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战争游戏化”,激励机制惹争议 | |
www.wforum.com | 2025-07-28 14:06:30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今年7月,乌克兰前线部队开始全面推行“战果积分制”,这套激励机制是将战斗成果具体量化为可兑换的资源,作为奖励部队官兵的手段。 乌克兰的“积分”制度是指前线部队使用无人机摧毁俄军装备或杀伤敌人后,可按战果获得积分。这个积分制规定击杀一个士兵记6分、俘虏一名敌军积60分,摧毁一辆坦克40分、击落一架无人机最高50分。这些积分可直接兑换武器,比如:43分可以兑换一架“吸血鬼”攻击型无人机,60分可换取一套远程侦察设备。这个激励机制是通过“勇敢1号市场”平台实现,部队可绕过传统采购流程,通过网上直接从制造商处无偿获取装备,从而大幅提升资源分配效率。 但这种激励方式暴露出乌克兰在现代战争中伦理与效率的深层矛盾。当士兵们在无人机操控屏幕上标记目标时,他们既是战场上的战士,也是虚拟积分系统中的玩家,这种双重身份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战士形象,也使战争变得更加冷酷无情。 乌克兰数字化转型部长费多罗夫直言,该系统借鉴了电子游戏的即时反馈机制,是“用数据驱动战术优化”。但这种积分制引起了巨大的争议,主要集中在“战争游戏化”问题上。 批评者认为,战场不是游戏,当把生命与装备转化为数字符号时,就削弱了士兵对战争残酷性的认知。伦理争议还延伸至战术层面,这种将杀戮等行为用积分衡量的方式,容易引发道德方面的批评。部分士兵可能过于追求积分,而忽视了整体作战任务和团队协作,甚至为了获取积分而冒险行动,导致不必要的伤亡。 同时,还可能出现为抢积分,多支部队争抢一个战果,或故意攻击已摧毁的敌方装备等情况,破坏作战秩序。这种行为模式必然造成巨大伤亡,加剧双方仇恨,阻碍未来和平谈判。 另外,积分的计算也十分复杂。在实际战斗中,复杂环境可能导致视频资料不清晰、不完整,难以准确记录战果,影响积分审核。比如为争夺积分,多支部队曾对同一辆已报废的俄军坦克重复攻击,导致资源浪费。更严重的是,无人机操作员需要在战斗中分心拍摄验证视频,甚至为确保画面清晰而冒险接近敌方阵地,增加了自身伤亡风险。还有积分兑换也存在严重延迟,从提交视频到装备交付平均需要3个月,许多士兵在兑换前已因作战任务调整而离开了原部队或已经伤亡。此外,为验证积分真实性,基辅还设立了专门团队每天分析数千段战场视频,这种“数字官僚主义”反而降低了决策效率。 乌克兰的这个激励创新尝试,本质上是对资源短缺的无奈回应。在西方军援逐渐减少的背景下,通过积分制将有限资源向高战果部队倾斜,成为提升战斗力的务实选择。比如,精英无人机部队的“匈牙利鸟”凭借16000积分兑换了大量先进装备,其作战效率与传统部队相比提升了30%。这种“精准激励”模式,客观上推动了乌军战术革新。 现在的俄乌战场已经成为数字化军事技术与装备的实验场,当人工智能、无人机与区块链技术深度介入战争时,如何在技术创新中坚守人性底线,将是所有国家面临的共同课题。 |
|
|
|
![]() |
![]() |
相关新闻 |
![]() |
![]() |
难怪泰国敢这么横 背后影子盯的是中国? |
![]() |
中国新技术,能发现2000公里外的F35? |
![]() |
运20B刚服役 涡扇20战略作用就开始显现 |
![]() |
等同于宣战?32国联手围剿俄罗斯 |
![]() |
中国高超音速空空导弹 让B-21无路可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