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兵器知识 > 正文  
光纤陀螺仪,真是PL-15的“秘密武器”?
www.wforum.com | 2025-09-23 14:46:05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近日,央视报道PL-15空空导弹采用光纤陀螺仪的消息,在军迷圈中掀起一阵热潮。不少大V纷纷将其称为“领先世界的关键技术”,甚至视其为“打破西方垄断的神器”。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实际上,光纤陀螺仪并非PL-15独有,而是现代空空导弹的“标配”。美国和欧洲等国家早已将这一技术应用于新一代导弹中,而中国是全球第四个在该领域实现突破的国家。

陀螺仪是导航与制导系统的核心部件,直接决定了导弹的精度和稳定性。早在钱学森时代,中国就已高度重视陀螺技术的发展,将其视为导弹工业的“顶层设计”。而光纤陀螺仪的出现,更是颠覆了传统惯性导航的技术路径。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率先研制激光陀螺仪,其高精度成为西方航空航天领域的“卡脖子”技术。然而,激光陀螺工艺复杂、成本高昂,尤其在抗冲击和小型化方面存在短板。

光纤陀螺仪虽在绝对精度上稍逊一筹,但其启动速度快、体积小、重量轻、抗振动能力强,尤其适合导弹制导系统。正因如此,中美俄欧不约而同地选择光纤陀螺作为新一代空空导弹的核心元件。

图片

目前,中国光纤陀螺技术与欧美“互有优劣”:欧洲在超高精度和超大环圈设计上领先,中国则在高精度、中高精度、小型化和光子集成方面表现突出,成本控制和量产能力更具竞争力。 而其中最具传奇色彩的,是高伯龙院士领导的激光陀螺团队——他们坚持四频差动技术路线,在上世纪90年代突破国外封锁,至今仍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然而,必须清醒认识到:光纤陀螺仪只是PL-15性能优异的“加分项”,而非“决定性因素”。

图片

陀螺仪的主要作用是保持导弹飞行姿势的,并不能用于导弹制导。而导弹打的准还要靠弹载雷达、数据链等部件发挥作用。中国空中飞行员的说的导弹“睁眼”,说的就是弹载有源相控阵雷达开始扫描目标,完成末端锁定和攻击任务。而在此之前,导弹处于雷达静默状态,依赖数据链与后方战斗机、预警机进行沟通,而光纤陀螺仪就是按坐标保持导弹飞行姿态的关键技术,根本不存在对方干扰的问题。

图片

你甚至可以这么理解,中国光纤陀螺仪虽然世界一流,甚至是世界领先,但是中国空空导弹的真正优势,源于整体系统的创新:包括相控阵雷达、制导算法、双脉冲动力设计、数据链抗干扰能力等多维度技术积累。

图片

PL-15的先进,是中国军工体系多年厚积薄发的缩影。光纤陀螺仪虽重要,但绝非“一招鲜吃遍天”的法宝。唯有持续夯实基础科研、突破关键瓶颈,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领先”。

致敬中国军工背后的科学家们——他们才是真正的“国之重器”!

(0)
相关新闻
一夜之间,中国军工已“遥遥领先”运-20将成战略激光拦截飞机 奠定核战略优势
印度连PL-15E都打不过 根本不需PL-17出手中国渡海登陆神器!从欧洲野牛到中国野牛
泰国潜艇换装中国心脏 德国封锁反成跳板中国给无人机加装火箭助推器,生存率达87%
直-10ME震撼入列巴铁 改写南亚空战规则激光反无人机 中国军队真正的“杀手锏”
与希望的不同 中国否认向伊朗出口防空导弹中国新型尾部无人机 具备高速巡航作战优势
中国军工新成果:电磁动力发射武器中国歼20双座,隐身版迷你预警机来了
说好的拍歼15T 央视在沈飞车间翻出5架歼35500公里外的猎杀,中国可变推力空空导弹
中国弯道超车 首个6G技术的电子战系统问世巴黎航展刮起“中国风暴” 歼-35境外首秀
中国多款顶级战机亮相巴黎航展不卖却仍要展示,歼20模型现身巴黎航展
枭龙战机迎来大单,阿塞拜疆一口气买40架中国测试混动坦克 用于高原作战环境
更多相关新闻请点击"中国军工"专题新闻报道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北约真要下场,俄乌战场会变成什么样?
中国维和部队装备新型“钛合金小钢炮”
“南天门计划”硬核亮相 美国开始怀疑人生
俄对华提供尖端发动机 打破美国技术封锁
百名摩萨德潜入伊朗境内 炸掉军火库扬长而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北约真要下场,俄乌战场会变成什么样?
中国维和部队装备新型“钛合金小钢炮”
“南天门计划”硬核亮相 美国开始怀疑人生
俄对华提供尖端发动机 打破美国技术封锁
百名摩萨德潜入伊朗境内 炸掉军火库扬长而
官宣!三机弹射画面公开 已经领先福特级
70万兵力压境 普京“苏联复兴蓝图”越战越
实属罕见!美军工巨头主动曝光
以色列难受了!土耳其雷达可探测F-35
破解巷战难题!中国小型无人战车扛火箭筒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