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国际军事 > 正文  
普京的野望:2028年前赶制1000辆新坦克
www.wforum.com | 2025-07-03 10:21:48  寰球战略解读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俄罗斯国防内部人士和官方媒体日前正高调宣扬其坦克生产能力将大幅提升,展现出惊人的军事野心——俄罗斯政府有望在2028年年中前(也就是3年)生产1000辆新型主战坦克,并计划到2035年年中(即10年)将产量提升至惊人的3000辆。这一大胆举措彰显了俄罗斯将以空前力度强化装甲部队的意图,令追踪俄罗斯军事战略的全球观察家侧目。

图片

自2022年2月俄罗斯-乌克兰开战以来,俄罗斯政府虽在战场上遭受惨重损失,但却展现出维持装甲部队的惊人能力。然而,这一努力的核心并非从工厂源源不断生产尖端坦克,而是翻新和现代化苏联时期的老旧型号,尤其是T-80和T-90。

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数据显示,俄罗斯每年约向部队交付1500辆坦克,其中约80%来自苏联时期庞大库存的翻新或升级,而非全新制造。这种对从仓库中调出的T-80和T-90老旧型号的依赖——为其加装现代光学设备、反应装甲和改进火控系统——既凸显了俄罗斯国防工业基础在应对持久战需求时的韧性,也暴露了其巨大的局限性。

2017年推出的T-80升级版T-80BVM便是这一策略的例证。这些现代化坦克配备“Relikt”爆炸反应装甲和“Sosna-U”炮手瞄准镜,已在乌克兰被发现,2022年交付量达300辆。同样,俄罗斯最先进的现役坦克T-90M“突破”的产量也在激增:冲突情报小组(CIT)估计,俄罗斯主要坦克制造商乌拉尔机车车辆厂(Uralvagonzavod)2022年生产了60-70辆T-90M,2023年增至140-180辆,2024年可能达250-300辆。

图片

然而,即便这种增产也混杂着新造和翻新底盘,因为制裁和资源限制制约了俄罗斯大规模生产全新坦克的能力。截至2025年,开源情报分析平台Oryx确认俄罗斯损失了超过3700辆坦克,这迫使俄罗斯政府高度依赖库存,将较旧的T-80U和T-90A升级以满足战场需求。

这种策略虽具资源利用效率,却揭示了一个关键弱点:俄罗斯坦克部队的质量正在下降。随着T-90M等较新型号被摧毁(CIT报告称2022年以来损失超130辆T-90M),俄罗斯越来越多地转向T-62甚至T-55等过时平台,其中一些完全缺乏现代化升级。

乌克兰军事分析家 Oleksandr Kovalenko 指出,乌拉尔机车车辆厂的产出严重偏向现代化改造而非新生产,在最佳条件下每月仅生产3-6辆新T-90。这一趋势,加上可用库存的消耗(2024年底估计占战前坦克储备的47%),表明尽管俄罗斯短期内可维持装甲作战,但长期前景堪忧——其正耗尽苏联遗产。

冷战时期苏联的坦克生产是工业实力的象征,彰显了国家对军事主导地位的执着。20世纪80年代中期巅峰时期,苏联每年生产约3000辆坦克,乌拉尔机车车辆厂、哈尔科夫的马雷舍夫工厂和列宁格勒的基洛夫工厂等组成庞大的工业综合体网络。这些设施雇佣数万人,由庞大的供应链支撑,生产出T-72和T-80等标志性型号,到20世纪80年代末累计现役和储备坦克达5万辆。军事历史学家 Steven Zaloga 在分析苏联军事生产时指出:“苏联工业基地向战场输送装甲力量的能力无人能及。”这种由中央计划和指令经济推动的产能,使苏联能够在欧洲投射力量,仅乌拉尔机车车辆厂每年就能交付数千辆战车,令西方规划者疲于应对。

图片

如今,俄罗斯坦克工业虽仍强大,但其运营规模远小于从前,受限于苏联工业体系的崩溃和现代经济现实。国际战略研究所数据显示,乌拉尔机车车辆厂仍是俄罗斯唯一的坦克制造商,但其产量仅为苏联时期的零头,估计年产能为200-250辆新坦克,辅以1000-1200辆翻新单位。关键设施如哈尔科夫工厂(现位于乌克兰)的丧失,以及西方制裁的影响,已限制了俄罗斯获取先进部件和熟练劳动力的渠道。卡内基基金会高级研究员 Dara Massicot 指出:“俄罗斯国防工业已捉襟见肘,严重依赖苏联库存,而非过去强大的生产线。”乌拉尔机车车辆厂仅有1.2万名员工,而苏联时期超过3万人,加上高科技零件短缺,俄罗斯复制苏联惊人产量的能力仍是作梦,迫使其转向现代化而非大规模生产。

为实现2028年年中前生产1000辆新型主战坦克、2035年年中前生产3000辆的雄心勃勃目标,俄罗斯必须克服巨大的经济和工业障碍,而紧张的经济和日益收紧的国际制裁更激化了这些挑战。俄罗斯经济严重依赖能源出口,自2022年开战乌克兰以来,西方制裁限制了其获取关键技术和资本的渠道,面临巨大压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俄罗斯2025年GDP增长率仅为2.8%,但这掩盖了结构性弱点,包括国防开支占GDP的7.5%,挤压了其他部门。

图片

为扩大生产,俄罗斯唯一的坦克制造商乌拉尔机车车辆厂需要大量资本投资来扩建设施和增加劳动力——该厂目前员工仅1.2万人,而苏联时期峰值超过3万人。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Elina Ribakova 指出:“国防部门正以不可持续的速度消耗资源。”她强调,俄罗斯需要在不进一步破坏经济稳定的前提下获取资金——目前俄罗斯通胀率约8%,卢布对美元汇率自2023年以来已贬值20%。这可能需要增加借贷或从民用部门重新分配资金,在生活水平下降的情况下面临社会动荡风险。

除财务约束外,针对微电子和精密机械等两用技术的制裁严重阻碍了俄罗斯获取先进部件的能力。美国国务院2024年的制裁通过打击中国、土耳其和阿联酋等第三国中介机构,扰乱了供应链——俄罗斯此前依赖这些中介国家绕过技术封锁和制裁。例如,2020年至2024年,经哈萨克斯坦向俄罗斯出口的关键半导体激增567%,但更严格的执法正堵住这些漏洞。

为实现坦克生产目标,俄罗斯要么开发国产替代品(鉴于技术滞后,这一过程可能需要数年),要么深化与中国等非制裁国家的关系——但中国因担心次级制裁,一直不愿提供直接军事援助。英国皇家联合服务研究所2024年的一份报告警告称:“俄罗斯工业基础具有韧性,但并非自给自足。”该报告强调,由于人才流失和劳动力老龄化,现代化机床和熟练劳动力均供不应求。扩大生产还需要升级过时的苏联设备,战略与技术分析中心估计,到2030年需要20亿美元的新机械投资,才能实现预期产量的一半。

政治上,俄罗斯必须在战争驱动的工业推进与国内稳定之间取得平衡,因为乌拉尔机车车辆厂等工厂的延长轮班和强制加班已引发工人不满。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2022年警告称,未完成国防合同将面临刑事指控,这给行业领导者带来巨大压力,但这可能进一步压榨已因12小时轮班和取消假期而不堪重负的产能。此外,俄罗斯转向战时经济导致国防部件成本增加30%(如RUSI所述),使已背负乌拉尔机车车辆厂15亿美元战前债务的预算雪上加霜。

图片

若要成功,俄罗斯政府需要精简采购流程,可能通过将更多国防部门国有化,并通过与朝鲜或伊朗等国的合作确保可靠的供应链——尽管它们的工业能力有限(尤其是伊朗缺乏坦克生产能力),几乎无法缓解压力。俄罗斯能否应对这些经济、技术和社会挑战,将决定其崇高的坦克生产目标是仍停留在宣传层面,还是成为现实。

俄罗斯计划到2035年生产数千辆新坦克的大胆计划,反映了其重夺装甲主导地位的战略赌博,但其道路上布满挑战,考验着其饱受战争压力的经济和受制裁打击的工业的极限。尽管苏联大规模生产的遗产提供了灵感,但如今的现实——技术获取减少、劳动力受限和财政压力加剧——要求俄罗斯政府展现出尚未完全证明的创造力和韧性。

当俄罗斯将国防部门推向极限时,这一努力的成功将取决于其缔结新联盟、在限制下创新和维持国内稳定的能力,同时驾驭日益反对其野心的全球格局。

(0)
相关新闻
目标明确:乌克兰再次袭击叶列茨能源工厂自顾不暇!美国再度削减援乌关键防空武器
俄乌攻防:农机魔改、导弹披甲、舰炮上岸俄在7月8月可能有大行动,朝鲜或再次派兵
1400公里再破纪录 乌无人机直捣俄军工厂乌军AI战斗机器人装备重机枪,攻击俄军阵地
普京“胃口”大,还要再拿乌克兰四个州又一架坠毁,俄军苏-27又栽在自家地盘
俄乌无人机大战,俄罗斯为啥栽了?以牙还牙!乌克兰深夜发动大规模导弹反击
亲述:如何被俄特工设局成“自杀袭击者”从课堂到战场:俄如何推行“去乌克兰化”
无人机下的冤魂:追踪俄罗斯的战争罪行乌军米格-29战机,摧毁俄军无人机维修基地
乌克兰退出禁雷公约 现代“地雷战”怎么打?俄罗斯的夏季攻势,为什么虎头蛇尾?
俄军重拾古老装甲列车 保护铁路线的安全俄军为缴获的M2A2步战车换国产机炮 要干啥?
德国慷慨解囊 助乌军生产安-196攻击无人机俄军夏季攻势启动,却深陷重重困境
更多相关新闻请点击"乌克兰战争"专题新闻报道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开B2轰炸伊朗的女飞行员真的是华裔吗?
歼-20较之F-35的短板在于性能技术与作战文
金正恩哭了!朝鲜公布罕见一幕
中国要建军事基地 被这国总理拒绝了
匪夷所思!乌克兰F16如被俄罗斯无人机击落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开B2轰炸伊朗的女飞行员真的是华裔吗?
歼-20较之F-35的短板在于性能技术与作战文
金正恩哭了!朝鲜公布罕见一幕
中国要建军事基地 被这国总理拒绝了
匪夷所思!乌克兰F16如被俄罗斯无人机击落
中美突传大消息 彭博:北京严阵以待
最讨厌的功能终于取消了!微信朋友圈新变动
批准击落,日本要开辟“第二战场”?
巴国防部长为何质疑歼-35战机的采购计划?
偷来的?C919又传丑闻
热门专题
1土耳其政变2ISIS3叙利亚局势
4朝鲜局势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