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国际军事 > 正文  
亲述:如何被俄特工设局成“自杀袭击者”
www.wforum.com | 2025-07-01 10:01:48  卫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19岁的奥列赫,曾被承诺获得1000美元的高额报酬,前往乌克兰西部城市利沃夫执行一项看似简单的任务:对一处警察局进行“喷漆袭击”。然而,当他在一个飘雪的清晨,依照指令打开手中的背包时,赫然发现里面并非预期的油漆罐,而是一个带有暴露电线和手机的简易爆炸装置——一个粗糙的遥控引爆器。一旦引爆,奥列赫将瞬间沦为俄罗斯情报机构在乌克兰境内精心策划的“不知情自杀炸弹客”,成为这场隐秘战争中最令人不寒而栗的新趋势之一。

据乌克兰安全局(SBU)透露,此类由俄罗斯情报人员幕后操纵、利用当地临时招募人员实施的袭击已发生十余起,其中不乏袭击者本人受伤甚至死亡的案例。乌克兰执法部门消息人士指出,俄罗斯在乌克兰境内的破坏活动始于去年春季,最初主要针对军事车辆、征兵办公室和邮局实施纵火袭击,其主要目标是远离前线区域的西部地区。

金钱诱惑下的“暗战”棋子

这些被招募的乌克兰人,其中许多是青少年,通过“电报”应用(Telegram)上的兼职频道被“策反人员”以金钱为诱饵逐步控制。起初,任务通常相对简单,例如拍摄敏感地点的照片,或张贴煽动性传单。奥列赫的经历便印证了这一点:他曾因拍摄法院、征兵办公室和警察局的照片而获得50美元的加密货币报酬。乌克兰安全局官员表示,俄罗斯策展人往往通过这种方式吸引目标,随后逐步提高要求,最终将其推向危险境地。

一旦招募对象上钩,策反人员便会运用软硬兼施的手段。有时他们会表现得友善,提供道德支持;有时则会使用年轻人惯用的俚语,拉近距离;更有甚者,会以调情的方式进行诱导。但无论何种方式,其核心目的都是为了控制这些年轻人。乌克兰安全局发言人阿特姆·德赫蒂亚连科指出:“有时他们会威胁,有时则表现得友善鼓励。这取决于策划人是谁;他们会对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心理操控手段。”

当招募对象流露出不情愿时,策划者便会撕下伪装,亮出俄罗斯背景,并采取勒索手段——威胁将此前合作的证据发送给乌克兰安全局,迫使对方就范。“一旦人们完成第一个任务,他们就陷入了陷阱,”德赫蒂亚连科强调。在另一起案件中,一名青少年女性招募对象的手机被植入恶意软件,策划人甚至威胁要公布从其手机中窃取的私密照片和视频。

图片

从纵火到爆炸:俄罗斯策略的升级

最初的袭击,往往要求袭击者用手机拍摄火灾视频,作为完成任务的证据发送给策反人员。这些视频随后会被亲俄的Telegram频道转发,以此作为所谓乌克兰内部不满情绪的“证据”,进一步煽动围绕征兵等议题的社会紧张局势。据多家西方情报机构透露,俄罗斯还在欧洲国家实施纵火和破坏活动。

然而,到了2024年底,俄罗斯的策略显然发生了重大升级,从乌克兰境内的简单纵火袭击转向了更具恐怖主义色彩的爆炸袭击。“他们开始大规模招募乌克兰人放置炸弹:在汽车内、征兵办公室附近、警察局附近,等等,”德赫蒂亚连科表示。

乌克兰安全局认为,俄罗斯招募乌克兰人建立了一个分工明确的网络:一人负责制造炸弹并放置在约定地点;另一人则负责取走炸弹,但对炸弹的实际用途一无所知。通过这种方式,俄罗斯指挥官可以在乌克兰境内深处引爆炸弹,而无需亲身涉险。德赫蒂亚连科沉重指出:“在某些情况下,特工不仅放置炸弹,还无意识地扮演自杀炸弹客的角色。俄罗斯人炸死自己的特工,这已成为常见做法。”

自2024年初以来,乌克兰安全局已拘留超过700名涉嫌破坏活动、纵火或恐怖主义的人员。这些人中,许多是失业者或需要资金维持吸毒习惯,但令人担忧的是,约四分之一是青少年,其中最年轻的甚至是一名来自敖德萨地区的11岁女孩。

图片

与奥列赫和谢尔盖在利沃夫发现的爆炸装置类似的自制爆炸装置。

幸存者奥列赫的“地狱之旅”

奥列赫,这位19岁的失业青年,正是因为急需现金来养活刚出生的孩子,才陷入了俄罗斯的陷阱。他通过“在乌克兰工作”的电报频道,接触到了一位名叫安东的男子。安东的“轻松工作、美元支付”的承诺,令他心动。在完成一些简单的拍照任务并获得50美元的报酬后,安东要求他烧毁家乡的一栋建筑。奥列赫拒绝了,并封锁了安东的账号,称自己不是恐怖分子。

然而,对金钱的渴望让奥列赫无法真正摆脱这个阴影。几周后,另一位自称亚历山大的男子通过电报联系了他,并提出无需烧毁任何东西即可赚取1000美元的诱人提议。奥列赫担心独自行动,便叫上了老同学谢尔盖,两人约定平分报酬。谢尔盖当时也处于失业状态,还有两个孩子需要抚养,这笔钱对他们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

亚历山大预付了约200美元的加密货币作为路费,奥列赫和谢尔盖随即动身前往利沃夫。抵达后,亚历山大通过电话指示奥列赫前往城郊的一家汽车修理合作社,并告知只需去那里取一个装有“油漆”的背包。在监控录像中,两人神色略显紧张地从一个轮胎内取出了一个黑色背包和一个白色塑料袋,殊不知那里面装着的竟是致命的爆炸物。

亚历山大指示奥列赫不要打开袋子,直接前往当地警察局,然后给他打电话。他声称,当袋子打开时,罐子会“爆炸”,油漆会喷洒在警察局墙上,传递反体制信息,声称战争是徒劳的。奥列赫和谢尔盖搭乘出租车前往市区,在抵达警察局前分头行动。奥列赫负责与亚历山大协调放置袋子的地点,而谢尔盖则负责警戒,确保没有被跟踪。

谢尔盖在与奥列赫的电报聊天记录中表达了强烈的不安:“我又看到了同一辆宝马车,还有同一个女人,”他怀疑他们正在被监视。奥列赫则回复:“希望一切都会没事。”

亚历山大随后指示奥列赫打开白色塑料袋,取出里面的盒子,然后拿着盒子走向警察局入口。奥列赫照做了,但心生疑虑,便打开盒子查看。眼前的一切令他震惊——里面赫然是一枚炸弹。惊恐万分的奥列赫决定冲向最近的警察,并声称自己可能携带爆炸物。就在他采取行动的瞬间,乌克兰安全局特工迅速扑向奥列赫和谢尔盖,抢走包裹并强制将两人按倒在地。

幕后操纵:俄罗斯情报机构的隐秘网络

据参与此案的特工透露,乌克兰安全局团队自奥列赫和谢尔盖捡起炸弹后便一直监视着他们。三天前,利沃夫市发生了一起极为相似的袭击事件:一名21岁的失业青年通过Telegram被招募,被要求捡起一个装置并将其送至该市一处军事征兵办公室。该装置爆炸,袭击者当场死亡,八名士兵受伤。

该特工详细描述了奥列赫和谢尔盖案中爆炸装置的作案手法:黑色背包内藏有自制爆炸装置,其中装有螺丝和钉子;较小的包内则装着一个白色盒子,里面是威力较小的爆炸装置。这个盒子上开了一个小孔,内置一部摄像头手机,可以向亚历山大传输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图像。亚历山大通过Telegram通话与奥列赫保持联系,实时查看奥列赫所在位置的视频,并指导其前往人群密集的合适地点。随后,当奥列赫等待指令取出背包中的所谓“油漆罐”时,操控者会通过拨打与装置连接的手机,引爆两个爆炸装置。

图片

SBU在利沃夫拍摄的奥列赫和谢尔盖的监控录像。

如果此事发生,奥列赫很可能已死亡,就像三天前的那名袭击者一样。警察局入口处挤满了进出的人员和排队领取通行证的访客,因此可能有更多人与他一同遇害。

但乌克兰安全局已跟踪这对搭档并备有特殊设备,该特工称,他们预计在前一次爆炸后会发生另一起袭击。“我们有技术手段阻断电话信号,”消息人士称。当亚历山大拨打绑在炸弹上的电话试图引爆时,通话未能接通。

至于亚历山大的真实身份,乌克兰安全局尚未确定,但对评估结果充满信心,认为他以某种形式代表俄罗斯情报机构。据信,有时情报筛选工作由格鲁乌(GRU)军事情报人员或联邦安全局(FSB)国内安全部门的军官负责,但这两家机构也会招募中间人来执行实际通话任务。

乌克兰安全局尚未找到制造奥列赫和谢尔盖所携带炸弹的人,但推测可能是亚历山大招募的另一名乌克兰青少年所为。此前,利沃夫的乌克兰安全局拘留了一名少女,她涉嫌制造类似爆炸装置。她也是通过电报被招募,并收到用常见物品制作装置的视频教程。

为遏制青少年被招募从事此类任务,乌克兰安全局已在乌克兰学校启动意识提升计划,警示儿童警惕通过电报接受陌生人提供的赚钱机会。

警示:一场可能蔓延至西方的“试验场”暗战

“俗话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一名参与调查的官员表示。该机构还设立了一个聊天机器人,供年轻乌克兰人向当局报告任何可疑接触或电报账户。

对于过去一年来一直应对与俄罗斯有关的纵火和破坏袭击浪潮的欧洲情报机构而言,一个关键问题是莫斯科是否会将乌克兰的最新战术出口到西方。到目前为止,西方发生的袭击旨在制造混乱,有时造成物质损失,但并未直接设计为造成人员伤亡。

一名乌克兰执法部门消息人士表示,这种情况可能改变:“乌克兰是俄罗斯常规战争和混合战争的试验场。看看网络攻击,看看纵火袭击,看看铁路破坏活动。他们在乌克兰测试这些手段,然后在西方国家实施,”该消息人士说。

对于奥列赫和谢尔盖而言,被捕可能救了他们的命,但他们现在身陷囹圄,面临最高12年监禁的审判。奥列赫表示,他尚未决定是否认罪;他坚持称自己并不知晓为俄罗斯工作,也未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惨剧。

在里夫内监狱的简短电话中,他的女友告诉他,永远不要再和她或他们的孩子说话。他与父母也进行了简短通话,他沮丧而简洁地总结了通话内容:“他们说我是个白痴。”

(0)
相关新闻
从课堂到战场:俄如何推行“去乌克兰化”无人机下的冤魂:追踪俄罗斯的战争罪行
乌军米格-29战机,摧毁俄军无人机维修基地乌克兰退出禁雷公约 现代“地雷战”怎么打?
俄罗斯的夏季攻势,为什么虎头蛇尾?俄军重拾古老装甲列车 保护铁路线的安全
俄军为缴获的M2A2步战车换国产机炮 要干啥?德国慷慨解囊 助乌军生产安-196攻击无人机
俄军夏季攻势启动,却深陷重重困境乌军装备“游隼”弹道导弹 射程可达莫斯科
再度得手!乌军损毁4架俄Su-34战斗轰炸机乌军直捣黄龙,俄军多架苏-34轰炸机受损
乌军无人机精准摧毁朝鲜M1991多管火箭俄军夺取欧洲最大的锂矿之一
夜视画面:乌军无人机袭击俄军S-400防空阵地乌军测试:挂载榴弹发射器的无人机
战场上的“黑色瓦格纳”:普京的非洲步枪兵乌克兰被消失:北约为何“选择性失明”?
俄防长紧握中国防长的手 普京现在很难普京改口、泽连斯基换装 俄乌突然降调了?
更多相关新闻请点击"乌克兰战争"专题新闻报道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B-2横穿中国轰炸伊朗,中国雷达没有发现?
爆料!伊朗放弃苏-35改买歼-10C,引进生产
空姐坦白:机组人员在飞行中 这样“发生性
图片曝光 中国打造“渤海怪兽”
辽宁舰遭遇双航母夹击 以一敌二,打成平手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B-2横穿中国轰炸伊朗,中国雷达没有发现?
爆料!伊朗放弃苏-35改买歼-10C,引进生产
空姐坦白:机组人员在飞行中 这样“发生性
图片曝光 中国打造“渤海怪兽”
辽宁舰遭遇双航母夹击 以一敌二,打成平手
亡国之象,已现
“智胜”版歼-16亮相,AI战斗机要来了
中共这一软肋暴露了
2分钟决定成败 44美军快速反应成功保卫乌代
红色家族海外财产达二十万亿 习近平犯下两
热门专题
1土耳其政变2ISIS3叙利亚局势
4朝鲜局势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