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中国海军,已经是全球范围内一支举足轻重的海军力量。而在成立初期,它却一穷二白,为了不忘初心,时至今日中国海军新兵和军校学员海上训练的一个细节,足可以作为见证。
军网日前一则报道显示,3月21日,在珠江入海口,伶仃洋畔,海军某训练基地组织“逐梦-2018”学兵舢舨竞技赛拉开帷幕。14支舢舨队伍,全部由去年9月份刚入伍的新兵组成,在隆隆的战鼓声中,队员们奋勇争先,激烈角逐,展现了良好的竞技水平和过硬的训练作风。
而划舢板横渡渤海海峡,则培养中国海军军官的大连舰艇学院提高学员在艰苦条件下海上生存能力的传统项目,已经举行了20余年,在200海里的航程中,队员们只能带有限的淡水和食品,除正常航行外,还要进行帆缆、编队、通信、荒岛求生、海上救险等科目的训练,是对这些学员体力、毅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巨大锻炼。
小小舢板,对于人民军队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更是人民海军诞生之初的象征。渡江战役中,人民解放军正是搭乘万千舢板横渡长江天堑,拉响了解放全中国的号角,1950年解放海南岛,人民群众贡献出来的小舢板和机帆船,更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成立之初,人民海军仅有少量日本、反动派遗留在大陆的旧军舰。海军创立之初,首任司令员肖劲光将军一行至威海上刘公岛,随行人员想向渔民借一小舢板上岛,渔夫顿时错愕“海军司令?向我借船?”1986年4月,将军回忆此事,感叹曰:“其时著名军港连条小舢板也没有,渔夫的话我终生难忘。”
因此,小小舢板记载着人民海军艰苦的创业期,没有它,就没有如今中国海军的发展和壮大,就没有辽宁舰、055大驱搏击大洋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