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游戏!朝鲜山寨美军“全球鹰”无人机 | |
www.wforum.com | 2025-05-03 14:55:42 溪畔茗谈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朝鲜国家媒体最近发布了一段该国领导人金正恩视察其国产“晨星-4”(Saetbyol-4)高空长航时(HALE)无人机的视频,这种新型无人机的外形与美国的RQ-4“全球鹰”无人机惊人的相似。如果不是机身上醒目的朝鲜空军徽标和朝鲜文字,乍一看,相信不少人可能会误以为是朝鲜缴获了“全球鹰”。该型无人机除了在外形上与美国最先进的无人机极为相似之外,还可能预示着朝鲜在军事现代化和情报、监视与侦察(ISR)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 RQ-4“全球鹰”是1990年代末由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牵头开发,并于2000年代初投入实战使用,已经成为高空长航时ISR平台的标杆。该机装备一台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的AE 3007H涡扇发动机为动力,升限18000米,续航时间长达38-42小时,航程远达22800公里。机内集成了诸多先进的侦察设备,包括合成孔径雷达、光电/红外传感器和信号情报(SIGINT)系统,能识别地面上0.3米大小的物体,可提供约3000公里范围内的实时战场态势感知信息。 2023年7月26日,“晨星-4”无人机在平壤举办的武器和军事装备展览上公开亮相。 2023年7月26日,一年一度在平壤举办的武器和军事装备展览上,朝鲜国产的“晨星-4”和“晨星-9”两种新式大型无人机首次公开亮相,立即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朝鲜的国家媒体将“晨星-4”称为“战略侦察无人机”,而将“晨星-9”称为“多用途攻击无人机”。这些名称与其设计用途相呼应,“晨星-4”的外观与美国RQ-4“全球鹰”如出一辙,而“晨星-9”则无疑是MQ-9“死神”的翻版。 毫无疑问的是“晨星-4”无人机的出现,对于一个长期受到严厉国际制裁的小国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成就。该机的翼展接近35米,机身长度为12-13米,其气动设计采用了平直中单翼和V形尾翼的布局,显然是模仿了美国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RQ-4“全球鹰”的气动布局。不过,更重要的是除了外形之外其内部机载装备的技术水平同样值得观察和分析。 美国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RQ-4“全球鹰”无人机。 有分析师认为,朝鲜的“晨星-4”无人机的机身可能是通过公开的卫星照片或类似无人机的坠毁残骸进行逆向工程而制造的,可能还得到了一些有限的外国技术支持。但是朝鲜显然不可能拥有高性能的光电/红外传感器、实时卫星通信链路以及可与北约标准ISR平台匹配的合成孔径雷达系统。 《航空周刊》的韩国记者金民锡(Kim Minseok)在仔细观察了朝鲜官宣的“晨星-4”无人机的高清照片后指出,该机使用了中国歼-7战斗机的一些部件。他辨认出这种无人机的起落架来自于歼-7战斗机。起落架的整体布局虽没有改变,但主起落架轮的安装位置从内侧换到了外侧,前起落架则没有任何改动保持了原样。 “晨星-4”无人机起落架与歼-7战斗机起落架的对比照片。 “晨星-4”无人机的主起落架轮与歼-7战斗机的主起落架轮的安装位置对比图。 这表明该型无人机在设计时直接采用了现成的解决方案,也意味着它有可能还采用了歼-7战斗机的其他零部件。这种战斗机是俄罗斯米格-21战斗机的中国改进型,与米格-21战斗机性能相似、但又包含若干独特部件。朝鲜装备的歼-7战斗机数量超过了130架,说明该国拥有大量可用于无人机开发的部件库存。 RQ-4“全球鹰”无人机的最大起飞重量为14.6吨,而歼-7战斗机则为9.1吨,这意味着采用歼-7起落架的“晨星-4”无人机可以携带的机内燃料和任务载荷会有所减少,这将对该型无人机的作战范围和效能产生显著的影响。而将现成飞机的起落架拆借到新型无人机上的做法,表明它尚无计划进行量产,朝鲜的新型无人机项目很可能仍处于实验阶段。 金正恩在方岘空军基地视察停放在跑道上的“晨星-4”无人机,从这个角度看上去机身体积硕大,可见该机不仅在外形上连各处细节都跟RQ-4“全球鹰”无人机几乎完全相同。 金正恩在朝鲜平安南道龟城市方岘空军基地视察其国产的“晨星-4”高空长航时无人机。 由于没有证据显示朝鲜具备先进涡扇发动机的研制能力,那么合理的推测是“晨星-4”无人机上很可能安装了商用涡喷发动机或从旧式飞行平台上回收的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这些发动机无疑会限制该型无人机的实用升限和续航能力,推测其飞行高度可能在12000-15000米之间,根据载荷重量和机内燃料容量的不同其续航时间可能在12-18小时左右。 尽管如此,“晨星-4”无人机不仅在外形上复制了“全球鹰”,朝鲜显然希望还能复制其战略ISR任务能力,以便重点监控美军和韩军的军事动向,及其在黄海和日本海的海军行动,甚至有可能用于追踪弹道导弹预警系统。还有观察者认为该型无人机未来有可能被改装用于执行电子战或对地打击任务,尤其是在朝鲜持续开发巡弋弹药和无人机挂载的精确制导武器的情况下。 “晨星-4”无人机从方岘空军基地起飞升空。 韩国方面对此作出的反应是优先投资发展反无人机雷达、定向能武器和电子干扰系统,而日本则表示计划在关键空域部署反无人机装备。美国则继续增强其前沿部署的ISR和导弹防御系统,并指出朝鲜在新型无人机上的进步是企图渗透尖端防御网络的非对称手段。 从战略角度看,“晨星-4”无人机不仅仅是一种侦察工具。它更是一种心理战宣传品和技术里程碑,旨在宣示朝鲜现在已经可以进入曾经只能由超级大国主导的ISR技术领域。虽然与西方系统的技术差距依然显著,但这种新型无人机的开发凸显出朝鲜在航空工程领域其本土的研制能力正在日益增强。 “晨星-4”无人机从平壤市区上空飞过。 对美日韩三国来说,朝鲜的“晨星-4”无人机可能只是一个开始。如果平壤能够在此平台上进行迭代升级,集成性能更好的光电设备、安全数据链路,甚至是最基本的卫星控制系统,那么朝鲜将很可能会开始部署这种足以改变朝鲜半岛战略格局的区域性HALE无人机。尽管它只是一种并不完美的仿制品,却也可能标志着朝鲜已经跻身国际战略无人机精英俱乐部。 |
|
|
|
![]() |
![]() |
相关新闻 |
![]() |
![]() |
阵风夜逃,中将撤职:这仗,巴铁赢在了体系 |
![]() |
中国H-20接近服役 航程只有8500公里? |
![]() |
克什米尔上空风云突变!巴铁中式战机2打4 |
![]() |
巴基斯坦向中国求助 印度未必给面子 |
![]() |
戏剧一幕!阵风被歼10压制 印空军中将被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