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身战机不再神秘?歼-10C“击落”歼-20 | |
www.wforum.com | 2025-08-04 13:36:33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8月1日,解放军空军的一场实战演习结果引发全球瞩目:歼-10C战斗机在演习中“击落”了隐身战机歼-20。这一消息被中央电视台军事节目披露后,迅速成为热点话题。 作为一款四代半战斗机,歼-10C为何能够在技术代差明显的情况下“战胜”五代隐身战机?隐身战机的“隐形魔法”是否正在失效?这一案例不仅是中国空军的一次演练成果,更是对全球隐身战机技术的一次深刻挑战。 隐身战机的核心优势在于其极低的雷达反射截面积(RCS),通过特殊外形设计和吸波材料,使其在敌方雷达中“隐身”。此外,隐身战机还通过优化发动机喷管设计和降低气动加热效应,尽量减少红外特征。然而,隐身并非“无形”,飞行时的气动加热和喷管热辐射依然会产生红外信号,雷达波也无法完全被吸收。这些技术局限为反隐身技术的突破提供了可能。 歼-10C能够在演习中“击落”歼-20,得益于两大核心技术。其一是光电探测系统(EOTS)。歼-10C配备的EOTS能够捕捉隐身战机的红外特征,探测距离可达上百公里。在此次演习中,歼-10C可能通过这一系统成功捕捉到歼-20的红外信号,从而实现锁定目标。其二是双基站雷达。传统雷达难以探测隐身战机,而双基站雷达通过多点协同探测,可以捕捉隐身战机的雷达回波。中国空军以空警-500预警机为核心,构建了强大的空中指挥体系,将多台雷达的数据实时整合,为歼-10C提供精准的目标信息。 然而,单靠一架战斗机对抗隐身战机是困难的,体系作战成为破解隐身战机的关键。在此次演习中,空警-500预警机通过双基站雷达锁定歼-20的大致位置,并将数据传输给歼-10C。歼-10C在接收到数据后,利用霹雳-15导弹完成了模拟攻击。霹雳-15导弹具备双向数据链和主动相控阵雷达,即便隐身战机在远距离上难以被发现,导弹接近目标后依然能够完成末端锁定。 这一演习结果对全球隐身战机的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美军的F-35战机虽具备强大的态势感知能力,但其隐身优势正面临挑战。依赖隐身能力执行“穿透防空”任务的B-2和B-21轰炸机,也可能需要重新评估作战模式。俄罗斯的苏-57战机配备了类似EOTS的光电探测系统,但整体技术水平仍与中美存在差距。 隐身战机的“隐形魔法”正在被逐步破解,而这背后是探测技术和体系作战能力的持续进化。未来空战将更加注重信息化、体系化和多平台协同。歼-10C“击落”歼-20的案例,不仅展示了中国空军的技术突破,也预示了隐身战机在未来战场上的新挑战。这场技术竞赛仍在继续,全球空战格局的变革才刚刚开始。 |
|
|
|
![]() |
![]() |
相关新闻 |
![]() |
![]() |
中国潜艇突破封锁 洲际导弹3次险些“点火” |
![]() |
普京还未动身,中国军舰已抵达海参崴 |
![]() |
歼-15T留下弹射影子 镜头对准舱室的女兵 |
![]() |
美军难题被中国攻克 六代机隐身性能弯道超 |
![]() |
这个国家会成为下一个“乌克兰”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