据,但大量的文字描述反而能让我们对苏-35的部分特点有更深入的认识。今天,北国防务就节选其中一部分内容带大家继续了解苏-35。

  新介绍特别指出,相较于基本型苏-27,苏-35的尾椎造型可以减少阻力,主翼加厚以容纳更大的油箱,以及航电体积更小,腾出空间还是可以放燃油。内燃油储量增至11200千克(旧数据是11500千克,这基本上是没差,因为燃油密度不一样也会影响重量)。此外,介绍还强调“结构有所增强并重新设计运用新材料”。

  需注意的是,这里可以解释苏-35推力变大但是极速反而比苏-27小。一方面是机翼增厚,多少会增加阻力,另一方面苏-27的原始设计是拦截机,设计上会考虑轻装出击,苏-35是多用途,设计的飞行重量本来就不一样。

  新介绍中很大一部分内容着墨于苏-35的地勤与飞行准备的相关能力与子系统,如果飞行准备系统,用来任务准备以及绘制电子地图;自动分析系统,飞行任务传到地面站后进行任务执行成效分析。除了评估飞行员执行任务的成效外,也可以分析飞机的整备状况,供下次任务参考;以及自动化检测武器系统与航电系统的联系状况等等。

  相较于苏-27要把整个机首往上掀开才能维护,苏-35只需从机首侧面、下面的舱门便能维护。这是已经知道的,这次官网进一步公开的是,苏-35的机炮弹药盒设计成可拆卸式,可以减少整备时间。苏-27系列的机炮在补弹时,是将机炮舱的下舱门打开,放下空的弹链,补好弹后再把弹链绞回去,这里所说的应该是指整个弹链变成可拆卸模块,省下一颗颗装弹以及把弹链绞回的时间。

  因为整合式的自我检测与显示系统的关系,后勤变得很简便。新介绍强调,只需一个技术员就可以进行飞行前整备,另一方面这个技术员也可以与计算专家团队联机,进行机群整备。

  由于我国已经有大量的国产新型战机,并且建立了自己的作战体系。舆论对于我国引进苏-35的一个重大疑虑就是能否融入我们的系统,这个问题从长远看应该是会彻底解决的。而在“过渡”阶段苏-35机群的独立、编队作战能力也有保证,其所采用的S-108通信系统可保证飞机在行动过程中与指挥中心的实时通信,并且能够保证16架苏-35在作战过程中各类传感器信息自动共享以及目标信息分发。

  新介绍指出,苏-35的航电“体积”比苏-27小,这从侧面印证了苏-35的航电重应比苏-27轻很多,所以空重可以跟苏-27差不多。现代的航电系统跟以前的相比,单位体积的重量本来就会少很多,更何况连体积都减少。苏-27的航电重2500千克,只要轻10%就省下250千克。

  苏-35采用了全面的KSU-35数字飞行控制系统,集成了自动和遥控系统、空中信号系统、主动飞行安全习题、制动系统等等,这大大简化了机载设备。

  得益于新的控制系统飞机操作变得更简单,系统可以保证在作战条件的自动控制,让飞机在机动和各种高度、速度工作时变得更稳定;此外,飞行安全更有保证,系统可以让飞机超低空飞行时规避地面风险。

  KSU-35控制系统也具有控制面重组功能,也就是当一个或多个控制面故障时,KSU-35会改变控制方式,用其他控制面的协同来抵销故障的效果。这个功能在苏-57的KSU-50上也有,KSU-35在起降时如果一个发动机故障失去推力,也可以自己抵销掉推力不对称的效应,让飞行员好像还是在驾驶正常飞机一样。因此从技术背景来看,KSU-35本来就应该具有这种“控制面重组”能力,只是以前没有明确讲出来,现在确认了。

  苏-35的航电系统还致力于减轻飞行负担,通过“信息管理系统”为飞行提供“智力支持”,也就是辅助决策。

  苏-35拥有强大的雷达和光电探测系统,对此新版说明也进行了一一介绍。

  介绍中指出苏-35采用的雷达型号为N135E/“雪豹”-E,而非之前广泛认为的N035E。雷达采用可转的天线设计,这让雷达探测方位角达±120°,这种广角能力让飞机可以更灵活的选择在战术。探测距离方面,或许是因为出口,其对雷达反射面积3平米目标的探测距离仅为350千米,比自用版少了50千米。

  N135E能够同时跟踪30个空中目标并打击其中8个,雷达具有强大的合成孔径成像能力,地面成像的分辨率很高,可同时跟踪4个地面目标,并打击其中2个。雷达也能够支持飞机同时攻击地面和空中目标,此外,雷达也能够辅助飞机进行超低空飞行。

  新介绍也重点介绍了OLS-35红外跟踪系统(IRST),它是雷达静默状态下的重要探测手段。OLS-35基于红外成像技术、摄像头等技术研制,对地、对空的探测形成的画面能够直接在平显上显示。

  这些技术的采用也让它相比前辈用途更为全面,能够同时探测地面和空中目标。对空方面,其追击和迎面探测距离分别为80和40千米,可同时跟踪4个目标;对地方面,OLS-35不仅能够探测和跟踪目标,也能够直接为激光制导武器提供照射制导;测距方面,其对空中和地面目标的最大探测距离分别为20和35千米。当然,OLS-35因为位于座舱前部,对地视角有限,客户如果有需要的话可以另外采购KOEP-35光电瞄准吊舱。

  苏-35还拥有“高水平”的完善威胁被动告警系统,包括L-150-35雷达告警装置和I-222光电侦察系统,它们可对飞机实现360覆盖,识别和判断目标威胁等级并呈现给飞行员。其中,I-222由6个热成像光学窗口和2组激光告警器组成,这并为简单的导弹逼近告警,而是能够探测空中目标并识别导弹来袭轨迹。

(0)
相关新闻
中国军用无人机家族战力快速提升霹雳-17空空导弹 已成建制装备“三剑客”
歼-10C空战中“击落”歼-20,如何做到的?隐身战机不再神秘?歼-10C“击落”歼-20
歼-20穿透对马海峡 日韩F-35雷达全盲区?运20B刚服役 涡扇20战略作用就开始显现
震撼!歼-20打开弹仓,空空导弹呼啸而出4台“大酒桶”同框 运-20产能“井喷”了
请不要把歼-35“冷却进气口”当成机炮运-20B换装国产WS-20引擎后 可全球抵达
世界之最!中国以运8为基础造无人运输机中国新型空警-3000预警机的最新照片
先破感知,再毁形体:K/RKL700A电子战吊舱歼-20携带霹雳-17 牺牲隐身性能值得吗?
至今最清晰的照片:轰-6N挂载空射弹道导弹日本侦察机遭中国战机驱离 最近距离仅30米
歼轰-7A战力被低估 反舰对地攻击极强悍轰-20在年内实现首飞 美军担忧构成战略威胁
披上黑衣服 歼20S不经意间成为世界第一一架顶三架!歼-20S化身空中指挥官
更多相关新闻请点击"中国空军"专题新闻报道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被解放了吗?俄军占领下顿巴斯的俄族人群
中方上强度了!直-8和无人机盘旋仁爱礁
动仁爱礁的“坐滩”舰 将触发菲方红线
中国一下子曝光4种世界领先的反舰导弹
中国开始生产美制“海马斯”仿真模型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被解放了吗?俄军占领下顿巴斯的俄族人群
中方上强度了!直-8和无人机盘旋仁爱礁
动仁爱礁的“坐滩”舰 将触发菲方红线
中国一下子曝光4种世界领先的反舰导弹
中国开始生产美制“海马斯”仿真模型
长崎核爆隐藏细节:“紫电改”偷懒害了长崎
中国的歼-20并不完美,至少存在四大弱点
朝鲜坦克对俄是雪中送炭 对朝则是豪赌
中方强化仁爱礁的管控 菲海警高挂“免战牌
中国第三款六代机试飞 它是歼55吗?
热门专题
1中印冲突2天安门阅兵3中国航母
4神舟航天5南海仲裁6南海局势
7两会8中国陆军9中国海军
10中国空军11军事文学12核武二炮
13中国军工14军史钩沉15惩越战场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