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角翼VS后掠翼:别比了,都开始混搭了 | |
| www.wforum.com | 2025-10-26 19:28:26 北山战史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
说到现代战斗机,机翼设计可以说是重中之重。三角翼和后掠翼这两种设计各有各的本事,在结构强度、速度表现和机动性上都大不相同。 先说说外形吧。三角翼长得就像个大三角形,翼根宽宽的,翼尖尖尖的。 幻影3用的就是这种。因为设计简单,三角翼特别结实,能扛住很大的压力。后掠翼就不一样了,它是往后斜的。 F16、F15这些战斗机,靠着灵活的结构来产生升力。 飞起来之后,两种机翼的表现就更有意思了。三角翼特别适合超音速飞行,波阻小,又稳又快。但后掠翼在跨音速和亚音速时更给力,所以那些需要在各种速度下作战的多用途战斗机都喜欢用它。 说到转弯爬升,三角翼真是有一手。它能用很大的攻角飞行,靠着前缘产生的涡流来稳住机身,就算在极限角度也不怕失去升力。这些涡流就像是紧贴在机翼上的"隐形助推器",加速气流的同时还能维持升力。后掠翼呢,在中等攻角下比较拿手。 平飞时阻力小,巡航和长途飞行时特别稳。 遇到失速这种危险情况,两种机翼的反应完全不同。三角翼因为有稳定的涡流"撑着",能坚持得更久。后掠翼失速是从翼根往翼尖慢慢发展的,虽然会影响机动,但至少飞行员知道怎么回事,还能想办法恢复控制。总之,三角翼擅长高难度机动动作,后掠翼更适合稳稳当当地飞。 根据2021年的研究数据,三角翼在承受高空气动力载荷时表现更好,应力分布均匀,变形也小。不管是低攻角还是高攻角,结构都很稳固。后掠翼虽然更轻巧,但压力太大的时候容易变形。 现在的战斗机设计师挺聪明,开始把两种机翼的优点结合起来用。像法国的"阵风"、欧洲的"台风",都是把三角翼和鸭翼或者小后掠角混搭在一起,这样升力和稳定性都能兼顾。 往后看,第六代战斗机把机翼设计又往前推了一大步。英国的"暴风"用的是三角翼,还配了两个朝外的垂直稳定器,看着就很酷。2024年范堡罗航展上展示的新设计更夸张,用了更宽的三角翼,能飞得更远更快,还能装更多武器和燃料。这些未来战机还会配备人工智能控制系统,性能肯定没得说。 评价第六代战斗机的时候,光看速度已经不够了。现在更看重的是计算能力、传感器融合能力和发电能力。也就是说,未来的机翼不只是用来飞的,还得整合进各种传感器、武器系统和能源管理系统。 总结一下,三角翼和后掠翼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思路:三角翼追求高速和高机动,后掠翼看重效率和稳定。现在和未来的趋势很明显,把两种优点结合起来的混合设计会越来越流行,再加上人工智能和自适应技术的加持,这些经典机翼设计还能发挥出更大的潜力。 |
|
|
|
|
|
|
| 洗洗睡吧!玄武-5导弹,仅弹头重量创纪录 | |
| 中国疑似第二架歼-50已开始量产化测试 | |
| B-52压境,马杜罗发出“投降书” | |
| 拆完霹雳15,印度醒悟 流星导弹神话破灭 | |
| 不止运20!下一代运输机可能长这样? |
| 洗洗睡吧!玄武-5导弹,仅弹头重量创纪录 | |
| 中国疑似第二架歼-50已开始量产化测试 | |
| B-52压境,马杜罗发出“投降书” | |
| 拆完霹雳15,印度醒悟 流星导弹神话破灭 | |
| 不止运20!下一代运输机可能长这样? | |
| 老轰6的“生死弹射”困境 终于被轰6K改写 | |
| 比美国先进?中国隐身涂料取得新突破 | |
| 普京“底线”急降,战局困境藏不住了 | |
| 梅德韦杰夫正面开骂 俄美彻底“崩”了? | |
| 蔡霞惊曝:何卫东苗华落马真实内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