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诱敌深入!乌军设伏使俄军进攻付出惨痛代价 | |
| www.wforum.com | 2025-11-27 18:32:24 寰球战略解读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
乌克兰军队从米尔诺拉德的暴露阵地撤出后,启动了撤退行动的第二阶段——但俄军急于趁机推进,却径直陷入乌克兰海军陆战队、无人机与空中力量的协同伏击。 此前乌克兰军队已成功缩减在米尔诺拉德的驻军规模,此次在此基础上启动撤退行动第二阶段,旨在保存有生力量的同时,维持对整条战线的控制权。俄军认为有机可乘,大举推进,却径直陷入乌克兰海军陆战队、无人机与空中力量的协同伏击,其进攻最终沦为代价惨重的陷阱。 乌克兰军队决定从米尔诺拉德南部撤出,是因为意识到,随着俄军从东西两侧同时发起进攻,继续在该区域抵抗可能面临被包围的风险。乌克兰第35海军陆战旅承担了此次行动中最危险的任务——坚守侧翼足够长时间,确保乌军主力部队顺利脱离接触并重新部署至该镇北部。 俄军渗透部队在东侧陷入伏击东侧战线,俄军渗透部队持续从新经济村方向推进,误以为乌军要么已全面撤退,要么俄军实际控制的领土远多于当前规模。 俄军一路贸然推进,直至径直闯入乌军海军陆战队设下的伏击圈——乌军无人机小组监控其动向,机枪火力随即展开扫射。即便第一名俄军士兵被击毙,后续部队仍浑然不觉,这也凸显出俄军在通往米尔诺拉德的主要路线之一上,缺乏无人机侦察掩护。 海军陆战队部署无人机蜂群阻止西侧渗透西侧战线,俄军将进攻重点放在里夫涅下方的铁路沿线——茂密的树林为试图从西侧渗透米尔诺拉德的小型步兵分队提供了掩护。俄军意图从意想不到的方向攻入城镇,切断乌军撤退路线,同时从两侧夹击形成合围。 乌克兰第35海军陆战旅以大规模无人机作战回应:部署第一人称视角(FPV)无人机打击渗透部队,八旋翼无人机向树林间移动的俄军集群投掷爆炸物,热成像无人机则在夜间探测隐蔽的士兵。 试图藏匿于建筑物或灌木丛中的俄军士兵,极易被空中无人机追踪锁定,乌军操作人员在其干扰撤退行动前便将其摧毁。 F-16与苏-27战机轰炸俄军阵地掩护撤退在俄军试图渗透切断米尔诺拉德南部乌军撤退路线的过程中,乌克兰空中力量发挥了关键的阻敌作用。 为阻止俄军使用无人机锁定乌军士兵,乌克兰F-16战斗机对卡皮托尔纳煤矿发动打击——该地点是俄军的重要据点及无人机操作员枢纽。数枚GBU-39制导炸弹命中目标,造成俄军步兵、装备及无人机资产遭受重大损失。 随后,乌军在西侧战线发起第二次打击:两架苏-27战斗机向一栋俄军集结建筑投掷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制导炸弹,该建筑内的俄军部队正准备孤立一支乌军分队,最终建筑与内部进攻集群被彻底摧毁。 这些果断措施为乌克兰指挥部争取了宝贵时间与空间,使其得以在更北部重新建立防线,并成功完成撤退。 俄方声明数小时内自相矛盾俄军指挥部一如既往地作出了自相矛盾的回应:起初声称乌军撤退失败,已将其全部包围。然而仅数小时后,同一消息源却宣称已攻占米尔诺拉德南部——这一表述与此前声明直接冲突。若乌军果真撤退失败,俄军若想占领该区域必然要经过一场大规模战役,但目前并无相关影像或报道佐证。 这种矛盾暴露了乌军撤退行动按计划顺利推进,而俄军所谓“控制米尔诺拉德南部”,只是在乌军部队已重新部署至北部后才得以实现。 乌克兰在米尔诺拉德北部巩固防御总体而言,此次从米尔诺拉德南部的成功撤退,彰显了乌克兰在波克罗夫斯克-米尔诺拉德战线采取的灵活分层防御战略的有效性。 一旦判定在南部坚守阵地存在不必要的风险,乌克兰海军陆战队便强化了侧翼防御,以确保安全脱离接触。 目前,乌军控制着米尔诺拉德北部地区,并持续增援波克罗夫斯克北部郊区,确保能够稳定战线,或在必要时再次实施有控制的撤退。 |
|
|
|
|
|
|
| 相关新闻 | |
| 全球唯一空射核弹:超音速射程8000公里 | |
| 乌克兰应体面止损 历史不会为政治表演颁奖 | |
| 美军双航母接力打捞南海坠机,意味什么? | |
| 堪称奇迹!歼-50驯服兰姆达翼固有缺陷 | |
| 在琉球部署中程导弹,日本这招险在哪儿? |
| 全球唯一空射核弹:超音速射程8000公里 | |
| 乌克兰应体面止损 历史不会为政治表演颁奖 | |
| 美军双航母接力打捞南海坠机,意味什么? | |
| 堪称奇迹!歼-50驯服兰姆达翼固有缺陷 | |
| 在琉球部署中程导弹,日本这招险在哪儿? | |
| 美军下命令:日本有事就是美国有事 | |
| 中国六代机新样机使用矢量喷口 | |
| 快讯!军方宣布:已全面掌控国家 总统被捕 | |
| “我一分钱都不出” 美军“抗中”巡防舰计 | |
| 二战“黑豹”坦克 德军经典战车将恢复行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