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引擎的轰-6轰炸机:设想与现实的距离 | |
www.wforum.com | 2025-10-22 01:56:24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舰载武器》这本杂志,相对于《舰船知识》《现代舰船》这两本军事科普类刊物,可谓后起之秀。但实话实说,它的影响力广为传播,早已深受广大军事爱好者的喜爱。 购买和订阅该杂志的网友,极为熟悉的作者天一,发布了《轰-6K大改的现实意义及技术发展路线设想》的图文,之所以让此文广为传播,原因是他设想将“六爷”装上了4台引擎,最大起飞重量、航程、作战半径、载弹量等轰炸机的硬性指标大幅提升,成为一款妥妥的战略轰炸机。 有热心网友将图片上传到了互联网,让更多的军迷看到了这些图片,感觉很是来劲,如若这般天马行空般的设想,在中国航空科研人员手中成为了现实呢!那就太有意思了。 看来老当益壮“六爷”,其服役生涯与老美的B-52轰炸机有得一拼,按两者的不断改造提升和进行的延寿工程处理,轰-6和B-52都极有可能成为全球航空史上罕见的“百年轰炸机”。 轰-6,脱胎于苏联图波列夫设计局设计的图-16中型双发喷气式轰炸机,1957年向中国转让制造权,先由哈飞负责组装,后来的生产线转移到了西飞。 首架国产型号于1969年服役,被中国空军正式命名为轰-6。西飞开始了持续的升级,比如换装涡扇发动机、升级航电系统等。 轰-6K(6个挂架)、轰-6N(轰-6K的空中受油版)和轰-6J(8个挂架),这三款最新的轰-6型号,都由原本冒着被对空防御系统击落的巨大风险临空投弹的轰炸机,蜕变为携带导弹进行远程攻击的“导弹载机”。 现在,中国空军现役的轰-6系列轰炸机,仅保留了图-16机体结构和气动布局外,机体内部的早就脱胎换骨了,比原本无机翼挂架的依赖弹舱投掷航空“铁炸弹”的图-16,综合作战能力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西飞捣鼓出的轰-6K等轰炸机,改得轰-6他妈图-16都不认识了,但它的起飞重量仍然未突破1万公里,最大载弹量也在12吨左右。与美俄现役的战略轰炸机相比,在航程、作战半径、最大载弹量方面,相关的指标确实要逊色许多,这是客观事实,就不必藏着掖着。 作者天一设想的将“六爷”加两台引擎,让其成为四发的远程轰炸机,最大起飞重量能够提升至185吨,最大航程1.4万公里。与最大起飞重量95吨、最大航程7000公里的轰-6K相比,相关的指标足足提高了两倍,让四发驱动的“六爷”成为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战略轰炸机。 作者确实属于脑洞大开的设计,自然引发了看到这篇图文网友的关注。相关的图片被上传到互联网以后,引发网友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四发驱动的“六爷”,能装载旋转挂架,携带挂12枚“空地(KD)”系列的远程巡航导弹,亦或者是在九三大阅兵中公开展示的“惊雷一号”空射高超音速导弹。 如此让四发的轰-6,原本的“小身板”,可谓强壮有力了,成为类似最大航程1.6万公里的B-52H轰炸机,升级成为“中国版B-52H”,让“六爷”的作战能力,可谓成倍提高,从对第二岛链的区域威慑上升到洲际打击的能力。 当然,这只是作者天一的设想而已,在中国研发的被战区称为“GJ-X”大型飞翼无人驾驶轰炸机横空出世的背景下,表明中国空军极度重视无人机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 具备洲际打击能力的无人轰炸机,它的作用或许将比有人驾驶的轰-20轰炸机都管用,至少在战时不用担心有人驾驶的轰炸机本身和机组成员的战损。 对于全球最大工业制造国和航空制造业大国中国来说,有足够的实力、能力和潜力大力发展无人驾驶的具有洲际打击能力的轰炸机,也因此本文作者国平视野猜测四台引擎驱动的轰-6轰炸机,只能是作者和网友的美好想象,实际上很难被实现战略转型的中国空军所采购和装备。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