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带货”?浅谈中国空军远赴埃及 | |
www.wforum.com | 2025-05-02 15:28:26 北回归线攻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4月16日,国防部网发布消息称,根据年度军事交流计划和中埃两国空军达成的共识,4月中旬至5月上旬,两国空军在埃及空军某基地组织代号为“文明之鹰-2025”的空军联合训练,双方派出歼击机、预警机、加油机和直升机等力量参训。 4月16日,埃及空军某基地,参加中埃“文明之鹰-2025”空军联合训练的部分官兵合影留念。图源 | 中国军号 据“今日俄罗斯”5月2日报道,近日,有网友拍摄到,中国歼-10战斗机和运-20运输机与埃及米格-29战斗机编队飞越吉萨金字塔群。 没记错的话,这应该是中国空军自去年八月来第二次飞越金字塔顶,而这一次显然要比上次复杂得多。 4月19日,埃及空军某基地,参加中埃“文明之鹰-2025”空军联合训练的中国空军歼-10C战机与米格-29战机进行训练,背景为一架中国空军空警-500预警机。图源 | 中国军号 本次行动多机携人员、物资途经多国,长途跋涉6000余公里,飞机种类之丰富,携带人员物资数量之众,皆是前所未有,是人民空军足以载入史册的一次远程大规模行动。 而“文明之鹰-2025”联合训练,不仅是中埃两国军事合作的里程碑事件,更折射出中国在全球战略布局、军事技术输出及地缘政治博弈中的深层考量。 就此,本文试图从五个维度上做一些浅显的分析。 一、验证战略投送能力,构建全球军事存在网络 此次行动的核心目标之一,是验证中国空军的跨洲际战略投送能力。 中国空军运-20运输机 5架运-20运输机编队从中国新疆出发,经巴基斯坦、阿联酋中转,飞行近6000公里抵达埃及,单机载重达66吨,且换装国产涡扇-20发动机后航程突破1.1万公里,展示了中国空军的远程机动性和装备可靠性。 这一行动不仅是技术验证,更是对“空转+空运”混合编组模式的实战化演练,标志着中国空军从“国土防卫型”向“战略空军”转型的关键一步,其战略意义十分重大。 官媒相关报道 首先,这是对能源通道的安全保障 埃及控制苏伊士运河和红海咽喉,中国60%的能源进口依赖该航道。通过远程投送能力展示,中国向世界传递了维护“海上生命线”的决心,为未来可能的区域危机应对积累经验。 同时,中国力量的到来,也是给当前复杂的中东局势投下一个重磅棋子,让盼望中国在中东拥有更多话语权的国家吃下一颗定心丸。 埃及和苏伊士运河的地缘政治图 其次,也是解放军全球部署能力的一次良好示范 此次飞行途经6国领空,成功规避外军侦察系统(如关闭ADSB系统、利用空警-500预警机指挥调度),证明中国具备突破传统军事强权监控的能力,为未来海外行动奠定基础。 二、推动军贸合作,抢占中东装备市场 埃及作为首个购买中国武器的国家,中埃军贸合作可谓历史悠久。近年来更采购了彩虹无人机、VT-4坦克、红旗-9防空系统等装备。此次联合训练可能直接服务于歼-10CE战斗机的潜在出口需求。 1979年,埃及购买中国歼6战机,使其成为首个购买中国武器的国家 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本次营销行为的逻辑有以下三点: 1. 实战化“沉浸式营销” 埃及空军长期受制于西方装备限制(如F-16缺乏配套导弹、“阵风”战机无“流星”导弹),而歼-10CE挂载霹雳-15E导弹(射程200公里)、配备氮化镓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400公里),在演习中与埃及米格-29对抗,直观展示性能优势。 埃及空军“阵风”战斗机 2. 技术转让与体系兼容 中国提供“全套解决方案”,包括技术转让(如K-8教练机生产线)、后勤保障体系兼容(与俄制S-300防空系统数据互通),契合埃及“不选边站”战略。埃及对中国装备维护积累了相当经验,采购歼-10CE可快速形成战斗力。 3. 价格优势与政治捆绑 歼-10CE单价约5500-7000万美元,远低于西方同类机型,且无附加政治条件,对埃及等面临美俄供应波动的国家极具吸引力。 巴基斯坦空军的歼-10CE战斗机 三、地缘政治博弈:对冲美国影响力,布局中东安全架构 中东地区正经历美俄博弈、巴以冲突、红海危机等多重震荡。中国通过此次行动传递了参与地区安全治理的信号。 首先,平衡美以压力 埃及长期受美国在加沙问题上的施压,而中国通过联合训练提供军事支持,帮助埃及增强战略自主性。演习期间中国机群曾飞越红海,而红海为霉菌航母的活动区域,此举同时也在试探该海域航母反应并展示存在感。 目前待在红海海域的美国航母为“杜鲁门”号(CVN-75)。而就在三天前,该航母一架F/A-18“大黄蜂”舰载机坠入红海 其次,构建“非对抗性存在” 中国以技术合作替代军事对抗,通过联合训练、装备出口逐步嵌入中东安全网络,削弱美国主导的“军事联盟”模式。例如,空警-500预警机与埃及米格-29协同训练,暗示未来可能形成中埃联合指挥体系的可能性。 最后,延伸红海安全体系 结合吉布提保障基地和中埃联训,中国正构建覆盖曼德海峡至苏伊士运河的“安全走廊”,为“一带一路”沿线提供军事支撑。 吉布提的位置十分关键,在此建设海外军事基地,需要具有很强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四、体系化作战能力输出:推广“新标准” 此次联训首次在海外完整展示中国空战体系,包括歼-10C(制空)、空警-500(指挥)、运油-20(加油)、攻击-2无人机(侦察打击)的协同,形成“侦-控-打-评”一体化作战链条。 4月19日,埃及空军某基地,参加中埃“文明之鹰-2025”空军联合训练的中国空军运油-20飞机起飞。图源 | 中国军号 联训不仅对兼容性做出了展示,例如演习中运油-20为埃及米格-29实施空中加油,验证了中国装备与多国武器的技术兼容性,吸引中东国家采用中式标准;同时还积累了对抗经验。与埃及“阵风”、米格-29对抗演练,为中国应对印太地区同类机型积累数据。 五、巩固中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自1956年建交以来,中埃关系从军贸扩展至基建(新行政首都)、经贸(苏伊士园区)等领域。此次联训标志着两国合作从“单向军售”向“联合行动”升级。 中国援建的埃及新都“新开罗”,用中国基建技术托起埃及的“新金字塔” 中埃历史上一直都是互信与利益交织。 历史互信积累方面,埃及曾向中国提供飞毛腿导弹技术,成功助力了中国同类型弹道导弹的研发,中国则通过K-8生产线帮助埃及提升航空工业水平。 而在现实利益上,双方也有着相互捆绑和助力。埃及借助中国平衡美俄,中国则通过埃及撬动中东地缘格局。2024年埃及总统塞西无视韩国直奔中国航展展台,签署“先进战斗机合作协议”,即为明证。 最后总结:中国全球多维战略目标的聚合效应 综上所述,结合本人粗鄙的分析,此次空军远程行动的原因可归结为以下五点: 1. 技术验证与军贸突破:通过实战化演练推广歼-10CE、空警-500等先进装备,力图抢占中东市场。 2. 战略通道安全保障:强化红海-地中海存在,对冲美国军事霸权。 3. 地缘政治影响力拓展:以非对抗方式嵌入中东安全架构,推动多极化格局。 4. 体系化作战模式输出:推广中式标准,构建技术依赖网络。 5. 深化中埃互信:巩固埃及作为中国在中东关键支点的地位。 中国空军此次跨越6000公里的飞行,不仅是军事能力的展示,更是中国通过“技术合作+战略存在”重塑全球安全治理格局的缩影。未来,类似行动或将常态化,越来越多的中国空军机队飞向全球,成为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重要方式。 |
|
|
|
![]() |
![]() |
相关新闻 |
![]() |
![]() |
史上最严重野火酿13伤 以色列紧急向国际求 |
![]() |
越南“隐身舰”:远看吓一跳,近看笑弯腰 |
![]() |
是F-35的2倍弹药!这款六代机不加油跨大西 |
![]() |
巴基斯坦向中国求助 印度未必给面子 |
![]() |
北约给中国歼-20的代号改为Fagin 为了抹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