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年长一点的军迷一定记得,曾几何时,16枚鹰击83反舰导弹曾是中国海军驱逐舰的标配,如果只装备8枚,在上世纪90年代到2000年还挺有违和感,但如今,你会发现中国海军现役的驱护舰不再把对海火力作为最重要的标准,这也和一种反舰导弹在中国海军中普及有关。
最近官方期刊披露了改装后的深圳号导弹驱逐舰的近照,显示它的对海打击武器已经“鸟枪换炮”,原先安装的16枚鹰击83发射箱已被拆除,换成了8枚鹰击12A超音速反舰导弹发射箱,为4个双联装发射架,这样一来,这艘在服役之初以强大对海火力打击能力著称的驱逐舰,反舰导弹数量减少了,但质量显著提高了。
包括052B型驱逐舰在内,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海军的驱逐舰普遍都把16枚鹰击83反舰导弹作为对海火力的标配,这包括了1990年代后新建的051B型、052B型驱逐舰,但从052C型和051C型驱逐舰开始,回归到8枚倾斜发射的鹰击62和鹰击83反舰导弹,数量有所减少。
特别是明显的是056型轻型护卫舰,只装有4枚鹰击83J发射架,对海火力密度比起改进型第一代护卫舰053H1G型和第二代、第三代护卫舰053H2G/H3型、054系列都少,甚至比2000年后建造的022型导弹快艇都少,实际上按照056预留的空间,将反舰导弹加多至8枚,应该问题不大。
原因在于,中国海军对海打击手段的质量在提高。特别是052D型驱逐舰服役后,舰上的64单元新型冷热兼容的垂发装置,可以塞满鹰击18反舰导弹对敌大型水面舰艇发起高质量的饱和攻击,水下的数十艘潜艇,也可以发射刚刚荣获科技进步大奖的鹰击18潜舰导弹,对海打击的火力密度和质量,得到了双重提高,对海打击火力节点实现了分布化。
所以,现在中国海军新建和升级的水面作战舰艇,更注重使用先进的反舰导弹,而不是堆砌导弹发射箱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