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伊斯坎德尔”发威 成为“海马斯”终结者 | |
www.wforum.com | 2024-06-28 20:09:24 坚果甜瓜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从2022年夏秋进入乌克兰战场,“海马斯”多管火箭炮曾经风风光光,发射制导火箭弹打击俄军集结点,仓库,交通枢纽,指挥所等,无所不能,被戏称为“海老师”,随着俄军打出一套组合拳,它在乌克兰战场已经沉默了不少时间。 (M270没动作就撤出阵地) 今天一连看了两个视频,终于明白为什么“海马斯”多管火箭炮变的多狼狈了。一个是乌军的M270多管火箭炮抵近尼古拉耶夫执行任务,火箭炮已到达发射阵地,又匆匆赶回,开进了一个大车库,无人侦察机一路尾随,“伊斯坎德尔”马上炸了它。估计是车组有什么情况才往回开,而不是发现无人侦察机。 (无人侦察机跟到了大型车库) 它可以说是“海马斯”的老豆,有12个发射管,“海马斯”是它的简化版,只有6个发射管,所以把它们归为一类也是可以的。 (“伊斯坎德尔”精确打击) 另一个视频是一辆“海马斯”火箭炮,它出现在顿涅茨克,在发射过后,被无人侦察机一路尾随到车库,之后又是一枚“伊斯坎德尔”,车库火光冲天。 (“伊斯坎德尔”打击“海马斯”) 俄军发布的两段无人机观察打击视频,给我们展示了“海马斯”发射火箭弹越来越少原因。一旦发现坐标,“伊斯坎德尔”马上进行精确打击。280公里的射程(据称480公里也正常),最大5.9倍音速,圆差概率1米。只要几分钟就可以到达目标位置。 早几个月是拦截火箭弹效率高,采用电子干扰”海马斯“火箭弹的GPS定位系统,让其失去目标,用”道尔“,”铠甲“等防空系统拦截来袭火箭弹,”海马斯“效果越来越差。现在则增加了猎杀火箭炮。 (“海马斯”) “海马斯”,M270都是打几发就跑,要在阵地消灭它很难的,只有找到它隐藏,加油换弹匣,车组吃喝拉撒等地方,停留时间很长,有足够的时间让战术导弹到达目标。 随着俄军无人侦察机的质量提升,抗干扰能力强,航程达到100-200公里,可更加深入乌军腹地侦察。尤其防空部队报告了拦截的“海马斯”,或者ATACMS参数,就沿着发射区域附近寻找,几率非常大。 (M270) 最近“海马斯”和M270出现频率多,不是发射射程80公里的制导火箭弹,而是发射ATACMS战术导弹。 美国给的战术导弹射程达到了300千米,按理说足可以避开俄军无人侦察机远距离侦察,生存机会有所增加,可是为了打击俄军的腹地设施,往往需要贴近控制线,才能达到最远的打击距离,这就给了无人侦察机机会,“伊斯坎德尔”车组磨刀霍霍,随时准备下手。 (“伊斯坎德尔”) 这从侧面反映出一个现实,俄军的”伊斯坎德尔“产量增长很快,可以配合打击更多乌军腹地的目标。 ”海马斯“火箭弹给俄军造成了很大的伤害,经过干扰,拦截,打击火箭炮,前线舒服多了;对付速度更快,射程更远的ATACMS战术导弹,对防空的压力更大,对后方机场,防空阵地等设施杀伤很大,无疑从地面清除火箭炮,还是最优的解决方案,”伊斯坎德尔“作为当今最先进的战术导弹之一,自然当仁不让。 |
|
|
|
![]() |
![]() |
相关新闻 |
![]() |
![]() |
印巴空战8:1,达索要求印“禁飞”阵风? |
![]() |
巴外长曝猛料:歼-10C本可团灭15架“阵风” |
![]() |
真相来了?印度航母空袭 卡拉奇港陷入火海 |
![]() |
莫迪咽不下这口气 30小时后再次挑起战火 |
![]() |
印度触碰“国际红线” 导弹炸向中巴大坝 |
![]() |
印巴空战8:1,达索要求印“禁飞”阵风? |
![]() |
巴外长曝猛料:歼-10C本可团灭15架“阵风” |
![]() |
真相来了?印度航母空袭 卡拉奇港陷入火海 |
![]() |
莫迪咽不下这口气 30小时后再次挑起战火 |
![]() |
印度触碰“国际红线” 导弹炸向中巴大坝 |
![]() |
霹雳15残骸被捡到 雷达竟然是10年前生产的 |
![]() |
补课?俄军炮兵开始效仿解放军的做法 |
![]() |
罕见!央视披露中国空空导弹生产线 |
![]() |
歼16出手,击退7架美菲军机? |
![]() |
印巴空战创纪录 巴方:已摧毁77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