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插手南海,与菲律宾在黄岩岛举行军演 | |
www.wforum.com | 2025-08-01 17:51:18 南亚研究通讯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印度斯坦时报》、美国《新闻周刊》7月30日报道,印度、菲律宾8月4至8日拟在南海黄岩岛附近开展巡航与军演,旨在加强军事合作。这是2021年以来印菲两国首次联合军演。据悉,印8月2日拟派遣德里号(INS Delhi)导弹驱逐舰、“桑达亚克”号(INS Sandhayak)调查船、“沙克蒂”号(INS Shakti)补给舰、“吉尔丹”号(INS Kiltan)反潜护卫舰访问菲马尼拉港口,两国8月4至8日拟在菲“专属经济区”(EEZ)开展巡航与军演。值得注意的是,菲长期以“黄岩岛位于菲专属经济区”为由,主张主权权利和管辖权。分析人士表示,印此举是在中菲南海争端中支持菲方的“明确信号”。近年来,印菲安全关系持续强化:2023年,菲成为首个接收印“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的国家。2024年,三艘印度军舰访问菲律宾港口。同年,印外长苏杰生就中菲南海争端公开表示,“印支持菲维护国家主权”。2025年4月,菲防长吉尔伯托·特奥多罗(Gilberto Teodoro Jr.)表示,菲将接收第二批“布拉莫斯”导弹。另据悉,菲总统小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8月4至8日拟访印,旨在进一步扩大军事合作、加强地区安全。 川普社交媒体发言截图。图源:网络 路透社、《印度斯坦时报》7月31日报道,美国与巴基斯坦已达成贸易协定,但两方均未透露关税具体数字。巴基斯坦方面,巴外长伊沙克·达尔(Ishaq Dar)确认“协议达成”,巴财政部表示该协议“降低对等关税,特别是巴对美出口遭遇的关税”,标志着两国开启经济合作新时代,特别是在能源、矿产、信息技术、加密货币等领域。巴财长奥朗则布(Muhammad Aurangzeb)表示,协议对两国意味着双赢。此外,巴总理夏巴兹·谢里夫(Shehbaz Sharif)在社交媒体发文感谢川普在最终敲定两国“历史性”贸易协定中发挥的“领导作用”。美国方面,川普在其社交媒体平台“真相社交”(Truth Social)上发帖称:“我们刚刚与巴基斯坦达成协议,两国将共同开发巴丰富的石油储备。我们正遴选领导这项合作的石油企业。也许有一天他们会把石油卖给印度!” “尼萨尔”(Nisar)卫星。图源:NASA 《印度快报》7月30日报道,印度、美国合作发射首颗搭载两台合成孔径雷达的卫星“尼萨尔”(Nisar)。印度时间7月30日17:40,“尼萨尔”在南印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Satish Dhawan Space Centre)发射。据悉,“尼萨尔”卫星由美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印空间研究组织(ISRO)联合研建,是迄今为止最昂贵的卫星,耗资超15亿美元,其中NASA投入11.6亿美元($1.16 billion),ISRO投入9000万美元($90 million)。NASA表示,“尼萨尔”是其建造过的最复杂的雷达,“能发现世界上任何地方最微小的变化”。据预计,“尼萨尔”卫星每日将产生80TB数据,是现有地球观测系统的三倍。具体而言,“尼萨尔”是首个在太空中使用NASA的L波段、ISRO的S波段两种不同雷达频率观察地球的卫星。L波段波长更长,能更好穿透树木等植被,甚至穿透沙石或冰层,具备捕捉地表波动的微小细节的能力,能够测量树干生物量,进而估计碳储量。S波段波长较短,虽然不能深入细节,但更易捕捉农田、水体等较大的地标特征,能够观察大豆、玉米、甘蔗等作物,收集齐其生长、成熟等信息。目前,“尼萨尔”卫星仍需90天才能完全部署完毕。 图源:路透社 综合路透社、巴基斯坦Profit网站、斯里兰卡《第一新闻》7月29、7月30日报道,美国与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的贸易谈判进入关键阶段,巴孟斯均期望达成关税协定以减少对美贸易损失。巴基斯坦方面,巴政府拟为美科技巨头谷歌、微软等企业提供税收豁免。此前,美宣布对巴输出美商品税率上调至29%,现巴方预期其降至15%-20%。巴期望通过贸易协议获得相对于印、孟等邻国的竞争优势,并推动出口额提高数十亿美元。孟加拉国方面,孟批准以每吨302.75美元的价格自美进口约22万吨(220,000 metric tons)小麦。此外,孟7月27日还订购25架波音飞机,并自美增加其他商品进口。斯里兰卡方面,斯正等待美方正式回应。斯代理财长贾扬塔(Anil Jayantha)称,通过持续谈判,美已将对斯税率从44%降至30%,目前谈判正在进行,预计8月1日前得到美方回应。 尼《共和报》7月30日报道,尼泊尔外交部长期未回应中方开放中尼边境口岸的提议,延宕口岸开放进程。2012年,中尼达成协议开放吉玛塘卡口岸(Kimathanka,我方陈塘口岸)、瓦隆琼果拉(Olangchungola,我方日屋口岸)等6个口岸,但吉玛塘卡口岸、瓦隆琼果拉口岸一直未正式开放投用。尼副总理兼财长鲍德尔(Bishnu Paudel)2024年12月访华期间曾呼吁中方开放吉玛塘卡与瓦隆琼果拉边境口岸,对此中方迅速响应并致函尼外交部,要求其提供详细提案。然而,迄今为止尼外交部仍无答复,仅称“正在处理中,需要时间”。对此,尼政府人士称尼外交部“似乎是主要障碍”,但尚不知拖延具体原因。据悉,吉玛塘卡口岸为中尼“柯西-拉萨公路(Koshi–Lhasa highway)”的重要节点,中方已提议在该口岸建设基础设施。瓦隆琼果拉口岸则是自尼进藏最短陆路通道。如上述两口岸打通,将大幅促进中尼边境贸易与区域发展。 印自华进口数据。图源:《印度时报》 在喀拉拉邦科钦,修女们举行抗议活动,要求释放在恰蒂斯加尔邦因人口贩运和强制宗教皈依指控而被逮捕的两名喀拉拉邦修女。图源:PTI 《印刷报》7月30日报道,印人党执政的恰蒂斯加尔邦以“强迫改宗、贩卖人口”为由逮捕两名喀拉拉邦天主教修女,引起重大争议,恐不利印人党在喀邦选举。据悉,印人党意识形态母体组织“国民志愿服务团”(RSS)的分支组织“印度教青年民兵”(Bajrang Dal)人士指控上述修女强迫三名恰邦女性改变宗教信仰并实施人口贩卖。对此,喀邦天主教主教委员会(Kerala Catholic Bishops’Council)称指控“虚假且毫无根据”,并质疑事件本质是“针对基督徒的社群偏见”。该邦执政党“左翼民主阵线”(LDF,由印共<马>领导)与反对党“联合民主阵线”(UDF,由国大党领导)借机攻讦印人党“迫害宗教少数群体”。据悉,喀邦是唯一“邦内基督徒社群接纳欢迎印人党”的邦。印2011年人口普查显示,基督徒占该邦人口18.38%,位列全邦第三。分析指出,喀邦即将举行邦议会选举,鉴于印度教选民的选票较为分散,获取基督徒支持对印人党在该邦选举意义重大,但修女事件恐损害印人党形象,使其处于不利地位。对此,印人党方面承认该事件短期不利选情,但辩称“无法控制所有组织”,并派代表团赴恰邦会见首席部长维什努·赛(Vishnu Deo Sai)等邦政府高层,讨论解决措施。 贾格迪普·丹卡尔。图源:《印刷报》 《印刷报》7月28日发表题为《莫迪-沙阿领导“有能力的”印人党如何再次向国民志愿服务团传递强烈信号》的评论认为,印副总统丹卡尔的突然辞职的真正原因在于,印人党试图借解职丹卡尔向其意识形态母体组织国民志愿服务团(RSS)传递信号:印人党有能力处理自身事务。作者辛格(DK Singh),为《印刷报》政治事务编辑。 2025年7月,印副总统贾格迪普·丹卡尔(Jagdeep Dhankhar)突然出于“健康原因”辞职。由于舆论对官方解释普遍并不买账,坊间流传多种有关丹卡尔被迫辞职原因的说法。然而,作者指出,无论是“解职法官说”还是“批评政府说”都经不起逻辑的推敲和事实的检验。 丹卡尔虽非RSS出身,但近年来与该组织关系日益密切。在阿约提亚罗摩诞生地案(编者注:阿约提亚是印度北方邦的城镇,被印度教徒视为神祗罗摩的诞生地,但在16世纪被修建清真寺,清真寺的存废问题引发争议)等重大政治法律议题上,RSS多次采纳其法律建议。在担任西孟加拉邦邦长期间,丹卡尔也冲在对抗草根国大党政府的第一线,被视为维护RSS的力量。因此,RSS大力支持他出任副总统职务。 丹卡尔被迫辞职,事实上是掌握政府的印人党高层向RSS传递信号。近期,RSS“最高领袖”莫汉·巴格瓦特(Mohan Bhagwat)不久前曾重申“75岁任职年龄上限”的建议,被认为直指包括莫迪在内的许多印人党高级领导人。此外,2024年以来,印人党主席更替陷入僵局,印人党高层与RSS都希望扶持“自己人”上位。在此背景下,印人党在没有征询RSS的意见下将不断向RSS靠拢的丹卡尔解职。 印导弹驱逐舰。图源:《新闻周刊》 最终导致丹卡尔被迫辞职的事件是印议会联邦院(上院)领导人纳达(JP Nadda)2025年7月21日缺席丹卡尔召集的联邦院事务咨询委员会(Business Advisory Committee)会议。纳达曾在2024年声称,印人党“有能力”(saksham)独立运作,无需RSS介入,这一姿态无疑再次强化了这一立场。在印人党主席更替陷入僵局之际,丹卡尔去职成为党内释放独立自主信号的政治动作。 |
|
|
|
![]() |
![]() |
相关新闻 |
![]() |
![]() |
首次披露!解放军新型潜艇执行远航任务画面 |
![]() |
福建舰电磁弹射曝光 歼-15T冲出甲板瞬间刷 |
![]() |
一项黑科技曝光 中国攻克“维度魔咒” |
![]() |
伊朗干了一大事:开走5架波音客机 |
![]() |
中国激光武器已具备改变战争形态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