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国际军事 > 正文  
乌克兰的 “空中拖拉机” 化身无人机猎手
www.wforum.com | 2025-08-11 14:53:26  星海之刃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在乌克兰的玉米田上空,一款本该喷洒农药的农用飞机正悄然变身为防空利器。近期,一段视频显示,捷克斯洛伐克制造的 Zlin Z-137 Agro Turbo 涡轮螺旋桨农业飞机被改装,机翼下挂载了苏制 R-73 红外制导空对空导弹,成为乌克兰应对俄罗斯无人机威胁的最新 “即兴之作”。这一非常规改装不仅凸显了乌克兰在战争中的创新智慧,更折射出其在防空资源紧张下的现实选择。

从 “播种机” 到 “战斗机”:一款老飞机的战争转型

Zlin Z-137 Agro Turbo 的 “身世” 颇具时代印记。它源自 1963 年首飞的 Zlin Z-37 Čmelák(意为 “大黄蜂”),最初配备苏联伊夫琴科星形活塞发动机,是冷战时期东欧集体农场的 “主力农具”。后续改进的 Z-137 换用沃尔特 M-601B 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性能和效率显著提升,总产量超过 700 架,广泛服务于东欧各国的广袤农田。

如今,这款 “老古董” 在乌克兰战场迎来了新角色。视频中的 Z-137 褪去了农用机的鲜艳涂装,改为军用风格的暗灰色,机身后部还添加了白色识别条纹 —— 这是为了降低友军误击风险。最引人注目的是其机翼下的挂载:每侧各一枚 R-73 空对空导弹,这让原本用于播撒农药的 “空中拖拉机”,摇身一变成了瞄准无人机的 “空中猎手”。

从技术角度看,Z-137 的改装并非偶然。作为低速、低空飞行的农用机,它的飞行特性与俄罗斯 “沙希德” 这类自杀式无人机高度匹配,适合在低空巡逻拦截;同时,其结构简单、维护成本低,在战时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易于大规模启用。乌克兰很可能正是看中了这些特点,才将其纳入防空体系。

R-73 导弹:乌克兰的 “万能防空弹”

Z-137 挂载的 R-73 导弹(北约代号 AA-11 “射手”),堪称乌克兰防空的 “多面手”。这款苏制红外制导导弹诞生于冷战末期,最大特点是 “高离轴发射能力”:其导引头可向任意方向转动,配合头盔瞄准具,能攻击偏离机头 ±75 度的目标,对灵活的无人机而言威胁巨大。

图片

在性能上,R-73 对迎头目标的最大射程达 30 公里,尾追目标时为 14 公里,足以覆盖大多数战术无人机的活动范围。更重要的是,它的通用性极强 —— 除了装备乌克兰的苏 - 27、米格 - 29 战斗机,还被 “嫁接” 到各种非常规平台上:

  • 地面版 “FrankenSAMs”:英国和丹麦为乌克兰研发的 “Gravehawk” 防空系统,将 R-73 装入改装的集装箱,可由卡车快速部署;

  • 舰载版 “海龙”:乌克兰将 R-73 集成到无人艇上,用于拦截俄罗斯直升机和低空目标;

  • 车载版改造:部分 9K33 “奥萨”(SA-8)防空车放弃原配导弹,改用 R-73 执行任务。

此次将 R-73 搬上农用机,是乌克兰对这款导弹 “物尽其用” 的又一尝试。

改装的挑战与可能:如何瞄准目标?

尽管改装思路巧妙,Z-137 仍面临关键技术问题:如何锁定目标?视频中并未看到明显的传感器系统,而 R-73 的红外导引头虽能自主追踪热源,但需要先将目标纳入视野。

一种可能是依赖地面引导。乌克兰已建立起由声学传感器、观察员和雷达组成的无人机追踪网络,地面团队可通过无线电向 Z-137 飞行员通报目标位置,引导飞机进入攻击航线。另一种猜测是,未来可能加装红外搜索球(类似部分地面发射系统)或前视红外设备,赋予飞机自主搜索能力。

此外,R-73 通常需配合头盔瞄准具发挥最大威力,但即便没有这一设备,Z-137 也可通过机动将目标纳入导弹固定视野,完成锁定发射。这种 “简化版” 操作虽有局限,却能在短期内快速形成战斗力。

图片

战争催生的 “即兴创新”:不止于农用机

将农用机改造成作战平台,乌克兰并非孤例。今年,美国空军特种作战司令部推出 OA-1K “天袭者 II”,基于空中拖拉机 AT-802 农用机改装,用于低强度任务。但与美国的 “标准化改装” 不同,乌克兰的方案更显 “战时应急” 的色彩。

事实上,乌克兰对 “非常规装备” 的探索早已深入:从加装机枪的雅克 - 52 教练机,到携带 AIM-9 “响尾蛇” 导弹的无人艇,这些改装虽不完美,却精准填补了战场需求。究其原因,俄罗斯持续的无人机轰炸(仅 “沙希德” 系列就已投入数千架)消耗了大量防空资源,而西方援助的 “爱国者” 等高端系统数量有限,需优先应对导弹威胁。

这种 “以低制低” 的思路,恰好契合了无人机作战的特点:低速、低空的农用机足以对抗同类无人机,且成本远低于战斗机或高端防空系统。正如军事专家所言:“在无人机主导的战场,‘够用’比‘先进’更重要。”

未来展望:临时方案背后的长期困境

目前,这款武装 Z-137 的作战状态尚未明确,可能仍在测试阶段。但它的出现传递出清晰信号:乌克兰正动员一切可用资源,应对这场消耗战。

长远来看,这类改装或许只是权宜之计。缺乏先进传感器、自卫能力薄弱等问题,让 Z-137 在面对有人战机或防空导弹时生存能力有限。但在当下,它仍是对抗无人机潮的有效补充 —— 既能分担高端防空系统的压力,也能利用数量优势形成 “空中巡逻网”。

随着战争持续,乌克兰的 “即兴创新” 可能还会升级。未来,Z-137 或许会挂载西方援助的 ASRAAM、AIM-9 “响尾蛇” 等导弹,进一步提升战力。而这一切的背后,是一个国家在困境中坚守的智慧与韧性。

在乌克兰的天空,这款 “空中拖拉机” 的轰鸣,正在书写现代战争中一段独特的篇章。

(0)
相关新闻
跨境复仇!乌军命中“见证者”无人机仓库4000美元!老兵为何扎堆去乌克兰打仗?
俄军核潜艇躲过8.8级地震 却没躲过泄密脑洞大开!乌军改造农用飞机携带R-73导弹
经历实战,乌军着手改造美制M1A1坦克俄军以一己之力就能单挑北约 还怕东扩?
暗藏后门?印度拒购美国F-35战斗机战地抢修!德国人为乌军修复“爱国者”雷达
俄罗斯是否缺乏坦克?专家如是说乌克兰惊现配备导弹的农用飞机
泽连斯基指责中国,为俄而战俄军七个月阵亡26万?川普却只认11万
首次战损!乌军摧毁俄S-500配套稀有雷达俄“夏季攻势”全面出击 战场僵局质变到来?
正式承认!俄纪念库尔斯克被入侵一周年乌军2S22自行榴弹炮已量产 却没成为主力
两手抓,两手硬!美援乌1亿美元M777榴弹炮封锁俄石油 乌军将策划港口爆炸+海峡伏击
乌无人机扑向加油站 俄士兵掏步枪扫射?乌军精确打击 摧毁俄“冰雹”多管火箭
更多相关新闻请点击"乌克兰战争"专题新闻报道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耍狠不成闹乌龙!中国军舰撞烂自家海警船
4000美元!老兵为何扎堆去乌克兰打仗?
央视放出中国新一代中远程轰炸机视频
变天了!印尼首架“阵风-B”战斗机已下线
阿夫迪夫卡之战:俄苦战四个月,死16000人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耍狠不成闹乌龙!中国军舰撞烂自家海警船
4000美元!老兵为何扎堆去乌克兰打仗?
央视放出中国新一代中远程轰炸机视频
变天了!印尼首架“阵风-B”战斗机已下线
阿夫迪夫卡之战:俄苦战四个月,死16000人
一张“神级”照片全网暴动 真相曝光网友惊
惨!乌克兰刚拿出防空新装备 就被当头一棒
印度宣布重大消息,震惊了全世界
彻底崩了 连北京也扛不住了
俄军核潜艇躲过8.8级地震 却没躲过泄密
热门专题
1土耳其政变2ISIS3叙利亚局势
4朝鲜局势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