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armyrecognition网站2025年11月25日报道,2025年11月24日至25日夜间,乌克兰武装部队使用了国产“巴尔斯”喷气式远程攻击无人机和“海王星”巡航导弹对俄罗斯罗斯托夫州塔甘罗格市的别里耶夫航空科学技术联合体及相邻的塔甘罗格-尤日尼机场、新罗西斯克的“Sheskharis”石油终端与图阿普谢炼油厂实施了协同打击。主要攻击点位于北纬47.198203、东经38.863344的机场区域,该机场传统上用于集结、维护和大修A-50空中预警与控制飞机,也多次遭到乌克兰人的袭击。俄罗斯罗斯托夫州州长尤里·斯柳萨尔在25日上午证实,这场袭击导致三人死亡另有多人受伤,别里耶夫航空科学技术联合体的机库也遭到严重破坏,这些机库原本用于图-95MS战略轰炸机的现代化改造工作。本次一段手机视频显示一架停放在停机坪的俄军大型飞机起火燃烧,其独特的背部隆起结构与可识别的机头整流罩特征与别里耶夫A-60机载激光实验室(注册号RA-86879)完全吻合。如果消息证实,这可是航空界的重大损失。
A-60计划起源于1975年,由苏联当局指示别里耶夫设计局与乔治·季米特洛夫塔甘罗格机器制造厂共同推进,主要用于打击高空气球。1977年,代号“1A”的飞行实验室项目正式启动,主要合作伙伴为专门从事防空系统研制的“金刚石”中央设计局。该机基于伊尔-76MD运输机进行深度改造,保留了伊尔-76MD的基本飞行特性,机长46.86米,机高14.76米,翼展50.50米,空重约92,00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约179,000千克。动力来自四台D-30KP系列涡扇发动机,每台推力约12,000千克力,最大速度850千米/小时,巡航速度700千米/小时,实用航程8,200千米,实用升限13,800米。机组编制除了四名常规飞行机组外,还能搭载十名激光系统操作员和技术专家。
该机进行了大改造,用包含瞄准与光束导向设备的球茎状整流罩替换标准机头气象雷达,内部装有Ladoga雷达,具有朝上的1.5米直径卡塞格伦天线,以及一个激光测距器。可以在50至70公里外探测并跟踪气球,类似已报废的伊尔-76PP电子战飞机上的附加动力系统被安装在机头部分,将机身顶部介于机翼与垂直尾翼间的部分切除,替换为多段式舱门系统,内藏容纳了兆瓦级二氧化碳主激光器光学器件的炮塔。沿机身侧面增加了外部吊舱,内装两台2.1兆瓦涡轮发电机,为激光及其相关系统提供所需的电力;货舱门被永久性封闭,只保留了结构承力所需的跳板部分。这些彻底的改造使得A-60在外形上与普通的伊尔-76运输机截然不同。
第一架A-60原型机(1A)于1981年8月19日在试飞员E.A.拉赫莫斯托夫的驾驶下完成首飞。该机于1989年在奇卡洛夫斯卡亚基地因火灾被毁,据称事故原因是地勤人员试图从带电冷却系统中抽取酒精从而导致短路。第二架原型机(1A2,注册号RA-86879)于1991年8月29日首飞,继承了前代的基本设计,但根据早期测试的教训进行了多项改进。两年后试飞被叫停。A-60的早期测试试验包括对平流层气球和La-17靶机的成功射击,在1984年的一次测试中,飞行在10,000米高空的A-60击落了沃尔克斯克浮空器研究中心上空的一个气球。开发阶段还侧重于激光稳定、光学校正方法和能量管理技术,以确保长时间操作中的波束质量,理论射击能力长达50秒,射程40千米,但测试的时间更短,据说仅11秒。苏联解体后,该计划一度停滞,对第二架原型机的改进工作持续了整个1990年代和2000年代,包括改进振动控制、精确跟踪和光学系统可靠性等内容。
据乌克兰媒体《防务快讯》报道,俄罗斯在2009年左右短暂恢复了对A-60的测试活动。在2009年的一次试验中,俄罗斯工程师操纵A-60的激光束成功照射了日本的AJISAI测地卫星,并接收到了反射信号。虽然俄方声称这只是一次科研实验,但国际军事观察家普遍认为,这实际上是在测试其反卫星作战能力。近年来A-60项目与俄罗斯另一个秘密计划——"猎鹰-梯队"机载激光系统紧密相关。该系统的目标不是物理摧毁卫星,而是通过激光照射使敌方侦察卫星的光学传感器失效。A-60获得的技术经验也为俄罗斯后来公开的"佩列斯韦特"地面激光系统提供了重要参考。A-60 1A2已多年未见飞行。但这架飞机继续在别里耶夫接受定期维护,表明俄罗斯并未完全放弃它。
A-60被摧毁对俄罗斯国防能力产生多重影响。该平台是俄罗斯唯一已知的现役机载激光测试平台,其损失实质上终结了续近五十年的定向能武器研发项目。别里耶夫综合体作为A-50/A-100机载预警与控制系统及图-95MS战略轰炸机现代化改造的核心设施,其受损将影响俄罗斯战略航空部队的维护与升级周期。此次事件也凸显了乌克兰使用国产远程打击系统攻击俄罗斯纵深高价值战略目标的能力正在提升。这么一架珍贵飞机的损失实在是很让人心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