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兵器知识 > 正文  
图文:中国雷达部队正构建洲际性空天预警系统
www.wforum.com | 2008-12-24 00:04:22  中评社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中评社北京12月21日电/以信息获取为前奏、信息攻防伴全程的信息化战争时代来临了,它像一根牵牛绳,牵引雷达兵走出机械化战争的后台。 

  解放军报报道,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目标的改革开放30年过去了,它以强大的综合国力为推进器,推动雷达兵走向备战信息化战争的前台。 

  这一牵一推,使解放军雷达部队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成为一支拥有多种探测手段、能够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预警部队。日前,空军电子对抗雷达部部长孙正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孙正才1978年入伍,曾任空军雷达兵部队团长、旅长和军区空军电子对抗雷达处处长、空军电子对抗雷达部副部长,2007年任现职。孙正才的兵龄与改革开放同龄,他见证了解放军预警系统从区域性防空预警向洲际性空天预警发展的全过程。 

  30年拼搏,预警装备建设完成“三级跳” 

  说起30年来预警装备建设走过的跨越式发展道路,孙正才用“三级跳”来比喻。 

  上世纪70年代,由于中国电子技术研究滞后、生产水平较低和国防经费投入有限等原因,解放军预警系统主要使用50年代从前苏联引进技术生产的电子管雷达。

  80年代,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一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关键设备的研制成功,推动了中国雷达装备由电子管向晶体管集成电路方向发展,开创了中国自主设计雷达装备的新时代,一大批新型雷达列装,逐步淘汰了老旧的苏式、日式、美式雷达装备。 

  90年代以来,随着几场信息化局部战争相继爆发,预警系统在信息化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迫切需要大力发展适应信息化战争需要的新型雷达,以应对敌电子干扰、隐身技术、低空超低空突防、反辐射导弹攻击等现实威胁。这一时期,我军加快了远程三坐标雷达、特种体制雷达、空基雷达等新型预警装备的研发和列装,使预警装备建设再次得到跨越式发展,初步形成了以陆基雷达为主体,以空基雷达为骨干,以特种探测手段为补充的多体制、多平台、多频段预警网,使解放军预警系统的实战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目前,中国的雷达装备技术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逐步缩小,一批批新型雷达投入使用,并有多个型号的雷达出口。回顾预警装备的发展历程,孙正才说:“从主要靠仿制,到自主研制,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再到出口雷达。如果没有改革开放,30年时间不可能完成这么一个‘三级跳’。” 

  30年努力,空情处理实现“高效融合” 

资料图:国产YLC-2V型远程警戒雷达。

  改革开放前,解放军雷达兵沿用了几十年以眼看、口报、耳听、手抄、键发、笔标为主要方式的空情收集和处理办法,由连向营、团、军区空军指挥所一级一级汇总上报,再分送指挥机构和空情使用部队,环节多、速度慢、延时长、误差大,极不适应现代防空作战要求。 

  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推动了预警情报收集、处理、分发装备的更新换代。80年代中期,解放军预警情报处理由人工操作向半自动化过渡。

  90年代初以来,解放军预警情报指挥自动化系统得到了快速发展,先后研制了“雷情一号”、“雷情二号”、“雷情三号”等新装备,从根本上改变了落后状况。解放军预警情报自动化系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低到高、从简单到复杂、从零散到系统的建设历程,最终实现了预警情报处理自动化。

  步入21世纪,面对国家防空预警的现实需求,面对新的使命任务,解放军预警系统坚持走“精兵、合成、高效”的发展道路,进一步深化体制编制改革,围绕空情的“集成”与“联合”,着手构建“三军一体、信息共享”的联合空情处理体系,实现了诸军兵种预警探测力量的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以前,雷达兵部队以“点对点”的方式向航空兵部队、地面防空兵部队提供空情保障,现在实施网络化空情保障,无论是陆海空三军还是民兵预备役部队,只要你在防空防卫中有需求,设立一个户头,你就能获得所需的空情信息,并且,空情信息“一传到位”,直接向用户终端提供,从而有效提升了作战指挥效能。 

  讲到这里,孙正才不无感慨地说:“2000年以来,是我军预警系统发展变化最快的一个时期,也是实战能力得到大幅提升的关键时期。”

  30年探索,着力构建“第四维屏障” 

  信息化战争突破了陆、海、空三维空间,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战场——第四维战场,即电磁战场。它不仅改变了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而且改变了“战场”这个词的概念,使预警系统成为立体国防中的“第四维屏障”。电磁领域的角逐、信息控制权的较量,牵引雷达兵从机械化战争的后台走向信息化战争的前台。但是,地位越突出,面临的威胁也越大。在立体电子侦察中,在强烈电子干扰环境里,在隐身航空兵器面前,在智能武器的威慑下,雷达“藏”的重要、“看”的艰难、“识”的困难、“生”的不易。对此,孙正才感慨地说:“现代雷达兵面临的挑战是30年前我刚当雷达兵时不可想像的。” 

  面对新的挑战,解放军雷达兵积极作为,以“转型”为契机,以“打赢”为目标,以提高体系作战能力为重点,加强预警系统整体谋划和发展建设。

  在思维理念上,围绕“大预警”,明晰新思路,由过去地面雷达防空预警转到地、空、天三位一体的防空反导预警上来,由传统保障力量提升到空军作战和全军联合作战主体信息力量上来。 

  在作战建设上,通过狠抓雷达组网、机动作战力量、电子伪装防御力量和阵地建设,着力提高抗打击、抗干扰能力,确保预警系统在精确打击和复杂电磁环境下看得见、报得出,看得远、辨得清。 

  在手段建设上,突破传统的以陆基平台为主、以常规体制雷达为主、以探测常规飞机目标为主的建设模式,重点解决了多体制和多平台探测手段问题。通过加强空中探测、远程探测和特种探测等手段建设,基本具备了探测多维空间和多种类目标的能力。 

  在体系建设上,围绕联合预警、联合情报、联合保障,按照立足现有、着眼应急、整合资源、形成体系、有机融合、信息共享的建设思路,在预警系统内部狠抓预警探测力量的集成,实现了探测力量优化配置,在预警系统外部狠抓诸军兵种的预警监视和情报的融合,实现了预警信息资源共享。 

  30年追求,正在走向“空天大预警”

  孙正才说,精确制导技术的发展使精确摧毁目标成为可能,但它是以及时发现和跟踪监视目标为前提的。如果没有强大的预警探测系统,再先进的武器、再强大的作战力量也难以赢得作战胜利。 

  信息获取——眼睛、指挥控制——大脑、火力打击——拳头,是取得作战胜利不可或缺的三大要素。预警监视系统作为信息获取、战场感知的重要力量,在现代战争中作用愈加突出。步入新世纪,解放军预警系统把握机遇,争取战略主动,努力建设一支与我国安全、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国家预警力量,构建与中国大国地位和解放军职能相适应的国家预警体系,并呈现出几大变化。 

  ——由建设防御型预警探测系统向建设攻防兼备型预警监视系统转变。依据“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战略,在作战思想、体制编制、装备手段、兵力配置、阵地建设等方面,加强攻防兼备型预警系统的建设,以适应攻防作战需要。 

  ——由保障单一军兵种作战向保障三军联合作战转变。三军联合作战已成为信息化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解放军预警系统作为提供陆、海、空、天实时战场情报信息的预警力量,进一步加强了统一建设、统一使用,以满足联合作战需求。 

  ——由地区性防空预警向洲际预警转变。随着安全威胁的增长,远程预警能力必须加强。为此,预警系统正在加快预警卫星、预警机和新型地面预警装备的研制、部署步伐,拓展探测领域和空间,提高远程预警监视能力。 

  ——由信息火力分离向信息火力一体化转变。信息化条件下,信息是武器装备作战效能发挥的重要前提,信息火力一体化是信息化战争的重要标志。中国预警系统正按照信息化战争要求,着力构建从传感器到火力装备无缝链接、互联互通互为一体的预警信息系统。 

  孙正才最后说,可以肯定,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围绕争夺空天情报控制权的斗争将更为激烈,并贯穿于战争的全过程。可以预见,为了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解放军雷达兵面临的形势将异常严峻,担负的任务将更为艰巨。

(0)
相关新闻
遭外机“亮肚皮”威吓 轰-6K称如被人用枪指中共歼-35漂亮参数曝光,实战能力受质疑
突发 日本战斗机拦截中国核轰炸机这装备露馅儿! 遭外机插入 歼-20隐形机队
中国空军异动!新部署违背世界常规做法中国空军作战能力大飞跃 引来高度关注
中国防长从莫斯科回国,买回俄方“重器”中国空军环台演习,自曝多项弱点
中东土豪顶住美国压力 不惜放弃F35买中国战中国有没有打下过美国间谍气球?
更多相关新闻请点击"中国空军"专题新闻报道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每发“导弹”13美元?这武器或改变战场规则
白宫最新证实:大人物被干掉
突发!美国对华为将有大动作
叶剑英养女揭:胡耀邦死前邓小平一惊天举措
形势恶劣出乎意料 习愈加疯狂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每发“导弹”13美元?这武器或改变战场规则
白宫最新证实:大人物被干掉
突发!美国对华为将有大动作
叶剑英养女揭:胡耀邦死前邓小平一惊天举措
形势恶劣出乎意料 习愈加疯狂
夫妻最好的关系 就是这3个字
北京狮子大开口 邻居寸土不让
中国这一产业 距离血流成河不远了
习两会对赵乐际震怒敲桌 传因报告泄露这机
机密太多! 解放军官方让她晒勋章 官方急下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