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空战后 朝鲜曝光两款中远程空空导弹 | |
www.wforum.com | 2025-05-17 17:46:16 普林斯在平壤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5月15日,金正恩视察了位于顺川机场的朝鲜近卫第1空军师团下属飞行联队的汇报演示。虽然米格-29、米格-23、苏-25和麦道500等固定翼战机和直升机都是老面孔,新星-4和新星-9大型无人机在几次亮相后也逐渐为世人所熟知,但几款朝鲜自制机载武器的公开展示,让空军司令官金光赫大将的这次汇报,相比其他军种近期的“疯狂献宝”,不至于毫无亮点。 △看惯了朝鲜的米格-29和苏-25,米格-23的偶露峥嵘总让人印象深刻。在此次拦截模拟巡航导弹科目中,该机使用了机身下方挂载的R-60M红外制导导弹 △“大型无人机一定要往大了拍”,这个本事真的值得学习 △苏-25的“地毯式轰炸”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主打一个视觉效果 最受关注的,显然是那枚模仿美制空空导弹训练弹涂装的新型空空导弹,这是它在“自卫-2021”上首次亮相以来,时隔四年再次公开。由于它的外观与我国的霹雳-12中距空空导弹及其外贸型SD-10颇为相似,我们姑且称之为“KSD-10”;后缘明显带有前掠的尾舵外形,又更接近米格-23使用的R-24空空导弹,颇有 “知识都学杂了”的感觉。 △从这个角度看 它的整体比例和弹翼外形都称得上是“KSD-10” △可见尾舵的特征与米格-23挂载的R-24(下)相似,以及如果继续使用“恩个儿系数”判断,“KSD-10”的直径也是与SD-10和R-24相当的200毫米等级 对于先进空空导弹来说,尾舵虽小、却内有乾坤,决定了导弹能否取得射程和机动性的平衡。选择沿袭相对保守的R-24而不是全盘模仿霹雳-12,很可能说明了“KSD-10”因为无法获得先进舵机技术、无法发挥出霹雳-12五边形尾舵的优秀控制效能,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自身已经熟悉掌握的技术。 另外,由于“KSD-10”计划挂载在米格-29的机翼内侧挂点,为了与这个挂点的“原配”俄制R-27空空导弹通用APU-470发射滑轨,使得“KSD-10”弹上接口的相对位置也要与R-27相同;但两款导弹的布局差异又很明显,导致“KSD-10”挂在APU-470上的视觉效果显得过于靠后。 △为了尽可能利用这些米格-29的剩余价值,“KSD-10”需要与R-27“共架发射” 尽管存在妥协,以朝鲜军工的心气和目标来说,“KSD-10”显然是一款主动雷达制导的中远程空空导弹,但其距离成熟显然还需时日。从报道原文中,“金正恩同志听取有关开发航空武器装备的需要方与生产方之间协议结果及其远景计划的报告后,阐述党中央对开发新一代高级航空攻击及防空武器系统的看法,并提出了落实方面的重要任务”,大致能看出其实际进度。 △比起在“自卫-2021”中一同亮相的另一款空空导弹(上图),“KSD-10”时隔4年再度登场,而且与金正恩同框,至少证明这款导弹仍然处于朝鲜空军“愿望清单”的优先位置 既然“KSD-10”是目标弹,那么存在一款“过渡弹”倒也正常。除了地面展示的“KSD-10”之外,在报道提及“战斗机拦截模拟巡航导弹”科目所对应的图片中,朝鲜的米格-29发射了一种外形非常像“麻雀”/霹雳-11的中距空空导弹。如果这款导弹确实存在,而不是PS作品的话,我们姑且将其称之为“金丝雀”。 △“金丝雀”(上)与“麻雀”的对比,可见其三角形尾舵明显不同于“KSD-10” 根据我军经验,苏-27拦截模拟巡航导弹时,由于R-27R的半主动雷达导引头对这种小目标的截获能力较差,飞行员往往使用红外制导的R-27T导弹,或者干脆使用R-73格斗导弹。火控和武器系统性能与苏-27大同小异的米格-29,这方面也不会有明显的区别。 △米格-29拦截模拟巡航导弹的“金星-3”反舰导弹,由于雷达性能有限,米格-29发现这类目标时,往往已经处于目视范围内 由于朝鲜的米格-29引进较早,缺乏R-27T和R-73导弹(俄罗斯提供R-27T和R-73按理说并无难度,但目前仍没有证据表明,朝鲜获得了这些“标配武器”),使得朝鲜空军在拦截模拟巡航导弹时,往往只能使用更老旧、射程更短的R-60M导弹。“金丝雀”与米格-29的整合,则使得朝鲜在这个“新三打三防”课题上,终于有了明显进步。 △虽然“金丝雀”并非解决朝鲜米格-29问题的万能药,演训中仍有2架米格-29挂载了R-60M升空打靶(下图),但它的出现可能说明朝鲜走通了一条提升现有机型对空战斗力的渠道 同样是根据我军的经验,通过源自意大利技术的半主动雷达导引头,霹雳-11在截获巡航导弹时的性能明显优于R-27,歼-8H和歼-10服役之后的几次测试,也说明了这一点。值得注意的是,研制单位还曾推出过升级AMR-1主动雷达导引头,变身主动弹的霹雳-11AMR方案。 笔者认为,“金丝雀”即使不是某种霹雳-11(AMR),也是一款研制理念高度相似的导弹。虽然将“金丝雀”这种不同于R-27的雷达制导导弹整合到米格-29上,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但既然朝鲜都要为米格-29研制更先进的“KSD-10”了,让“金丝雀”先顶一顶,至少对于拦截巡航导弹来说是个合理的过渡武器,“以空中值守区执行警戒飞行任务时探测和追击消灭来袭空中目标的方式进行训练”,用金正恩的话说就是,“今天这样的训练对飞行员熟悉现代空中战法非常有益”。 △朝鲜自行升级后的米格-29座舱,可见增加了一个液晶显示器。这一改装虽然出现已久,但使用朝鲜自制武器的能力直到近期才被证实 除了空空导弹之外,此次报道中还提及了“新的远程精确滑翔制导炸弹适用试验”,但只有地面展示照片,这款滑翔制导炸弹此前也曾出现在朝鲜的武器装备展上。在乌克兰空军的米格-29通过兼容各种新型武器,不断延长战场生命力的今天,朝鲜米格-29的“乌克兰化”也是必然之路。 △这款滑翔炸弹分为两个子型号,可见远处那枚头部有光学制导设备的窗口 本次演训的另一个亮点,是第1师团下属直升机联队的美制500MD直升机,拦截朝鲜自制的巡飞弹(报道中称作“直升机进行消灭敌方无人机的训练”)。使用直升机对抗“低慢小”,并非朝鲜首创,但用来拦截巡飞弹还是颇有创意。考虑到这是半岛未来可能爆发的小规模冲突中,很可能出现的场景,如此训练确实比较符合金正恩“在完成战争准备方面做出良好榜样”的赞誉。 △虽然没有具体细节,但看图说话,应当是通过直升机上的某种干扰手段,使得“柳京刀”巡飞弹失控坠毁 在获取军事领域的最新动态上,朝鲜并不闭塞。举世皆惊的印巴空战后,金正恩显然比我们更清楚朝鲜空军的装备现状,距离世界先进水平有多远。在“千方百计地加强航空作战战斗能力”方面,朝鲜空军在此次演训中交出的答卷,已经是现有装备水平下的极限了。至于“就航空武器系统、防空防御手段、探测电子战综合系统和防无人机综合系统开发方向提出的重要任务”如何完成,就要看国防科学院和军需工业部,乃至于元帅本人还有多大本事了。 △能让总顾问李炳哲、军需工业部部长赵春龙、副部长金正植、国防科学院院长金勇焕这些军工大佬齐聚一堂,金正恩想解决空军装备问题的态度是很明确的 |
|
|
|
![]() |
![]() |
相关新闻 |
![]() |
![]() |
刚宣布胜利 印度就对中国和土耳其“拉清单 |
![]() |
创纪录!歼-10CP在181公里外击落印度战机 |
![]() |
81亿军购订单告急,又一国质疑“阵风” |
![]() |
不拿枪不拿炮?中国机械化步兵还有拿棍子的 |
![]() |
48小时被击落77架!盘点印度引进的无人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