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启动大规模核军演,普京该担心吗? | |
www.wforum.com | 2025-10-16 16:34:17 华语智库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2025年10月14日,一幕熟悉而危险的场景再度在北欧上空上演。黎明时分,挪威北部的空军基地传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十余架战机带着模拟核弹挂架腾空而起,直扑北冰洋方向。与此同时,英国、荷兰、德国、比利时等多国空军同步展开编队演练,波罗的海方向的海上导弹系统进入“戒备”状态。代号“坚定正午”(Steadfast Noon)的年度核演习正式拉开帷幕。 这是近年来北约规模最大、协调层级最高的一次核演练——涉及14个成员国,出动超过60架飞机,包括美军的B-2隐形轰炸机与F-35多用途战机。更引人注目的是,本次演习接近俄西部空域,北约公开承认“核战术演练环节”将首次纳入实地指挥通信模拟。换言之,北约正在演练一场“可控核冲突”的全过程。 从某种意义上,这场演习不仅仅是军事行为,更像是一次政治宣言——针对俄罗斯、也是针对整个欧洲安全架构的重新定位。 “核平衡”被重新定义 在过去七十年里,核武器始终是维护欧洲战略平衡的最后底线。冷战期间,美苏双方以“相互确保摧毁”(MAD)为前提,维系着一种脆弱的恐怖和平。然而到了今天,这一平衡正在被北约主动打破。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北约内部对于“核威慑”的定义发生了微妙而关键的变化。过去,它意味着“禁止使用”;现在,它更接近“准备使用”。 据《防务新闻》报道,北约此次演练的重点之一,是验证在遭受俄罗斯“战术核打击”后,西方如何以最短时间组织“有限核反击”。这意味着,北约正从“防核”走向“练核”,从“遏制”走向“适应”。 一位匿名的欧洲防务官员在接受《明镜周刊》采访时直言:“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核政治重新合法化的阶段。”换句话说,冷战后人类逐渐遗忘的核恐惧,正在被重新唤醒。 普京的红线,被触碰了吗? 在莫斯科看来,北约这场军演不啻于在俄罗斯家门口点燃一根导火索。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14日警告称:“北约此举严重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我们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确保国家安全。”同日,俄罗斯战略导弹部队在阿尔汉格尔斯克地区启动突击演练,部署“亚尔斯”洲际导弹系统,俄北方舰队则进入二级战备状态。 这种“你演我练”的对抗模式,正在让北欧成为新的火药桶。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北约第一次靠近俄罗斯核门槛。早在2023年,芬兰加入北约后,美国空军就在其境内部署了可携带战术核弹的F-35战机。 今年6月,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更首次公开提出要“在欧洲重新部署核武器”,并暗示“核共享计划”可能扩大至东欧。对俄罗斯而言,这几乎等同于“战略包围”。而对北约而言,这是“核再整合”的开始。 普京曾多次警告:任何直接威胁俄罗斯生存的行为,都将引发“对称或超对称的回应”。但在当下的地缘现实中,普京真正担心的或许不是核武器本身,而是“核威慑失灵”的政治后果。 北约的核军演,欧洲的自我绑架 值得玩味的是,北约的“核演习热”与欧洲内部的安全焦虑几乎同步上升。法国、波兰、波罗的海三国不断推动“欧洲核自治”议题,试图借此强化自身战略地位;而德国、荷兰等国虽然表面上保持谨慎,实际上也在积极参与核弹投放训练。 从冷战历史来看,这种“核依赖心理”是一种危险的宿命。每一次美欧在核战略上的紧密绑定,往往意味着欧洲战略自主的进一步丧失。事实上,本次演习的指挥权仍牢牢掌握在美军手中,核武器的代码、启用权限、战术评估系统全部由美国控制。欧洲在所谓的“核威慑共同体”中,依旧只是扳机下的陪跑者。 美国的算盘并不复杂——在全球战略焦点转向亚太、军费压力剧增的当下,通过“核威慑再欧洲化”让北约国家承担更多政治与财政成本。换言之,核演习既是秀肌肉,也是转嫁风险的工具。 俄罗斯如何回应? 俄罗斯对此反应强烈。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称,北约演习导致紧张局势升级,是“对俄罗斯的直接挑衅”。俄国家杜马国防委员会第一副主席阿列克谢·茹拉夫廖夫指出,芬兰首次以北约成员国身份参演,意味着美国核武器将进入芬兰领土,进一步压缩俄罗斯战略空间。俄军方表示,将紧盯演习动态,并计划于10月底举行战略核力量演习作为回应。 同时,俄罗斯的反制手段早已在暗处展开。除了北方舰队进入高度戒备,俄空天军也在加里宁格勒方向部署了携带“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的米格-31战机,并启动“死手系统”演练——这是一套确保在俄高层被彻底摧毁后仍能自动发射核弹的系统。此外,俄国防部正在加速推进与白俄罗斯的“战术核一体化计划”,明斯克境内部分基地已完成核武兼容改造。 从这一点看,北约与俄罗斯的核军演正在形成互为镜像的核姿态:一方展示“决心”,另一方强调“报复”。在这种高度紧绷的对峙中,误判的概率被成倍放大。当双方都声称只是“演习”,距离核战争真的爆发往往只差一个误操作。 普京该担心吗? 表面上,北约的核军演似乎是对俄罗斯的强硬示威,但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更像是一场西方自我安慰的仪式——它既无法改变俄乌战场的实际格局,也无法掩盖欧洲内部对战争疲劳和战略分裂的焦虑。 在军事层面,北约的核体系仍然缺乏真正统一的指挥体系;在政治层面,美国与欧洲盟友在核战略认知上存在深刻裂痕;在心理层面,欧洲的核安全恐惧反而在被这类演习不断放大。 相比之下,普京并没有像外界预想的那样陷入恐慌。恰恰相反,他或许正从北约的集体焦虑中,看到了西方力量的内耗迹象。正如俄罗斯战略学者卢金所说:“当对手开始通过军演来证明自己的信心,那恰恰说明他们已经开始失去信心。” 核阴影下的世界 从乌克兰的战壕到北欧的天空,从核按钮到政治话语权,世界正在重新步入一个危险的“核心理时代”。在这个时代,核武器不再仅仅是国家安全的底线,而是政治恐惧的象征。 北约的核军演固然能制造威慑,但无法创造信任;也不能消除不安。如果核威慑最终变成了常态化的表演,我们距离下一场真正的核危机,或许就已经不远了…… |
|
|
|
![]() |
![]() |
相关新闻 |
![]() |
![]() |
中国新型量子雷达或将终结隐形战争时代 |
![]() |
不拖走,不用炸 中国一招收回仁爱礁 |
![]() |
俄罗斯果然被骗了?乌军背后有“高人” |
![]() |
一箭双雕!中国“爆锤”韩国造船军工 |
![]() |
中国超车 美国这方面大幅落后 专家曝背后真 |
![]() |
中国新型量子雷达或将终结隐形战争时代 |
![]() |
不拖走,不用炸 中国一招收回仁爱礁 |
![]() |
俄罗斯果然被骗了?乌军背后有“高人” |
![]() |
一箭双雕!中国“爆锤”韩国造船军工 |
![]() |
中国超车 美国这方面大幅落后 专家曝背后真 |
![]() |
俄军损失巨大 导致中国空军战力备受质疑? |
![]() |
习大国外交又翻车 李强访朝遭金正恩羞辱 |
![]() |
专家示警:北京稀土限制暗藏杀招 |
![]() |
欧盟沉默五天后“摊牌” 被美国逼的? |
![]() |
普京的重大失误 俄乌冲突拐点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