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军事评论 > 正文  
北约启动大规模核军演,普京该担心吗?
www.wforum.com | 2025-10-16 16:34:17  华语智库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2025年10月14日,一幕熟悉而危险的场景再度在北欧上空上演。黎明时分,挪威北部的空军基地传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十余架战机带着模拟核弹挂架腾空而起,直扑北冰洋方向。与此同时,英国、荷兰、德国、比利时等多国空军同步展开编队演练,波罗的海方向的海上导弹系统进入“戒备”状态。代号“坚定正午”(Steadfast Noon)的年度核演习正式拉开帷幕。

这是近年来北约规模最大、协调层级最高的一次核演练——涉及14个成员国,出动超过60架飞机,包括美军的B-2隐形轰炸机与F-35多用途战机。更引人注目的是,本次演习接近俄西部空域,北约公开承认“核战术演练环节”将首次纳入实地指挥通信模拟。换言之,北约正在演练一场“可控核冲突”的全过程。

从某种意义上,这场演习不仅仅是军事行为,更像是一次政治宣言——针对俄罗斯、也是针对整个欧洲安全架构的重新定位。

 “核平衡”被重新定义

在过去七十年里,核武器始终是维护欧洲战略平衡的最后底线。冷战期间,美苏双方以“相互确保摧毁”(MAD)为前提,维系着一种脆弱的恐怖和平。然而到了今天,这一平衡正在被北约主动打破。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北约内部对于“核威慑”的定义发生了微妙而关键的变化。过去,它意味着“禁止使用”;现在,它更接近“准备使用”。

据《防务新闻》报道,北约此次演练的重点之一,是验证在遭受俄罗斯“战术核打击”后,西方如何以最短时间组织“有限核反击”。这意味着,北约正从“防核”走向“练核”,从“遏制”走向“适应”。

一位匿名的欧洲防务官员在接受《明镜周刊》采访时直言:“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核政治重新合法化的阶段。”换句话说,冷战后人类逐渐遗忘的核恐惧,正在被重新唤醒。

图片

普京的红线,被触碰了吗?

在莫斯科看来,北约这场军演不啻于在俄罗斯家门口点燃一根导火索。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14日警告称:“北约此举严重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我们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确保国家安全。”同日,俄罗斯战略导弹部队在阿尔汉格尔斯克地区启动突击演练,部署“亚尔斯”洲际导弹系统,俄北方舰队则进入二级战备状态。

这种“你演我练”的对抗模式,正在让北欧成为新的火药桶。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北约第一次靠近俄罗斯核门槛。早在2023年,芬兰加入北约后,美国空军就在其境内部署了可携带战术核弹的F-35战机。

今年6月,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更首次公开提出要“在欧洲重新部署核武器”,并暗示“核共享计划”可能扩大至东欧。对俄罗斯而言,这几乎等同于“战略包围”。而对北约而言,这是“核再整合”的开始。

普京曾多次警告:任何直接威胁俄罗斯生存的行为,都将引发“对称或超对称的回应”。但在当下的地缘现实中,普京真正担心的或许不是核武器本身,而是“核威慑失灵”的政治后果。

图片

北约的核军演,欧洲的自我绑架

值得玩味的是,北约的“核演习热”与欧洲内部的安全焦虑几乎同步上升。法国、波兰、波罗的海三国不断推动“欧洲核自治”议题,试图借此强化自身战略地位;而德国、荷兰等国虽然表面上保持谨慎,实际上也在积极参与核弹投放训练。

从冷战历史来看,这种“核依赖心理”是一种危险的宿命。每一次美欧在核战略上的紧密绑定,往往意味着欧洲战略自主的进一步丧失。事实上,本次演习的指挥权仍牢牢掌握在美军手中,核武器的代码、启用权限、战术评估系统全部由美国控制。欧洲在所谓的“核威慑共同体”中,依旧只是扳机下的陪跑者。

美国的算盘并不复杂——在全球战略焦点转向亚太、军费压力剧增的当下,通过“核威慑再欧洲化”让北约国家承担更多政治与财政成本。换言之,核演习既是秀肌肉,也是转嫁风险的工具。

图片

俄罗斯如何回应?

俄罗斯对此反应强烈。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称,北约演习导致紧张局势升级,是“对俄罗斯的直接挑衅”。俄国家杜马国防委员会第一副主席阿列克谢·茹拉夫廖夫指出,芬兰首次以北约成员国身份参演,意味着美国核武器将进入芬兰领土,进一步压缩俄罗斯战略空间。俄军方表示,将紧盯演习动态,并计划于10月底举行战略核力量演习作为回应。

同时,俄罗斯的反制手段早已在暗处展开。除了北方舰队进入高度戒备,俄空天军也在加里宁格勒方向部署了携带“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的米格-31战机,并启动“死手系统”演练——这是一套确保在俄高层被彻底摧毁后仍能自动发射核弹的系统。此外,俄国防部正在加速推进与白俄罗斯的“战术核一体化计划”,明斯克境内部分基地已完成核武兼容改造。

从这一点看,北约与俄罗斯的核军演正在形成互为镜像的核姿态:一方展示“决心”,另一方强调“报复”。在这种高度紧绷的对峙中,误判的概率被成倍放大。当双方都声称只是“演习”,距离核战争真的爆发往往只差一个误操作。

普京该担心吗?

表面上,北约的核军演似乎是对俄罗斯的强硬示威,但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更像是一场西方自我安慰的仪式——它既无法改变俄乌战场的实际格局,也无法掩盖欧洲内部对战争疲劳和战略分裂的焦虑。

在军事层面,北约的核体系仍然缺乏真正统一的指挥体系;在政治层面,美国与欧洲盟友在核战略认知上存在深刻裂痕;在心理层面,欧洲的核安全恐惧反而在被这类演习不断放大。

相比之下,普京并没有像外界预想的那样陷入恐慌。恰恰相反,他或许正从北约的集体焦虑中,看到了西方力量的内耗迹象。正如俄罗斯战略学者卢金所说:“当对手开始通过军演来证明自己的信心,那恰恰说明他们已经开始失去信心。”

核阴影下的世界

从乌克兰的战壕到北欧的天空,从核按钮到政治话语权,世界正在重新步入一个危险的“核心理时代”。在这个时代,核武器不再仅仅是国家安全的底线,而是政治恐惧的象征。

北约的核军演固然能制造威慑,但无法创造信任;也不能消除不安。如果核威慑最终变成了常态化的表演,我们距离下一场真正的核危机,或许就已经不远了……

(0)
相关新闻
刺向“爱国者”的“匕首”:两种武器的对抗俄乌冲突对美国陆军的影响
先天缺陷!欧洲针对俄的无人机墙难以落地2030年前,欧盟做好与俄罗斯交战的准备
“战斧”导弹,就能改变俄乌战局吗?乌军若发射“战斧” 俄军有应对的手段吗?
乌军展示M777超轻榴弹炮 仍然战斗在东线雪中送炭!荷兰援乌2亿欧元反无人机系统
日本教官赴立陶宛 专攻俄军三层地雷防线英法德对俄下狠手 3000亿或直接转给乌克兰
默克尔的10亿欧元“训练俄罗斯军队”计划拦截率跌至6%,德国却要再送乌两套?
勉为其难!俄雅克-130M教练机测试反无人机俄军钻管道,乌军守矿洞!战争变“打地鼠”
美“战斧”还没到乌克兰 俄又将获5000精兵苏-57配备各种弹药 已成“编队作战”模式
普京宁可向美妥协,也不求助中国?普京怒了!使用高超音速导弹轰炸乌克兰电网
近9000枚战斧库存,或将开闸援乌乌军米-8配备70毫米火箭 抵御无人机袭击
更多相关新闻请点击"乌克兰战争"专题新闻报道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中国新型量子雷达或将终结隐形战争时代
不拖走,不用炸 中国一招收回仁爱礁
俄罗斯果然被骗了?乌军背后有“高人”
一箭双雕!中国“爆锤”韩国造船军工
中国超车 美国这方面大幅落后 专家曝背后真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中国新型量子雷达或将终结隐形战争时代
不拖走,不用炸 中国一招收回仁爱礁
俄罗斯果然被骗了?乌军背后有“高人”
一箭双雕!中国“爆锤”韩国造船军工
中国超车 美国这方面大幅落后 专家曝背后真
俄军损失巨大 导致中国空军战力备受质疑?
习大国外交又翻车 李强访朝遭金正恩羞辱
专家示警:北京稀土限制暗藏杀招
欧盟沉默五天后“摊牌” 被美国逼的?
普京的重大失误 俄乌冲突拐点出现?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