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2底盘新玩法:德国野猪,63吨开路先锋 | |
www.wforum.com | 2025-10-11 18:51:49 北山战史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德国北部的贝尔根军事训练场举行了一场闭门演示活动。来自各国军方、采购部门和防务工业的约100名受邀嘉宾,现场观看了莱茵金属公司的新装备,Keiler NG装甲扫雷车的实弹演练。 6月的巴黎欧洲防务展上,莱茵金属首次对外展示了这款名为Keiler NG野猪,的装甲突破车辆。当时只是静态展示,到了8月,该公司直接拉到训练场实地开炸。 演示分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用的是Pearson扫雷犁,这个犁有4米多宽,在野外以每分钟250米的速度开辟雷区通道。扫雷犁的工作原理很直接,用钢制犁刃把地雷从土里翻出来或推到两边,给后续部队让出一条安全通道。 扫雷犁可以快速更换成推土铲,这样Keiler NG就能清理反坦克障碍、填平战壕或者挖掘工事。这种快换设计很实用,一辆车能干好几样活,不用为了不同任务专门配备不同车型。 第二个环节是重头戏。演示人员使用了"Plofadder"火箭助推爆破索系统。这套来自莱茵金属德内尔弹药公司的设备,能在几分钟内炸出一条160米长、9米宽的通道。 具体操作是这样:车载发射器把一捆绑着炸药的绳索用火箭送出去,绳索落地后覆盖整个雷区,然后统一引爆。爆炸产生的冲击波能把埋在地下的地雷直接引爆或者损毁。Keiler NG配备了两套Plofadder系统,交替发射的话可以突破250米深的雷区。 车上还有一个磁性信号复制器,能在扫雷犁抵达之前就引爆第二代磁引信地雷。这个设计针对的是那些靠感应车辆磁场起爆的地雷,复制器提前把磁场"复制"过去,让地雷在安全距离外就爆掉。 扫完雷之后还有个细节。车上集成了通道标记系统,能在开辟好的安全通道两侧自动做标记,即使在夜间或能见度差的情况下,后续部队也能看清路线。 Keiler NG基于Kodiak装甲工程车的底盘打造,说白了就是豹2坦克家族的一员。这个血统带来几个好处。 第一是性能。这台63吨重的车能跑到时速65公里,爬坡能力60%,能翻越90厘米高的垂直障碍,跨越超过2.5米宽的壕沟。机动性比想象中好,毕竟是用坦克底盘改的。 第二是通用性。用豹2底盘意味着很多零部件可以和现役坦克共享,后勤补给简单。已有的Kodiak工程车可以通过加装套件改装成类似Keiler NG的配置,对那些已经装备了豹2系列车辆的军队来说,转换成本低。 车组只有两个人,都坐在车体左侧。这个配置挺少见,一般装甲车至少三人编制。莱茵金属的解释是,系统设计时就考虑了远程遥控作业的可能性,未来可能根本不需要人坐在车里,在后方控制就行。 自卫武器方面,Keiler NG装了ROSY烟幕快速释放系统和Natter 12.7毫米遥控武器站。烟幕是躲导弹和炮弹瞄准用的,遥控机枪用来对付步兵或无人机。设计方案里还预留了主动防护系统的接口,如果有需要可以加装拦截来袭导弹的硬杀伤防御。 莱茵金属在展会上提到,西方世界重新回到了常规军事对抗状态,那些在维和行动时代显得不那么重要的装备又浮出水面了。这话说的就是扫雷车。 过去二十年,西方军队主要在中东和阿富汗打反恐战争,对手是游击队和武装分子,很少遇到大规模布设的防御工事。这种情况下,扫雷车的需求不高,各国采购量都不大。 俄乌战争改变了这个局面。战争初期还是机动作战,到了2022年下半年,俄军在占领区挖壕沟、设路障、埋地雷,构筑起纵深好几公里的防御体系。第一层是成千上万枚反坦克地雷,后面是金属拒马、混凝土龙牙、泽西护栏和铁丝网。 乌军在反攻时吃了大亏。没有足够的扫雷装备,坦克和装甲车只能硬闯,结果大量车辆被炸毁在雷区边缘。这个教训让各国军方意识到,如果真的打起大规模地面战,扫雷和工程装备的重要性一点不比坦克低。 德国军队自己也有这个需求。德军现役的老款Keiler扫雷车是用美国M48巴顿坦克底盘改的,采购时间是1997到1998年,现在已经服役20多年。按照德国国防部的计划,2030年之前要把所有非豹2底盘的重型装甲车辆全部退役,统一到豹2平台上。老Keiler正好在淘汰名单里。 Keiler NG的原型车完全是莱茵金属自己掏钱研发的,第一个潜在客户就是德国陆军。公司预计2024到2025年能拿到一两份合同,除了德国本土订单,还看好出口市场。 这套系统除了整车出售,还能以改装套件的形式提供。如果某个国家已经装备了豹2底盘的支援车辆,可以直接买套件改装,省下买新车的钱。 这个思路在北约体系里很有市场。豹2坦克的用户遍布欧洲,波兰、芬兰、挪威、西班牙、土耳其都有装备。这些国家如果想提升扫雷能力,买Keiler NG的套件是最快的路径,不需要重新建立全套后勤保障。 莱茵金属还强调了数字化战场的适配性。Keiler NG在设计时就考虑了与数字化战场的接口对接,能把自己的位置、作业进度实时传回指挥部,也能接收指挥系统下发的任务命令。这种联网能力在现代战争里越来越重要,单打独斗的时代过去了。 值得一提的是,车上配备了一台集成吊臂,用来装卸Plofadder弹药箱和更换前端设备。这意味着Keiler NG不太依赖外部支援,自己就能完成大部分准备和维护工作。在前线环境复杂、补给困难的情况下,这种独立作业能力很关键。 从6月的静态展示到8月的实弹演练,莱茵金属用两个月时间把Keiler NG从概念推到了产品阶段。接下来就看各国军方的采购意愿了。 |
|
|
|
![]() |
![]() |
最强侧卫在东方!俄罗斯终于心服口服 |
![]() |
最基本要求都没达到!央视不小心曝福建舰大 |
![]() |
菲律宾最怕 第二个美济礁浮出水面? |
![]() |
两艘核潜艇互相隐身,然后撞上了? |
![]() |
5架F-35行踪被锁定 中国装备或再次立功? |
![]() |
最强侧卫在东方!俄罗斯终于心服口服 |
![]() |
最基本要求都没达到!央视不小心曝福建舰大 |
![]() |
菲律宾最怕 第二个美济礁浮出水面? |
![]() |
两艘核潜艇互相隐身,然后撞上了? |
![]() |
5架F-35行踪被锁定 中国装备或再次立功? |
![]() |
站着起飞、躺着飞行:Nomad颠覆垂直起降 |
![]() |
兰姆达翼回归:这架六代机把隐身做到极致 |
![]() |
川普决定改用B计划,普京派人来中国 |
![]() |
从9月阅兵后看美军主战装备还剩多少优势 |
![]() |
黄岩岛,中菲又爆发对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