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中国军情 > 正文  
时事解读:胡锦涛的“病句”透露了天大的玄机
www.wforum.com | 2009-01-08 22:42:34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作者:王华源
 
是胡锦涛的病句吗?胡锦涛是清华大学的高材生。怎么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病句?国家有那么多的智囊和写作班底,他们会在一个纲领性的文件里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三十周年的讲话里,胡锦涛发表了对台新的政策,其实这么说不确切,应该是新的思维。
 
这个新思维实在是精彩纷呈,既有无限的包容,又有无限的想象空间,最重要的是其可操作性极强而不是泛泛之论。

其中有这么一句话:“两岸终归统一,不是主权和领土再造,而是结束政治对立。”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

胡锦涛讲话

    两岸终归统一不是主权和领土再造,这是对的,我们是一个中国内的领土和人民,主权和领土都是一个而不是两个。

两岸终归统一,不是主权和领土再造,而是结束政治对立。我们可不可以这么说:两岸终归统一,是结束政治对立。从语法上讲,是能够说的通的。

两岸终归统一,是结束政治对立。结束政治对立就是统一了吗?是不是中央重新定义了统一的含义?或者是降低了统一的标准?没有也绝不是。国家统一的决心全世界都知道,统一也不容打折扣。台湾独立以及变相的独立都是我们所绝对不能允许的。

可是这个问题就来了,两岸终归统一的内涵绝非结束政治对立层次那么浅内容那么少标准那么低,为什么要说“两岸终归统一,是结束政治对立”呢?

是胡锦涛的病句吗?大家知道:胡锦涛是清华大学的高材生。怎么可能会出现这样的病句?再者,国家有那么多的智囊和写作班底,他们会在一个纲领性的文件里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那么唯一的解释就是:故意而为之。

这是一个看似浅显却隐藏着耐心和智慧的意犹未尽回味无穷的“病句”,这个“病句”隐藏着天大的玄机:

一。两岸统一可以是两岸政治的融合,两个政治中心融合为一个。可现在谈论两岸政治的融合是不切实际的,也没有任何的基础,弄不好还会引起对方的反感,起到和我们的愿望相反的效果。

以前,两岸是对面站着互骂,以后要结束这种状态,大家坐下来有什么事情好好商议。至于融为一体嘛,慢慢来,现在说不得。就好像男人追女人,见一次就说结婚的事怎么可以呢?大家先交往,慢慢的就走进了结婚的殿堂。

二.至于两岸商议什么,要共同做什么事,胡锦涛说的好:政治啊经济啊文化啊军事互信啊台湾政治空间啊对台湾优惠政策啊人员往来啊两岸的政治关系啊等等等等都可以谈,不仅如此,大陆在谈的时候总是秉持一以贯之的包容退让的姿态。

这句话的高明之处在于:它抓住了问题的核心,打中了蛇的七寸。李登辉执政时期,两岸实行“戒急用忍“的政策,陈水扁执政八年,两岸还是沿袭了“戒急用忍”的大方略。台独分子们都明白:大陆深如大海,台湾弹丸之地。一旦放任两岸接触交流下去,迟早有一天台湾会投入大陆的怀抱。

胡锦涛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才说:两岸终归统一,是结束政治对立。

三.国家的统一要慢慢来,创造条件水到渠成,从各个方面拥抱台湾。但是这里面有个最关键的因素,也是这句话最大的玄机之所在:民主。

国家武力统一,是个军事问题;国家和平统一,是个政治问题。经济文化等等是统一的障碍也统一的条件,但绝不是决定因素。有人说台湾不愿意统一是嫌弃大陆的贫穷,有人说是两岸的文化差异。等到大陆和台湾一样富裕文化交流很充分的时候台湾就心甘情愿和大陆统一吗?不是的。这些条件可以为统一创造和谐的氛围,怎么可能成为统一的决定因素呢?

两岸和平统一的最大障碍在哪里?是两岸政治体制的不同,台湾已经是民主体制,而大陆才开始向民主体制过渡。马英九说出了台湾人的心声:大陆的民主是两岸统一的前提条件。

两岸要结束政治对立,最终实现融合。两个不同的体制怎么融合?融合到现在的大陆的体制,台湾无论民进党还是国民党都不会愿意走回头路。

只有融合到民主体制,用民主完成国家的统一,在民主的旗帜下才有可能建立两岸的政治新关系找到国家和平统一的途径。

前一段时间,胡锦涛说了重话:不折腾。结果出现了很多不同的解读,有些人就认为有针对民主的意思,看见“民主”这样的字眼就用“折腾”去镇压,其实是一种误解。

早在胡锦涛上台之初,就说过“没有民主就没有中国的未来”这样的话,即使在说“不折腾”的时候,他还是对民主进行了强调。大家可以在学习一遍胡锦涛的讲话,看看我说的对不对?

事实上,若干年尤其是胡锦涛上台以来,我国的政治环境大为宽松,民主进程稳步进行。只不过胡锦涛低调务实,不大张旗鼓的宣扬罢了。

胡锦涛也知道国家的终归统一的决定因素是民主,他对国家的民主有信心,对国家的未来有信心,对两岸在民主的旗帜下完成和平统一更有信心。

胡锦涛为什么把话说的那么浅显那么少,甚至说了“病句”,这里面有他的智慧耐心和对未来的无限信心,这里面有他的玄机。

胡锦涛吁两岸探讨 建立军事互信机制

胡锦涛昨天高调宣布推进两岸关系的六项建议,提出两岸可以在国家尚未统一的情况下就政治关系展开务实探讨,并适时就军事问题进行接触交流,探讨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

 

胡锦涛在纪念中国全国人大《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表示,大陆了解台湾对参与国际活动问题的感受,对于台湾参与国际组织活动问题,在不造成“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两岸的务实协商,做出合情合理的安排。

除了表示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外,胡锦涛的通篇讲话并没有“武吓”的含义。

 

 

他说,两岸在涉外事务中避免不必要的内耗有利于增进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对于台湾同外国开展民间性经济文化往来的前景可以进一步协商。

 

学者:马英九应把握历史机遇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灿荣对本报指出,2005年“胡连会”时国共两党就建立两岸军事互信机制达成共识,但在民进党执政时期,两岸之间的军事交流很难开展。

 

马英九就职后几次表示希望两岸建立军事互信机制,胡锦涛昨天也重提这一话题作为回应。在国民党执政的背景下,两岸很有可能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就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进行谈判。

 

金灿荣认为,两岸实现“三通”后,下一步将着力解决政治互信和军事互信问题,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达成两岸和平协议,从而从法理上结束两岸的战争状态。台湾领导人马英九要想有大的作为,应该在任内把握这一历史机遇,给台湾带来持久和平。

胡锦涛昨天还高调向台湾绿营人士喊话,呼吁那些曾经主张过、从事过、追随过“台独”的人,回到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方向上来。他强调,只要民进党改变“台独”分裂立场,大陆愿意做出正面回应。

 

民进党回应 发布三点声明

 

针对胡锦涛要求民进党停止台独分裂活动,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回应说,胡锦涛应该理解台湾是一个民主社会,以这种态度要求一个政党放弃主张,“我觉得,真的不符合民主原则”。

 

民进党也通过文宣部主任郑文灿发布该党国际事务部的三点声明:

 

第一、民进党认为在民主国家,没有人有权利要求人民放弃主张,呼吁中国须体认、尊重。

 

第二、民进党认为,当前两岸最大的问题,不在民进党的主张是什么,而是台湾人民对中国的感受,包括武力威胁、外交封杀、经济吸附等,中国刻意漠视台湾人民真实感受,两岸之间不可能有真正的和谐发展。

 

第三、民进党呼吁两岸之间必须坦诚的沟通与对话,不应预设立场,更不应要求对方改变立场。

 

吴伯雄希望逐步获致具体成效

 

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则表示,乐见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对建立两岸军事互信机制等承诺,更希望在可见未来,逐步获致具体成效。

 

吴伯雄说,两岸人民有共同血缘,同属中华民族,理所当然要以中华文化为基础。当然两岸间还存在短期不易解决的问题,台湾社会也还有一些不能理解两岸关系发展的疑虑。但两岸唯有坚持“正视现实、搁置争议、共创双赢”共同体认,持续良性互动善意对话。

 

胡锦涛的六项建议包括:坚持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推进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加强人员往来,扩大各界交流;维护国家主权,协商对外事务;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

 

他说,1949年以来大陆和台湾尽管尚未统一,但不是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分裂,而是上个世纪40年代中后期中国内战遗留并延续的政治对立,这没有改变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两岸终归统一,不是主权和领土再造,而是结束政治对立;两岸在事关维护一个中国框架这一原则问题上形成共同认知和一致立场,就有了构筑政治互信的基石,什么事情都好商量。

 

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提出通过两岸商谈结束军事对峙状态、开放“三通”(通邮、通航、通商),标志着大陆对台政策从武力解放向和平统一的重大转变。

 

30年来,中共三代领导人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先后提出“一国两制”,“江八点”、“胡四条”等对台政策,两岸关系也从严重军事对峙发展到实现全面“三通”。胡锦涛昨天提出的“新六条”,显然比以前的政策有了更大的弹性和可操作性。

 

推进两岸关系六建议

 

胡锦涛在纪念中国全国人大《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高调宣布了推进两岸关系的六项建议。

这些建议包括:坚持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推进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加强人员往来,扩大各界交流;维护国家主权,协商对外事务;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

 

中共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讲话

 

胡锦涛:1979年元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誓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两岸关系发展由此揭开了新的历史篇章。

《告台湾同胞书》明确提出,实现国的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一定要考虑现实情况,完成祖国统一的大业,在解决统一问题时,尊重台湾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

《告台湾同胞书》明确提出,我们寄希望于台湾人民,也寄希望于台湾当局,《告台湾同胞书》明确倡议,通过商谈结束台湾海峡军事对峙状态,撤除阻隔两岸同胞交往的藩篱,推动自由往来,实现通航、通邮、通商,开展经济文化交流,《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标志着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理论和实践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胡锦涛:自1949年台湾问题形成以来,我们始终把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国的发展从此进入历史新时期。

 

胡锦涛:《告台湾同胞书》就是在这样一个重要历史背景下发表的,30年来我们为促进台湾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系列对台方针政策。

邓小平同志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从华民族根本利益和国家发展战略全局出发,在毛泽东同志、周恩来同志关于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为确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江泽民同志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

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丰富和发展了对台方针政策,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就对台工作做出重大决策部署,提出一系列新主张,新举措,赋予对台方针政策新的内涵,《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和实施,把我们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法律化,表达了我们坚持和平统一的一贯立场和最大诚意。

同时表明了全国人民坚决反对台独,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共同意志和坚定决心。《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以来,在两岸同胞和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发生重大变化,1987年底两岸同胞长期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同胞交往日益密切,两岸经济合作蓬勃发展,形成互补、互利的格局,1992年两岸达成“ 九二共识”,双方在此基础上举行首次“汪顾会谈”,2005年国共两党领导人实现历史性会谈,达成《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

 

胡锦涛:今年3月台湾局势发生积极变化,两岸关系迎来难得历史机遇,5月以来,本着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精神,两岸协商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得到恢复,并取得重要成果,两岸全面直击,双向三通迈出历史性步伐,双方妥善处理一系列问题,保持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势头,推动两岸关系展现出和平发展的前景。

今天两岸同胞往来之频繁,经济联系之密切,文化交流之活跃,共同利益之泛是前所未有的,国人民维护台海和平,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事业,日益赢得国际社会理解和支持,世界各国普遍承认一个国的格局不断巩固和发展。

 

胡锦涛:30年来两岸关系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最重要的是要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坚持“一个国”的原则绝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绝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希望台湾人民的方针绝不改变。

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绝不妥协,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真诚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华民族根本利益,3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我们制定和实施的对台工作大政方针顺应了时代潮流和历史的趋势,把握了民族根本利益和国家核心利益,体现了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尊重人民愿望的实事求是精神,反应了对两岸关系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从而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胡锦涛:我们要继续长期坚持和全面贯彻这些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大政方针,继续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不断向前迈进,3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祖国大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巨大进步,是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雄厚基础和可靠保障,决定了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和发展方向。

3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海峡两岸国人有能力、有智慧把两岸关系的前途掌握在自己手,通过交流合作增进感情融合,增加共同利益,通过协商谈判,积累共识,减少分歧、循序渐进解决问题,30年的实践还充分证明台独分裂势力及其分裂活动违背两岸同胞共同利益。

损害华民族根本利益,国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是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威胁,必然遭到两岸同胞共同反对,任何人,任何势力把台湾从国分割出去的企图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胡锦涛:同志们,朋友们,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两岸关系历经风雨坎坷,也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近代民族之艰难奋斗历程,展望未来民族之光明发展前景,我们应该登高望远,审时度势。

本着对历史、对人民负责的态度,站在全民族发展的高度,以更远大的目光,更丰富的智慧,更坚毅的勇气,更务实的思路,认真思考和务实解决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问题。解决台湾问题的核心是实现祖国统一

目的是维护和确保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追求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华儿女的幸福,实现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华民族根本利益,也符合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时代潮流,我们一定要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祖国和平统一。

 

胡锦涛:首先要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这有利于两岸同胞加强交流合作,融洽感情,有利于两岸积累互信,解决争议,有利于两岸经济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此我们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积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全民族的团结、和谐、昌盛,我们应该把坚持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国。

作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把深化交流合作,推进协商谈判作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途径,把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作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强大动力,携手共进,戮力同心,努力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以恪守“一个国”,增进政治互信,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核心利益,世界上只有一个国,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1949年以来大陆和台湾尽管尚未统一,但不是国领土和主权的分裂。

而是上个世纪40年代后期国内战遗留并延续的政治对立,这没有改变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国的事实,两岸终归统一,不是主权和领土再造,而是结束政治对立,两岸在事关维护一个国框架这一原则问题上形成共同认知和一致立场,就有了各族政治互信的基础,什么事情都好商量,两岸应该本着建设性态度积极面向未来,共同努力创造条件,通过平等协商逐步解决两岸关系历史遗留的问题和发展过程产生的新问题。

 

胡锦涛:继续反对台独分裂活动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两岸同胞的共同责任,凡是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事,都应该大力推动,凡是破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事都必须坚决反对。

 

胡锦涛:二,推进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两岸同胞要开展经济大合作,扩大两岸直接三通,后置共同利益,形成紧密联系,实现互利双赢,我们继续欢迎并支持台湾企业到大陆经营发展,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大陆企业到台湾投资兴业,我们期待实现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推动经济合作制度化,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奠定更为扎实的物质基础,提供更为强大的经济动力。

两岸可以维持签订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建立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以最大限度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建立更加紧密的两岸经济合作机制进程,有利于台湾经济提升竞争力和扩大发展空间,有利于两岸经济共同发展,有利于探讨两岸经济共同发展同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相衔接的可行途径。

 

胡锦涛:三,弘扬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华文化源远流长,瑰丽灿烂,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宝贵财富,是维系两岸同胞民族感情的重要纽带,华文化在台湾根深衣茂。

台湾文化丰富了华文化的内涵,台湾同胞爱乡爱土的台湾意识不等于台独意识,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弘扬华文化优秀传统,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交流,使华文化星火相传,发扬光大,以增强民族意识,凝聚共同意志,形成共谋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尤其要加强两岸青少年交流,不断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增添蓬勃活力,我们将继续采取积极措施,包括愿意协商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协议,推动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迈上范围更、层次更高的新台阶。

 

胡锦涛:四,加强人员往来扩大各界交流,两岸同胞要扩大交流,两岸各界及其代表性人士要扩大交流,加强善意沟通,增进相互了解,对于任何有利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建设性意见我们都愿意作出积极回应,我们将继续推动国共两岸交流对话,共同落实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

对于部分台湾同胞由于各种原因对祖国大陆缺乏了解,甚至存在误解,对发展两岸关系持有疑虑,我们不仅愿意以最大的包容和耐心加以化解和疏导,而且愿意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让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在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增进福祉。

 

胡锦涛:对于那些曾经主张过、从事过,追随过台独的人我们也热忱欢迎他们回到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方向上来,我们希望民进党认清时事停止台独分裂活动,不要在与全民族的共同意愿背道而驰,只要民进党改变台独分裂立场,我们愿意作出正面回应。

 

胡锦涛:五,维护国家主权协商涉外事务,我们一贯致力于维护台湾同胞在国外的正当权益,我们驻外使领馆要加强台湾同胞的协议,我们了解台湾同胞对参与国际活动问题的感受,重视解决与之相关的问题,两岸在涉外事务避免不必要的内讧有利于增进华民族整体利益,对于台湾同外国开展民间性经济文化往来的前景可以进一步协商。

对于台湾参与国际组织活动问题,在不造成“两个国”,“一一台”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两岸的务实协商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完全统一是国内部事务,不受任何外国势力干涉。

 

胡锦涛:六,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海峡两岸国人有责任共同终极两岸敌对的历史,极力避免再出现骨肉同胞兵戎相见恩,让子孙后代在和平环境携手创造美好生活。

 

胡锦涛:为有利于两岸协商谈判,对彼此往来作出安排,两岸可以就在国家尚未统一的特殊情况下的政治关系展开务实探讨,为有利于稳定台海局势,减轻军事安全顾虑,两岸可以就军事问题进行接触、交流,探讨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问题。

我们再一次呼吁在“一个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包括大陆和台湾在内的国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家园,两岸同胞有责任把它维护好建设好,实现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两岸同胞共同奋斗,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要靠两岸同胞共同开创。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由两岸同胞共同享有,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把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方针贯彻到各项对台工作去,理解、信赖、关心台湾同胞,体察他们的意愿,了解他们的诉求,为他们排忧解难,满腔热情,为台湾同胞多办好事和多办实事,依法保护台湾同胞正当权益。

最泛的团结台湾同胞一道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台湾的前途系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系于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台湾同胞将同大陆同胞一道共享一个伟大国家的尊严和荣耀,以做堂堂正正的国人骄傲和自豪。

 

胡锦涛:长期以来大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和海外侨胞心系祖国统一大业,是反独促统的重要力量,我们衷心的希望香港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和祖国平统一作出新的贡献。多年来国际社会对国政府和国人民维护台海和平,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实现国家完全统一的事业给予了积极支持,国政府对此表示赞赏和感谢。

国的统一不会损害任何国家的利益,只会促进亚太地区和世界繁荣稳定,只会有利于国人民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胡锦涛:同志们、朋友们,两岸统一是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尽管前进道路上还会出现困难和阻碍,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不懈努力,紧紧依靠两岸同胞就一定能够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迎来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锦绣前程。

 

吴邦国:同志们,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的阐述了《告台湾同胞书》的重大意义,高度的评价了邓小平同志为确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高度评价了江泽民同志为丰富和发展央对台方针政策作出了重大贡献,精辟的概括了《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30年来两岸关系发展的主要的成果。

 

全面总结了我们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主要的经验,讲话着重阐述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重大意义,指出了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这一主题的重要的内涵,提出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的主张,强调要把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贯彻到各项对台工作去,号召两岸同胞携手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同心实现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体现了我们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为华民族谋复兴的决心和诚意,对进一步做好对台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认真领会、切实贯彻、扎实有效的做好各项对台工作,为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作出贡献,为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继续努力奋斗,座谈会到此结束!

(0)
相关新闻
攻台新装备!中国推出油电混合版“山猫”意外暴露自家武器落后30年 中媒嗨称技术大
中国的“部分轨道”高超音速武器试验 谁怕空警-3000可能不再顶盘子 还能带一群无人机
伊拉克为何买枭龙3,不买歼10C中型战机?VT-4外贸坦克改名99AE?和99A有什么关系?
中国陆战之王,底盘竟能“适配”出12种战车鹰击-21E高超音速导弹现身航展,这也能卖?
为何中国武器比较畅销?仅仅是便宜好用?中国卖的比较好的外贸武器有哪些?
更多相关新闻请点击"中国军工"专题新闻报道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中国“最美死刑犯”穿露脐装上刑场 并提一
“法国拒绝了”,习只字不提北京“首要”红
这仗一旦开打 可能变成世界大战
习近平能够坐稳权位的原因之一
俄乌战事正酣 普京为何临阵易帅?曝三大原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中国“最美死刑犯”穿露脐装上刑场 并提一
“法国拒绝了”,习只字不提北京“首要”红
这仗一旦开打 可能变成世界大战
习近平能够坐稳权位的原因之一
俄乌战事正酣 普京为何临阵易帅?曝三大原
形势紧张! 央视一天3连发 万吨大驱轰6K都南
硅谷兴起截然不同新风潮 北京不愿意看到
王毅,真是一只老狐狸
老话“宁娶寡妇,不娶生妻”啥意思?
细节惊人!中国最臭名昭著情报部门特工逃离
热门专题
1中印冲突2天安门阅兵3中国航母
4神舟航天5南海仲裁6南海局势
7两会8中国陆军9中国海军
10中国空军11军事文学12核武二炮
13中国军工14军史钩沉15惩越战场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4. CyberMedia Networ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