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军事评论 > 正文  
俄乌冲突对美国陆军的影响
www.wforum.com | 2025-10-16 16:01:58  阿隆随录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时至今日,俄乌冲突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冲突伊始,许多人认为这将是一场短暂的冲突,但现在却演变成了对俄乌双方耐力和适应能力的考验。美国陆军之所以正在 对这场冲突进行深入研究,是因为潜在的未来大规模作战行动需要该军种进行“持续转型”。这符合美国陆军未来司令部司令詹姆斯·雷尼上将今年3月份提出的“陆军需要关注三个时间框架内的持续转型,包括‘接触中转型’、‘审慎转型’和‘概念驱动转型’,使陆军更具适应性、灵活性和杀伤性” 的明确要求。

本文以美国陆军协会网站“聚焦”(Spotlight)栏目刊载的《俄乌战争:持久战对美国陆军的影响和启示》为基础,通过“旷日持久的冲突、冲突的动态特征和军事转型”三个相互关联的视角,聚焦美国陆军针对未来长期大规模作战行动进行持续转型的相关趋势,对这场冲突的关键特征进行深度观察和分析,并提出这场冲突对美国 陆军、国防部和国会带来的启示。

每个观察结果或相关启示都表明,美国应该采取行动,以缩小美国陆军对对手进行威慑或制胜大规模作战行动方面的能力差距;同时还表明,随着美国陆军的持续转型,以在跨区域和对抗各种潜在对手时能够有效发挥作用,该军种地面部队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此外,某些观察和启示还针对美国国防部重点关注的印太地区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旷日持久的冲突

无论是政府首脑还是军事领导 人,通常都不会寻求发动旷日持久的消耗性战争,但事实上仍然会发生。虽然美国联合部队将尽力避免参与这类战争,但只有具备全面获胜的实力,才能降低消耗性战争发生的可能性。

观察之一:2022年2月,尽管许多旁观者认为俄乌冲突将是短暂而惨烈的,但时至今日已经成为一场分阶段、多年持久的冲突。 2022年2月冲突初始阶段,俄乌冲突是否会持续多年尚不明显。 当时,俄罗斯总统普京以及许多外部观察家误判了俄罗斯军队的实力,都预计这将是一场对俄罗斯有利的短期决定性战争。相反,这场冲突已经变成了政治意愿与工业化强度和深度的消耗性较量。

启示:美国陆军和联合部队应该做好发动长期大规模冲突的准备,以加强对强大对手的威慑力。 一直以来,美国对战争中快速取得决定性结果的预测往往过于乐观。

美国国防部在考虑未来对其军队的可能需求时,必须运用来自俄乌冲突这一观察进行考量。美国可能会直接卷入多个地区的冲突,或者被要求在某个地区实施大规模作战行动,同时对其在另一个地区的盟友进行支援。这样的一场多地区冲突不太可能迅速结束,也不太可能像在考虑印太地区问题时通常假设的那样——地面部队介入的可能性不大。

观察之二:随着冲突时间的延长,俄罗斯和乌克兰及其外部支持者在国防工业基础的可扩展性、适应性和弹性方面的竞争变得越来越重要。

事实上,俄乌冲突已成为一场俄乌两国(及其外部支持者)能否调动其国防工业潜力的竞赛。在未能为长期对抗乌克兰做好准备后,俄罗斯目前处于高烈度的战时状态,2024年国防开支占其联邦预算的近三分之一。莫斯科正在将关键军事硬件的产量增加两倍以上,并在坦克、火箭炮、火炮和导弹等武器装备的生产方面拥有优势。尽 管乌克兰已经全面动员了其工业能力,但由于莫斯科拥有打击整个乌克兰基础设施的非对称能力,致使基辅始终处于劣势。此外,冲突开始时,乌克兰并没有堪比俄罗斯的国防工业基地。

俄乌两国的外部支持者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俄罗斯得到了伊朗的装备支持,据悉伊朗已经提供了数千架无人机,并签署了在俄罗斯生产无人机的协议。此外,据报道, 朝鲜向俄罗斯提供的火炮弹药(尽管质量有问题),比欧盟向乌克兰提供的弹药总和还要多。尽管力度有限,但美国和西方国家仍在努力弥补其国防工业产能的不足,以援助乌克兰。美国陆军的155毫米火炮弹药生产是取得重大进展的领域 之一:截至 2023年10月,每月生产约2.8万枚,是2022年每月1.4万枚产能的两倍。此外,该军种还计划到2024年10月将产量增加到每月6万枚,到2025年增加到每月10万枚。

然而,这一进展还不足以满足乌克兰的需求。乌克兰的西方支持者主要依靠从各自的国家库存和国际市场采购提供弹药,而不是进行新的生产。根据英国皇家联合军种 (防务)研究所(RUSI)的分析, 乌克兰到2024年需要大约240万枚弹药,才能在局部地区实现其炮兵部队的火力优势,但西方合作伙伴可能只能满足一半的需求。

启示:美国国会应该考虑扩大多年期采购计划,以确保其国防工业基地获得持续而强劲的需求信号。美国的经济实力和工业能力直接支撑着陆军的威慑力。如果美国政府能够继续从“即时采购”(指的是一种在生产或供应过程中,根 据需求进行即时采购和交付的方 法,旨在通过减少库存和准确控制供应链来提高生产效率,并确保产品及时交付到用户手中)武器装备的模式,转向针对国防领域面临的风险而进行定量采购,那么威慑力可能会得到进一步加强。正如陆军负责采办、后勤与技术事务的助理 部长道格拉斯·布什所言,“如果增加库存是降低长期常规冲突风险的一种方式,那么就需要加以考虑。”

美国陆军在增加155毫米火炮弹药产量方面取得的进展表明了多年期采购授权的价值。只要有了可预测和充足的资金,美国国防工业基地就可以生产支持美国盟友所需数量规模的弹药,同时也可以建立对威慑力或打持久战至关重要的库存。 持续的资金支持和投入对于高端精确弹药至关重要,比如“爱国者”导弹、制导多管火箭弹或美国陆军战术导弹。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在高端冲突中,美国联合部队可能在几天内就会耗尽大部分精确弹药。这就意味着,对这些精确弹药的需求正在增加。随着全球对防空系统需求的不断增加,美国陆军正在资助“爱国者”导弹的生产,从每年550枚增加到650枚。虽然这一增长是合理的,但需求量可能还会更多。

美国国会已授权对精确弹药进行多年期采购。美国2023财年的《国防授权法案》(NDAA)授权国防部为“爱国者”导弹发布多年期合同,2024财年的NDAA批准了六种弹药的多年期合同。然而,部分由于担心多年期合同会限制预算灵活性,美国国会尚未完全资助2023财年NDAA授权的所有多年期采购合同。

增加产量,特别是精确弹药的产量,不仅仅会导致预算方面面临严峻挑战。2024年1月发布的美国国防部首个《国防工业战略》描述了供应链瓶颈、关键矿物和能源获 取受限,以及劳动力限制的影响。 尽管存在这些挑战,多年期采购的价值不容忽视,比如可以发出对劳动力资源强劲需求的信号——就业率将得以极大提高。

图片

冲突的动态特征

与所有冲突一样,俄乌冲突也是一场为了实现政治目标而进行的激烈、不可预测的“人类意志”冲突。迄今为止,这场冲突已经呈现出跨时间、地域和交战方/战斗人员的特征。 然而,每一场战争的作战方式和特征都是独一无二的,并且受到当时特定政治、社会和技术背景的影响。旷日持久的俄乌冲突具有新颖性和持久性的特征。几个世纪以来的战争基本原则仍然至关重要, 包括大规模部署非制导火炮、实施掩护和隐蔽,以及近距离作战行动中小规模作战单元的杀伤力等。然而,无处不在的监视、自主和精确打击系统,使得战场上己方暴露目标和实施机动的成本更高,但也催生了部队运用方面的创新。

观察之三:随着俄乌冲突消耗越来越大,且消耗的武器装备越来越高端,廉价、可消耗的武器装备变得更加重要。

乌克兰战场上,俄乌双方都部署了昂贵的精确打击系统,以及相对廉价且易于生产、两军都愿意以较高的代价消耗的武器装备。远程精确火力和FPV无人机的互补能力 已经证明了这一现象。 俄罗斯和乌克兰军队都使用高端导弹精确打击对方的远程目标,包括基辅使用制导多管火箭炮系统和美国陆军战术导弹系统,以及莫斯科首次报道使用“锆石”高超音速巡航导弹。由于其成本和生产难度,这些精确打击武器装备受到一 定程度的限制。即使是常规火炮弹药的大规模生产也面临着限制,这往往是由于冲突开始后停产的生产线需要时间才能恢复。 长期战争的需求迫使乌克兰和俄罗斯军队创造性地利用廉价的现成武器装备。FPV无人机就是最突出的例子,其小型化且具高机动能力,可为操作人员提供实时视频信息,以通过操控器引导其对目标实施攻击。与其可以摧毁的平台相比,FPV无人机价格低廉,有时甚至低于400美元。通常情况下,较廉价的无人机的最大航程可达10千米,这足以为较低规模的梯队提供 防区外打击能力。乌克兰军方已经制定了2024年生产100万架这类无 人机的目标。

启示1:美国陆军和国防部应该通过在更少的精确打击系统和更多廉价、可消耗的武器装备之间取得适当的采办平衡,来考虑长期战争中消耗的累积效应。乌克兰在 FPV 无人机使用方面的经验表明, 美国国防部可以在某些领域对具有成本效益、可消耗的系统进行有针对性的投资,以促进实现大规模生产和部署。其中一些平台可能已经投入商业使用,而另一些平台可能只需要相对较小的投资就能将现有能力转变为具有军事价值的能力。

一旦拥有确信的支持,美国陆军和其他军种也可能决定,将投资 从更先进的平台转移到采购大量更 适合长期消耗性战争的更廉价能力 上。根据陆军参谋长兰迪·乔治将 军的说法,“更快地运用简单、廉价的技术会带来战术优势。”2024年2月,该军种决定终止“未来攻击侦察机”项目,部分原因是基于俄乌冲突中的这些观察而考虑的。

美国国防部已经认识到这种平衡的重要性。其“复制者” (Replicator)计划的目标是,在18~24个月内(从2023年8月开始)多域部署数千个可消耗的自主/无人系统。正如国防部副部长凯瑟琳·希克斯所描述的那样, “复制者”计划“有助于坚定的防 御方阻止实力更强大的侵略者实现其目标,减少人员伤亡和武器装备损失,并能够以作战人员所需的速度进行自主/无人系统的制造、部署和升级,而无需长时间对其进行维护。”

“复制者”计划与美国联合部队的所有军种都相关。对于陆军来说,基于该计划开发的自主/无人系统主要是指能够实现深度传感和瞄准打击功能的地面和空中平台。正如在乌克兰所观察到的那样,自主/无人系统不会取代非制导火炮或精确弹药,而是对两者进行补充,从而提高部队的精确打击能力。 尽管“复制者”计划目前专注于开发自主/无人系统,但其更广泛的目标是适应美国国防部的采办文化,以优先考虑在相关时间范围内向作战部队交付的能力。如果取得成功,“复制者”计划可能会成为未来获取先进技术的典范,从而迅速证明相关技术在战场上所能发挥的作用和生成的效能。 一个潜在的限制是“复制者” 计划使用的是现有资金。美国国防部可以通过对现有制度进行调整、改革或重组,并利用现有权力和当前预算来实现更多目标。然而,如 果事实证明第一阶段是成功的,美国国会应该考虑提供额外的资金, 以扩大“复制者”计划的影响力,并在开发其他技术方面复制其成功的经验。

启示2:美国陆军应该继续对 “人机协同”作战概念进行试验和测试,以增强部队的防护能力。如果测试结果是乐观的,美国国会应该为陆军提供持续的资金,以大规模部署这些能力。在未来的冲突中,美军和联军可能会面临拥有规模优势,并愿意为了军事利益而承受高伤亡代价的对手,正如俄罗斯在乌克兰东部的猛烈攻势中所证明的那样。美国陆军可以利用自主性和机器人技术的进步,以相对较低的成本扩大优势,并以更重视士兵生命的方式,更好地利用其人力资源。

美国陆军对“士兵与机器人系统集成编队”,即“人机协同” (HMI,亦称“人机编队”)作战概念的开发,正在推动部队运用和防护能力方面的创新,这对制胜持久战至关重要。美国陆军未来司令部司令詹姆斯·雷尼将军表示, “人机协同”作战可以使陆军“永 远不再为第一次接敌而流血”,同时“保护我们的士兵做只有他/她们才能做的事情:在战斗中做出符合道德规范的决策。”自主/无人系统将弥补“人类直觉”的不足,降低 对士兵的不必要要求——士兵将继续承担按照道德规范使用暴力的责任。

目前,美国陆军已经组建了两个“人机协同”混编排:一个是驻扎乔治亚州摩尔堡的轻步兵排,另一个是驻扎加利福尼亚州欧文堡国家训练中心的机械化排。事实证明,机器人系统代替士兵执行“枯燥、肮脏和危险”任务的潜在价值是显而易见的。这两个实验性混编排已经对使用机器人等概念进行了测试,包括:在清剿建筑物的初始阶段,搜索内部结构,并向附近的士兵发送详细的视频图像;充当先遣“侦察兵”,在美军士兵进入敌人视线或射程之前发现,并锁定其位置;操控无人车辆运送伤员,并腾出其他 人员专门执行其他任务。 当然,“人机协同”并不意味着机器人很快就会在战场上取代人类。过度关注长期使用机器人的可能性,可能会造成无益的干扰。正如雷尼将军所言,“过度追求理想绝对会让我们对可行的事情视而不见。”美国陆军在转型过程中迫不及待地开始利用这些有前途的技术是正确的。

军事转型

俄乌冲突展现了战争不断变化的特征,迫使军队要么适应,要么失败。基辅面临着迅速适应不断变化的战场特征的迫切需要,同时为其遏制未来侵略,并与西方军队实 现互操作性以进行协同作战所需的军事力量奠定基础。乌克兰武装部队的转型不仅解决了当前与未来部队需求之间的紧张关系,而且为美国陆军正在进行的40年来最重大的转型提供了独到的见解。

观察之四:乌克兰武装部队的转型是在几个同时发生、且看似相互竞争的时间轴上进行的。

由于指挥结构十分分散,乌克兰军队在自下而上的“战术适应” 方面表现出色。在快速的创新周期中,获得授权的小型作战单元已经采用了新兴技术,包括无人机、人工智能和电子战等技术。事实证明,这些即时调整/适应对于乌克兰军队“解读”战场变化情况,并及时做出响应的能力至关重要 。 其实,俄罗斯军队也在以缓慢但集中的方式进行转型,以期能够在战役和战略层面进行系统化变革;比如,在2022年底未能有效抵御乌克兰军队的反攻后,于2023年建造了相当数量的加固弹药库,并建立了 分层防御体系等。

基辅的政治领导人也采取了乌克兰长期对对手进行威慑,并融入西方军事结构所必需的措施。这种长期适应的一个显著例子是,西方国家和盟友向乌克兰交付F-16战斗 机。但战争观察家有时无法区分这些在短期和长期时间轴上进行的转型。这一趋势在围绕美国陆军远程战术导弹系统和F-16战斗机的讨论中很明显。这些武器装备有时被描述为能够在短期内独立地改变战争结果,而不考虑使其能够更好地发挥效能的因素:能力、训练、后勤、运用和人员等。虽然陆军远程战术导弹系统和F-16战斗机本身已经交付,但乌克兰只有随着时间的推移,才能将这一系列军事因素有效地整合在一起,从而产生实际的军事效果。

另一方面,其他人质疑,如果短期内不会改变战争的进程,基辅为什么还要坚持获得美国陆军战术导弹系统或F-16战斗机这样的武器装备。这种观点也未能区分在短期和长期时间轴上进行的转型。虽然其当务之急是应对正在进行的战争,但当战争结束时,乌克兰将需要在其军队的质量优势方面超过俄罗斯军队,以及能够与北约军队实现互操作性并进行协同作战,以防止冲突的再次爆发。不过,通过整合上述军事因素来构建这种先进能力需要数年时间。 在这场冲突中,乌克兰军队无法选择是适应当下,还是为未来而转型。毋庸置疑的是,乌克兰军队必须同时做到适应当下和为未来转型这两点。

启示1:美国陆军“持续转型”应该继续在多个时间范围内,协调当前和未来部队的需求。虽然美国陆军没有像乌克兰军队那样处于战争状态,但确实面临着多个相互关联时间节点的转型挑战。为了 应对这一挑战,美国陆军参谋长兰迪·乔治将军将“持续转型”列为该军种的四大优先事项之一。正如他所描述的,“持续转型意味着迭代适应和发展我们的战斗方式、组织方式、训练方式和装备方式。”

俄乌冲突快速变化的特征让美国陆军清楚地认识到,该军种不可能每隔几十年就定期进行一次重大转型。相反,转型必须是持续的,并在三个相互关联的时间框架内进 行:

“接触中转型”:在18~24个月内迅速向已经部署的美国陆军作战人员交付能力,并进行测试和分 析,而后根据反馈进行调整;

“审慎转型”:重点关注未来2~7年内美国陆军的需求;

“概念驱动转型”:以在2030~2040年及以后建立和保持美国陆军的持久优势为重点。

随着相继被部署到全球进行战略竞争和威慑,美国陆军部队必须做好“今晚即战”的准备。陆军以及作为“关键”力量的美国联合部队不能为了未来的战备而放弃今天的战备;士兵们必须不断整合新兴技术,以展示其在战斗中的重要性。

在2030~2040年及以后的安全环境中,美国陆军必须同时建立威慑对手,或在旷日持久的大规模作战行动中取得胜利所需的军事力量。虽然2040年的时间框架似乎比较遥远,但考虑到原型、测试和 大规模部署新能力所需的时间,美国陆军已经在做出对这支未来部队 至关重要的决策。当美国陆军进行 “接触中转型”时,在部队结构或技术获取方面做出的选择,必须与本军种的“概念驱动转型”保持一 致,并且不能排除未来部队可能需要的能力。 持续转型体现出只有新装备并不等于拥有能力;能力本身并不意味着一支地面部队能够全面发挥新装备的效能;能力本身也并不能说明一支军队已经制定了有效运用新装备的条令和训练规划。正如美国陆军对俄乌冲突所观察到的那样,交付新装备通常只是建立军事力量的第一步。这就是为什么美国陆军 发布《多域作战条令》和创建新型编队(比如多域特遣部队)等努力对于调整该军种如何利用其新装备 进行训练和作战至关重要的原因。

启示2:随着美国联合部队试 图持续转型以跟上不断演变的战争特征,《持续决议法案》将阻碍转型并损害战备状态。然而,每年按时通过《国防授权法案》和《拨款 法案》能够使转型、战备和国家安全得以实现。

当考虑到需要以战场上发生的快速变化进行陆军转型时,由《持续决议法案》引起 延误的有害影响成倍增加。根据美国国防部的数据,自2011年以来,国会相继5年实施了《持续决议法 案》;无论投入多少资金,美国联 合部队都无法“买回”该法案阻碍 转型和损害战备状态方面所造成的损失。如果不能按时拨款,美国陆军就无法启动必要的项目,比如重新启动以实现对威慑至关重要的计划弹药产量。 然而,《持续决议法案》的总成本体现在部署新装备、开发足够的能力、进行充分训练,以及将 其大规模整合到能够提供战斗力的编队所需时间等方面。正如雷尼将军总结的那样,“我们购买新装备的目的是为了打造能征善战的战斗编队。”部署在世界各地参与战略竞争的美国联合部队敏锐地感受到了这些影响,因为当《持续决议发难》阻止其快速整合新能力时, 这些部队无法充分进行“接触中转型”。《持续决议法案》延迟了这些能够“随时进行战斗”编队的生成,这是美国联合部队无法承受的。

启示3:美国陆军必须确保其征兵制度改革的成功,以获得能够执行现代作战任务所需体能和智力的士兵。俄乌冲突表明,即使技术普遍运用于战场,战争主要拼的还 是体能,人类仍将是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因此,士兵必须能够在残酷的作战条件下,实施近距离接敌行动,并能够保持战时的体能和心理弹性。

虽然美国陆军的技术、条令和组织转型是关键,但该军种必须拥有比对手能够更快进行创新和适应的充足士兵。美国陆军于2023年10 月宣布对其征兵制度进行改革,这对于重建该军种总兵力至关重要, 对于保留一支能够满足现代战争智力和体能需求的部队同样至关重要。 随着不断增加的多域任务,并配备“以数据为中心”和技术先 进的武器装备,美国陆军需要将具有适配才能的士兵,分配到称职的领导者麾下的合适编队中。如果士兵缺乏体能和智力,该军种就无法实现全面转型。正如军士长迈克尔·韦默所说:“人力资源是我们 的优势,陆军的战备状态取决于自身人员的毅力和决心。” 美国联合部队的人力资源仍将是其作战能力的基础。50多年来,全志愿部队提供了这些人才,美国联合部队的教育水平、专业精神和装备技能都有了显著提高。这是一支值得保留的军事力量。

结 语

俄乌冲突使美国军方能够确定和评估在与势均力敌之对手的冲突中进行威慑或获胜的潜在挑战。美国陆军的持续转型正在沿着正确的道路进行,可以通过持续致力于为 打赢持久冲突做好准备、不断适应正在演变的战争特征,以及学习乌克兰的军事转型经验来加速本军种自身的转型。

俄乌冲突再次提醒我们,惨烈的陆战并没有成为历史。任何战争的特征都会有所不同,但其本质都是异常暴力的,而且是由国家最宝贵的资源:人来进行的。正如历 史学家T.R.费伦巴赫所观察到的那样,“你可以在一块土地的上空永久地飞来飞去,进行轰炸、投放原子弹,将土地粉碎成渣,清除所有生命;但是,如果想要保卫这块土 地,并保护土地之上的文明,你就必须在地面上进行作战……这样以来,你将会置年轻士兵的生命于危险之中。”

(0)
相关新闻
先天缺陷!欧洲针对俄的无人机墙难以落地2030年前,欧盟做好与俄罗斯交战的准备
“战斧”导弹,就能改变俄乌战局吗?乌军若发射“战斧” 俄军有应对的手段吗?
乌军展示M777超轻榴弹炮 仍然战斗在东线雪中送炭!荷兰援乌2亿欧元反无人机系统
日本教官赴立陶宛 专攻俄军三层地雷防线英法德对俄下狠手 3000亿或直接转给乌克兰
默克尔的10亿欧元“训练俄罗斯军队”计划拦截率跌至6%,德国却要再送乌两套?
勉为其难!俄雅克-130M教练机测试反无人机俄军钻管道,乌军守矿洞!战争变“打地鼠”
美“战斧”还没到乌克兰 俄又将获5000精兵苏-57配备各种弹药 已成“编队作战”模式
普京宁可向美妥协,也不求助中国?普京怒了!使用高超音速导弹轰炸乌克兰电网
近9000枚战斧库存,或将开闸援乌乌军米-8配备70毫米火箭 抵御无人机袭击
“战斧”巡航导弹引发的连锁反应俄乌技术代差 乌军无人机月出动6.6万架
更多相关新闻请点击"乌克兰战争"专题新闻报道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中国新型量子雷达或将终结隐形战争时代
不拖走,不用炸 中国一招收回仁爱礁
俄罗斯果然被骗了?乌军背后有“高人”
一箭双雕!中国“爆锤”韩国造船军工
中国超车 美国这方面大幅落后 专家曝背后真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中国新型量子雷达或将终结隐形战争时代
不拖走,不用炸 中国一招收回仁爱礁
俄罗斯果然被骗了?乌军背后有“高人”
一箭双雕!中国“爆锤”韩国造船军工
中国超车 美国这方面大幅落后 专家曝背后真
俄军损失巨大 导致中国空军战力备受质疑?
习大国外交又翻车 李强访朝遭金正恩羞辱
专家示警:北京稀土限制暗藏杀招
欧盟沉默五天后“摊牌” 被美国逼的?
普京的重大失误 俄乌冲突拐点出现?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