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歼20双座,隐身版迷你预警机来了 | |
www.wforum.com | 2025-07-13 17:59:56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最近网上流传的一组照片,让全球军事观察家们坐不住了——涂着解放军空军现役涂装的歼-20S双座型战斗机正式亮相,机身上醒目的五位编号表明它已经装备作战部队,可能正在为9月的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做准备。 这可不是简单的“单座改双座”,而是全球第一款双座型第五代隐身战斗机,它的出现彻底颠覆了现代空战的游戏规则 看到双座布局,有人可能下意识觉得是教练型。但歼-20总师早就说过:“如果有双座版,一定不是为了训练,而是为了装备提升。”后座那位根本不是飞行学员,而是“空中战术指挥官”。他手里的不是操控杆,而是电子战系统、无人机蜂群指挥终端,甚至半部预警机的功能。 这种设计其实有历史脉络可循。当年美国F-14“雄猫”战机就是前座开飞机、后座管雷达和导弹。欧洲“狂风”攻击机后座负责操作对地武器。歼轰-7“飞豹”也是类似思路。但把这些功能整合到隐身战机上是头一遭。 现代空战信息量爆炸,单座飞行员又要机动规避,又要分析雷达数据,还得指挥无人机,难免手忙脚乱。歼-20S的双座分工就像拉力赛的“驾驶员+领航员”,把一个人的活拆给两个专家干。 国外分析人士推测,歼-20S绝不是简单加个座位。机头重新设计后装进了新型氮化镓雷达,探测距离和抗干扰能力远超老型号。氮化镓这材料,在中国是极大丰富的,想造多少造多少。机腹下装了新型光电探头,和F-35的系统类似但更先进,不开雷达就能环视四周,真正实现“暗夜猎手”般的感知力。隐身涂层黑科技,通体深灰色涂层接近黑色,可能含有特殊吸波材料,对X波段雷达波的吸收率超过95%。涂层里可能还埋着微型传感器,能根据环境自动调节温度,红外信号减少70%。 但最震撼的还是它的战场指挥能力。后座指挥官能同时控制多6架隐身无人机。这些无人机并不是一次性使用的自杀型号,它们能佯攻诱敌、电子干扰,甚至挂导弹突防。去年珠海航展亮相的飞鸿-97A无人机,就是专门给它配的“带刀侍卫”。想象一下:一架歼-20S带着无人机群前出800公里,在敌方防空圈外就能发动精确打击。这种打法,美军F-35至今还在实验室里折腾。 传统预警机好比空中指挥部,但体型大速度慢,一开战就得躲得远远的。歼-20S直接颠覆了这个模式,它可以凭借强大的态势感知能力、通信能力,充当隐身版迷你预警机。虽然只有一名雷达操作员兼指挥员,但组网后,可以有效监控大范围战场。不但能指挥空中作战,还可以跨域至于陆军、海军的火力打击。对手要是想来找它的麻烦,恐怕还打不过它。 歼-20S的横空出世,可能引发大国军备竞赛的连锁反应。美国专家已经提出,要用B-21这种尺寸的飞机充当战斗机。俄罗斯试图给苏-57M换装新发动机,但双座型遥遥无期,雷达组件从哪里来,依然是无解的难题。欧洲陷入内耗,法德FCAS项目正在因为技术主导权而争吵,何去何从处在疑云当中。 中国能领先绝非偶然。歼-20原始设计就预留了升级空间,改进不动大手术。反观F-22,已经没有大规模修改的可能性了。 更关键的是稀土霸权:雷达需要的镓、电机需要的钕、涂层需要的铽,中国储量占全球80%以上。离开这些“工业维生素”,西方连合格发动机叶片都造不出来。 回望历史,双座战机往往是致胜利器。但像歼-20S这样,把预警机、电子战机、无人机指挥站全部装进隐身战斗机的,人类航空史上是头一遭。它证明了中国军工的爆发力。当美国人的六代机还只有PPT的时候,我们已经是两代新机齐飞了。 |
|
|
|
![]() |
![]() |
相关新闻 |
![]() |
![]() |
7艘准航母?美国的对手早已不是中俄 |
![]() |
继印尼后,哥伦比亚也拒买 歼-10C差在哪? |
![]() |
中国巨舰一字排开“屁股”靠岸 有何讲究? |
![]() |
俄罗斯的凄凉:告别最后一艘航母 |
![]() |
歼轰-7A战力被低估 反舰对地攻击极强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