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军事评论 > 正文  
美军调查报告显示美核潜艇中国南海撞击事故本可避免
www.wforum.com | 2022-05-24 17:48:08  参考消息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据美国《星条旗报》网站报道,美海军的一项调查显示,糟糕的航行规划、管理和观察团队执行情况导致了2021年10月发生的“康涅狄格”号核潜艇水下碰撞事件。

  美海军少将克里斯托弗·卡瓦诺在当地时间23日发布的调查报告中写道:“这一事故本来是可以预防(避免)的。在这三个领域中的任何一个执行谨慎决策和遵守必要的程序本来都可以阻止水下碰撞。”

  报道称,据美海军相关人士透露,作为美太平洋舰队海上司令部的负责人,卡瓦诺领导了这项调查,调查分析了导致这艘潜艇与一处海底山脉相撞的原因,那次相撞造成11名水兵受伤,并损坏了这艘海狼级核潜艇的压载水舱和声呐整流罩。

  报道称,报告发现,在去年10月2日“康涅狄格”号(该艇以华盛顿州布雷默顿为母港,本网注)在中国南海海域发生撞击事故前,潜艇上的航行评估小组“未能识别并正确标记至少十处位于事故地点附近的航行障碍物”,随后让潜艇驶经该水域。

  报告还发现:“(包括指挥官在内的)这一团队错误地评估‘康涅狄格’号将在开阔的海洋环境中作业。基于计划好的路线(这一路线经过多处航行障碍物附近),他们原本应该意识到该艇将进入受限水域。”

  报告还说:“如果他们意识到了这一点,那么潜艇上就会安排一支经验更丰富的领航团队,配备额外的专门关注水下航行安全的值班人员。”

  报道指出,尽管调查的许多细节在报告中都有删节,但它表明,至少艇上部分值班人员意识到了航行图有误,但这一信息没有得到有效传达。在水下撞山之前,“康涅狄格”号上至少有1名水兵探测到声呐读数与该处水下区域的航行图不一致。然而,值班军官没有向“康涅狄格”号上的指挥官报告存在这种危险,而该艇指挥官当时也未在指挥室值班。

  报告说:“指挥官不知道该舰当时驶近水下航行障碍物。(舰上总值日官)说,他对测得的水深比预期要浅感到担忧,但他经评估认为没有必要采取强力行动……或考虑下达减速命令。”

  据报道,潜艇发生碰撞前几分钟所发生事情的其他大多数细节都已删掉,但卡瓦诺写道,还有其他因素导致了这一事件。他说:“这一事故不是任何单一行动或不作为导致的,但它当时是可以预防(避免)的。它是由于航行规划、观察团队执行和风险管理方面的错误和疏漏不断积累造成的。”

  根据报告,美海军第七潜艇大队的指挥官随后下令该艇前往关岛。在航行过程中,“康涅狄格”号潜艇的前部——即艇艏的声呐导流罩——已脱落,但该潜艇仍坚持继续航行,并于10月8日抵达位于关岛的美海军基地。

  报告称,该艇目前正在进行修理,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进行作业”。该报告没有透露关于潜艇维修成本的细节。

(0)
相关新闻
越玩越大!菲律宾自曝要和台湾军演“奥库斯”核潜艇计划能否顺利?
疑点重重!2021年美潜艇南海“撞山”南海局势升级:日本紧随美国加剧中菲紧张
越南“隐身舰”:远看吓一跳,近看笑弯腰菲律宾试探中国底线:南海成赌桌
制造阵营对立?透视美菲“肩并肩”最大军演中国海警登上铁线礁 南海将有大动作?
只剩最后4公里?山东舰挺进菲律宾家门口效仿中国?越南医院船开展军事外交
越南野心与耐性 特殊军舰领先中国数年对刚中国 菲律宾人登上铁线礁宣示主权
在吕宋海峡中心 美军部署远征舰艇拦截系统美军或建造3万平米战备仓库 距黄岩岛仅260公里
4艘075加1艘076 中国两栖攻击舰走到世界顶端美菲联合军演前夕 中方已对铁线礁实施管控
翻云覆雨!越南从印度购买超音速巡航导弹美菲“肩并肩”军演之际 山东舰挺进菲律宾海
菲律宾复刻“八国联军” 中国将开193国大会美军导弹进入菲律宾 封堵中国航母进西太?
更多相关新闻请点击"南海局势"专题新闻报道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七日即败:印军火力、信心双崩溃
俄军血的教训:战争中,三大铁律不能违背
莫迪赌错巴基斯坦,也错判了中国
中日攻守易位:钓鱼岛,F-15拦截中方直升机
朝鲜军人在俄视频,打破很多“傲慢与偏见”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七日即败:印军火力、信心双崩溃
俄军血的教训:战争中,三大铁律不能违背
莫迪赌错巴基斯坦,也错判了中国
中日攻守易位:钓鱼岛,F-15拦截中方直升机
朝鲜军人在俄视频,打破很多“傲慢与偏见”
印巴边境 俄S400与中方红旗9B之战
094型技术参数被曝光 意味096型已入列?
快讯:中国等13国发表联合声明
遭以军F35I压制,土耳其F16沧忙撤离
乌克兰终于把“和平谈判”变成了死局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