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上街溜子” 搅局多国军演 | |
www.wforum.com | 2025-07-29 14:29:01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当美澳主导的 “护身军刀 - 2025” 多国军演正高调上演,试图向世界展示 “印太同盟实力” 时,中国海军 815A 型电子侦察船 “天王星号” 却如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以 “海上街溜子” 的姿态抵近监视,成为近期西太平洋战略博弈的焦点。这场博弈中,中国以低成本、低风险的方式收获颇丰,而美澳等国虽投入巨大展示军力,却暴露诸多关键弱点,整体上中国占据了主动优势。 从中国的收益来看,“天王星号” 无疑成为了高效的 “情报收割机”。作为 6000 吨级电子侦察船,它配备全频段信号接收系统,能够被动截获演习中 F-35 隐形战机、堤丰中程导弹、联合作战通信频段等关键电磁信号。这使得中国能以低廉成本获取核心军事情报,美军被迫临时调整敏感科目,如关闭先进雷达、更换导弹试验地点,这一行为从侧面有力印证了 “天王星号” 的情报价值。 从长期效益而言,收集到的数据将不断充实解放军电子战数据库,为未来反制美澳战术奠定坚实技术基础,比如有望破解隐身战机雷达特征或干扰导弹制导系统。在战略威慑与规则主导权方面,中方编队(含 052D 驱逐舰 “桂林号”)全程在国际水域合法航行,未踏入禁航区,这让美澳陷入两难境地:若强行驱逐则违背其一直主张的 “航行自由”,若放任不管则会导致机密外泄。面对菲律宾海警船的无线电 “驱离”,“桂林号” 起飞直 - 9 直升机反制查证,充分展示了对南海局势的实际控制力。这种 “你演你的,我查我的” 的姿态,凸显出中国对区域规则的熟练运用。 反观美澳等国,损失着实不小。这场耗资 5.3 亿美元、有 19 国参与(3.5 万人、300 架战机、三航母群)的联合军演,本想展示 “印太同盟实力”,却因中国侦察船的抵近监视几乎沦为 “现场直播”,军事威慑效果大打折扣。美军将战机分散部署至 25 个偏远据点,演练公路起降等 “敏捷作战部署”,实则是为了规避解放军火箭军打击,暴露了其对东风导弹的恐惧。 在技术优势上,815A 的侦测能力标志着中国电子战水平已跻身全球第一梯队,打破了战场单向透明的格局。美军推演显示,第一岛链基地在解放军火力下生存时间不足 48 小时,此次演习反而验证了中方 “区域拒止” 体系的有效性。同时,盟友协调漏洞也显现出来,菲律宾试图借驱离中国舰船炒作 “侵略” 形象,但中方冷静反制使其沦为 “表演式外交”,未能获得实质国际支持,东盟国家如越南、马来西亚保持中立,折射出美国阵营的号召力有限。 这场博弈的本质,是信息化战争时代 “非对称优势” 的体现。中国的成功在于 “以技制力”,用一艘无武装的电子侦察船,迫使对手调整演习计划、暴露战术短板,成本远低于出动航母等传统威慑力量,正如德媒分析:“中国用电磁波谱写了另一套剧本”。而美国的困境反映出霸权逻辑的失效,美军试图以军事围堵遏制中国,却因中方对国际法的精准运用和电子战能力反制,陷入 “秀肌肉反被围观” 的尴尬,再加上国债激增(37 万亿美元)与军费膨胀(8950 亿美元),更凸显其战略透支。 综上所述,中国以近乎零风险的合法行动,实现了三重胜利:在情报层面,获取美军尖端装备数据,强化未来反制能力;在战略层面,瓦解军演威慑效果,揭示美军基地脆弱性;在规则层面,以 “航行自由” 反制西方话语,巩固南海实际存在。而美澳等国虽展示军力,却暴露了战术被动、盟友离心、成本高昂的深层缺陷。此次博弈印证了现代战争的核心规律:电子情报权即战略主动权,中国正从规则遵守者转变为规则定义者,在西太平洋战略博弈中占据了主动优势。 |
|
|
|
![]() |
![]() |
相关新闻 |
![]() |
![]() |
难怪泰国敢这么横 背后影子盯的是中国? |
![]() |
等同于宣战?32国联手围剿俄罗斯 |
![]() |
运20B刚服役 涡扇20战略作用就开始显现 |
![]() |
中共官媒不敢报:战机沦空中炸弹 10年摔毁 |
![]() |
这门重炮服役近60年 解放军为何爱不释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