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军事评论 > 正文  
俄媒文章:乌克兰不会成为另一个“阿富汗泥潭”
www.wforum.com | 2022-01-14 17:51:57  参考消息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国际关系副教授阿尔乔姆·卢金1月12日在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上发表题为《乌克兰会成为俄罗斯的新阿富汗吗?》的文章。全文摘编如下:

  近几周来,西方国家纷纷猜测,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极有可能引发一场使用美制武器的“游击战”,让普京陷入一个阿富汗式的“泥潭”。

  事实上,即使发生这种世界末日般的事件,所谓“反俄游击战”也不大可能发生。

  英雄主义时代已结束

  现代后工业化社会中的个人,无论是美国人、俄罗斯人,还是乌克兰人,都越来越回避暴力。有些人在虚拟现实中可能英勇果敢,但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所有人都异常温顺。

  造成这种原因之一是人口变化。随着社会老龄化,发达国家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与欧洲其他国家一样,乌克兰也步入老龄化社会,该国人口的年龄中值在41岁左右。

  很多西方人希望乌克兰成为俄罗斯的“另一个阿富汗或车臣”,这是非常幼稚的想法。

  欧洲最近的一个例子是加泰罗尼亚。加泰罗尼亚人或许渴望建立自己的主权国家,但他们根本没有做好为争取独立而牺牲的准备。

  一个国家必须愿意付出血的代价。但在欧洲,英雄主义时代已经结束——在其他后现代低出生率的发达社会,不管是北美还是东亚,这样的时代都结束了。

  与阿富汗游击队和也门胡塞组织不同,当代乌克兰人已经属于后现代世界。在2014年至2015年的顿巴斯战争中,乌克兰在数月内就承认战败。这不仅仅是因为乌克兰军队士气低落,还与国家对生命损失的接受程度有关。对乌克兰社会来说,即使牺牲几千名作战人员,也是难以接受的。

  此外,如果外星人要征服后工业化国家,他们可能只需要占领其电信和电子网络。在电影《黑客帝国》的虚拟现实中发动叛乱或许是有可能的。然而,在后工业时代的现实世界中,组织大规模抵抗运动要难得多,因为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中,个人完全依赖手机和互联网,几乎每走一步都有摄像头监控。

  乌克兰青年态度冷漠

  有报道称,在乌克兰最近进行的一次民调中,约24%的受访者说他们会“用手中的武器”抵抗俄罗斯。乌克兰目前的人口约为4000万,这意味着有几百万平民愿意成为抵抗俄罗斯的“战士”。但这个调查结果的可信度有多高?

  此类民调的受访者往往倾向于给出社会认可的答案。保卫家园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但乌克兰征兵中心的报告却反映了另一番景象——即使面对所谓“俄罗斯的威胁”,乌克兰男孩对义务兵役并不积极,对去东部前线服役的热情就更低了。

  来自俄罗斯的所谓“威胁”并没有让乌克兰社会动员起来,人们反而看起来无动于衷。很多乌克兰人似乎已经不再关心这个问题。这种冷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新冠疫情的影响来解释。疫情后的乌克兰疲惫不堪,萎靡不振。在这方面,它与邻国俄罗斯以及大多数欧洲国家没有太大区别。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可能是,很多乌克兰人对国家政治和政治领导人的幻想破灭。

  如果普京真的“入侵”乌克兰,只有乌克兰东部和南部——这些地区讲俄语的人比例很高——会有一小部分人“积极抵抗”俄罗斯军队。但他们根本不是俄罗斯军队和特种部队的对手。对那些拒绝接受新现实的人来说,移民才是他们最有可能选择的出路。几十万人可能离开俄罗斯控制的乌克兰部分地区。在俄罗斯“占领”地区,绝大多数乌克兰人仍将逆来顺受,不会为“捍卫”乌克兰采取任何行动,而且将会有相当多的人与俄罗斯积极合作。民族主义和反俄情绪更高的乌克兰西部或许有所不同,但俄罗斯不太可能进入乌克兰西部。

  一些人坐在华盛顿、伦敦和华沙舒适的办公室里,幻想着乌克兰人会与俄罗斯“战斗到底”。这些幻想很难成为现实。

(0)
相关新闻
一拳没打开,引得百拳来!俄多了哪些对手?俄军一架苏-25攻击机 疑遭友机意外击落
苏-35被击落,F-16靠北约体系 “跨代逆袭”俄军发射无人机战斗部重量已超过导弹投送量
俄罗斯的永恒战争:为什么普京仍在战斗?法国淘汰的E-3F预警机 会给乌克兰吗?
伊以大战之际 金正恩宣布向俄派6000名士兵俄军战机误炸队友,苏-25机毁人逃
以军控制了伊朗的领空 俄军在乌克兰却难实现重开谈判条件!俄要求乌方销毁西方武器
极为罕见的2B23迫击炮 落入乌克兰之手乌军2400具换俄军0具 这交换比太逆天了
不算侵略?那苏联剩下13个加盟国是否会颤抖AI赋能!俄罗斯新型无人机无法被干扰
德国援乌两大决定让普京夜不能寐为何西方无法匹敌俄罗斯的弹药产能?
战局或生变!德国重磅援乌,百亿加防空系统自力更生!乌克兰自产弹道导弹成功实战
顺藤摸瓜!两座与俄炸药生产相关的工厂被袭俄乌空中对轰对整体战局有多大影响?
更多相关新闻请点击"乌克兰战争"专题新闻报道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以伊冲突第七天:战场天平出现倾斜?
比B-21还大 卫星发现中国巨型隐形飞翼无人
英国F-35B战机趴窝印度,飞行员寸步不离
美军“集装箱导弹”,这是送给中国的大礼包
蘑菇云腾起,伊朗超级炸弹光临特拉维夫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以伊冲突第七天:战场天平出现倾斜?
比B-21还大 卫星发现中国巨型隐形飞翼无人
英国F-35B战机趴窝印度,飞行员寸步不离
美军“集装箱导弹”,这是送给中国的大礼包
蘑菇云腾起,伊朗超级炸弹光临特拉维夫
美国防长自曝短板,这一领域不如中国
伊朗的导弹反击 为何避开以军军事基地?
伊朗之后轮到谁?土耳其已闻到火药味
中国“九天”首飞,或成美军航母的噩梦?
明查|伊朗用导弹送以色列间谍“回家”?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