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目前美军两艘航母正在南海兴风作浪。几乎是第一次演习刚刚结束,美军就迫不及待的展开了第二次双航母演习。
如果说第一次演习是“试探”的话,那么第二次演习很可能“得寸进尺”。美军不仅会持续军机抵近中国沿海侦察和闯入我岛礁12海里内这些“保留科目”,而且不能排除其故意制造冲突及意外的可能。这样一来地区紧张局势将大大升级,而美军则会实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上次演习期间美军出动了B-52战略轰炸机
退一步说,即便美军并没有在南海展开演习,单单是双航母停在南海的海面上,都是一种威慑的存在,同样这也是一种战争的威胁。
“罗斯福”号航母:一根大棒子
在冷战时期,美军的航母战斗群(CVBG)是分为三种:模式一,是单航母为核心的10舰艇航母战斗群,主要用于在低威胁度地区执行威慑任务和巡航,象征意义大于实战需要;模式二,以双航母为核心的18~21艘舰艇航母战斗群,用于在中威胁地区执行低强度作战;而模式三则是以三航母为核心的由30艘以上的临时混编的航母战斗群,用于在高威胁地区执行高强度作战行动。倘若与苏联开战,那就需要四航母甚至更大的舰队。
2000年“林肯”号航母战斗群
2003年后美国海军将航母战斗群(CVBG)改组为航母打击群(CSG),CSG的编组一般是单航母为核心的6舰艇航母打击群,可根据实际作战需求进行编组。冷战后美军航母数量大大缩减,通常不会存在以双航母甚至三航母构成的舰队配置。
因此,出动双航母就足以显示美军对某一地区的重视程度。倘若出动三航母战斗群,那就明摆着是要来搞事情了。
从以往的战例来看,美军航母出动数量和区域的紧张程度确实成正比。
比如今年年初,美军刺杀伊朗将领苏莱曼尼之后,美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阿拉伯海保持双航母战斗群的存在,“林肯”号还曾进入波斯湾。在此期间还发生了美军军营遇袭和美军无人机被击落等事件,因为美伊双方的态度强硬,至今双方仍旧处于对峙状态。
再比如1986年,美国以“打击国际恐怖主义”为由对利比亚实施海空联合打击行动。在前期的“草原烈火”行动中,美国一次性出动了三支航母战斗群。当时美军舰载机飞越锡德拉湾“死亡线”,成功摧毁了两处利比亚的防空导弹发射阵地。而美军在海上也击沉了5艘利比亚海军导弹巡逻舰,为接下来更猛烈的“黄金峡谷”空袭拉开了序幕。
那么问题来了,随着美军的不断挑衅,未来美国是否有可能向南海继续增兵,乃至派出第三艘航空母舰,组成三航母战斗群?
从目前美军的航母战斗群动向和出动的频次来看,不能排除这一可能。倘若美军向南海或周边派遣三航母战斗群,那地区冲突将不可避免,并且很有可能升级为局部战争。
事实上,在今年6月份,确实有第三艘美军航母部署在西太平洋关岛海军基地,距离南海只有一步之遥。而这艘航母,就是红极一时的美军新冠病毒“海上震中”——“罗斯福”号航空母舰。
3月中旬“罗斯福”号暴发新冠疫情后,曾一度停靠关岛海军基地达两个月之久,在此期间舰上超过1000名船员确诊新冠肺炎。疫情过后,美军匆忙让其恢复部署,结果不到两周,“罗斯福”号上一架舰载机又坠毁了。如今这艘命途多舛的航母已经横跨太平洋回到了加利福尼亚海军基地,看样是免不了一顿大修。
现在回过头来,6月份美军强行让“罗斯福”号恢复训练,应该是为了在南海凑一个三航母战斗群。无奈这艘航母经历了疫情暴发+舰长被免+飞机坠毁等多重打击,倘若在南海演习的时候再摔个飞机撞个船啥的,丢人可就丢大发了……当然我说这话的意思并不是说“里根”号航母和“尼米兹”号不会出事昂。
当然, “罗斯福”号并不是美军的唯一选择。或者换句话说,今后美军向南海派遣的不一定只是核动力航母。
除了11艘核动力航母外,美国还有10艘两栖攻击舰(1艘已经烧报废了)。随着F-35B的大量列装和美国两栖攻击舰改装升级工作的完成,这些运行成本相对较低,且适合岛屿登陆作战的轻型航母将愈发活跃。而两栖攻击舰将会更加深入抵近南海岛礁,并且更具有针对性。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局座说了,这么好的练兵机会可不多啊!双航母也好,三航母也罢,总之这次美国的胃口不小。南海重地,闲散舰机勿扰,小心吃不了兜着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