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2001年南海撞机事件17周年,在17年间,“海空卫士”王伟的夙愿成真,辽宁舰正率领空前强大的舰队巡视海疆,而当年王伟驾驶着最先进的国产战斗机歼-8II,更已经从守卫海疆的一线“退休”,各型三代机和三代半战斗机已接过歼-8II的枪。
2001年时,王伟驾驶的歼-8II(歼-8B)是海军航空兵最好的战斗机,但即使如此,在和强敌早已普及的三代机相比,歼-8II的落后是全面的,航程仅2200公里,具备空中受油能力的歼-8D还刚刚装备不久,而且歼-8II还没有像样的超视距空战能力,装备首种国产脉冲多普勒雷达和霹雳-11的歼-8H更是在2000年前后才首飞,对海军来说,三代机在当时还属于空白。
17年过去了,中国海军不仅拥有了辽宁舰和歼-15舰载机,岸基战斗机的质量和数量也比之前有了长足进步。
东海舰队航空兵率先装备了苏-30MK2战斗机,和国产歼-10战斗机,南海舰队航空兵更是大批装备了歼-11B/BS战斗机,在南海上筑起一道“侧卫之墙”,歼轰-7A战斗轰炸机也同期大批服役,海军甚至只有北海舰队某部还保留最后一个团的歼-8F,这算是最后的二代机,毕竟这种歼-8可以发射霹雳-12,是最后的生产型。
在以往,中国空军很少出海,国土防空是头等大事,如今,海空军强强联手巡视海疆的格局早已形成。
过去2年以来,中国空军以轰-6K新型轰炸机为核心,巡视南海、第一岛链,再到对马海峡,航迹不断向深蓝延伸,而中国空军的苏-30MKK、歼-11甚至是最新的苏-35,三代机、三代半战机成为了远海战巡任务的中坚,都在为“战神”们保驾护航。
在2001年时,中国空海军巡视海疆更多的还是被动防御型的,如今早已具备攻防兼备的特征。轰-6K大机群远海巡逻,远程战斗机具备了空中加油能力和很强的超视距对空、对海打击能力,再加上预警机、加油机和电战机,体系化的作战力量已初具成形。
对“海空卫士”王伟来说,那次战斗起飞、拦截图谋不轨的美军侦察机是一段未尽的航程,但对中国空海军保卫海疆来说,这段航程早已无穷的向远海延伸,他的遗志,已被越来越多后来者继承、发扬和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