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太惨了!送外卖的机器人,卖 1 台,亏 1.5 台
www.wforum.com | 2025-11-04 14:47:32  鹿鸣财经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晚上九点,北京某华住酒店的大堂,送外卖的机器人缓缓驶出。

这是云迹科技的代表产品,在国内大型连锁酒店,这些机器人的身影随处可见。

作为酒店机器人的头部品牌,云迹科技已落地华住、锦江、如家、开元、洲际等集团的超过3.4万家酒店,服务消费者数量2.3亿人次,均排名全球第一。

然而,另一组数据同样直观深刻。据企业财报,2022~2024年企业三年累计亏损超过8 亿元,今年前五个月,亏损再次扩大。

今年10月16日,云迹科技成为“酒店机器人第一股”成功上市,但二级市场的反应并不积极,股价随后高开低走。

那么,酒店机器人到底在讲什么故事?这门生意真能跑得通吗?

一个“又挤又小”的赛道

云迹科技创立于2014年,次年推出首款酒店机器人“润”系列。

2016年,彼时人工智能概念火热,“润”系列快速占领市场,云迹科技也建立了一定的先发优势。

我们再回到酒店机器人,简单拆解一下其商业模式。

这些所谓卖酒店机器人的企业,主要通过销售硬件+提供云端管理系统与售后服务获利。

目前市场主流产品单价主要在2万至8万元之间;此外,企业还向酒店收取年服务费(如系统授权、远程维护、升级等),平均每年约数千元到上万元。

以云迹科技为例,UP系列售价约为2.23万元;主力机型的“格格”系列,平均售价为2.09万元。

对酒店而言,一台机器人能替代1至2名服务人员,每月节约人力成本约5000至8000元,因此不少中端连锁酒店愿意投入。

太惨了!送外卖的机器人,卖 1 台,亏 1.5 台

来源:云迹科技官网

然而,整体来看,这个行业有两个特性,也很明显。

其一,是规模相对较小。

根据东方证券数据,中国酒店服务机器人在2019–2023年由5亿元增至11亿元人民币(CAGR20.8%),并预计2028年达36亿元;全球市场2024年约14.2亿美元,预计2033年达70.4亿美元。所以,不管是国内还是全球,这个赛道体量并不是很大。

其二,市场格局也很分散。

2024年,中国酒店场景机器人服务市场前五大参与者合计占总市场份额27.4%。其中,云迹科技市场份额仅为13.9%。所以,虽然云迹科技是行业头部,但市场占有率仍有限。

2025年10月16日,这家“AI酒店第一股”终于在港交所主板敲钟上市,也让更多人了解到了这个赛道。

随后,二级市场表现亦呈高开低走之势,上市首日开盘价高达140.8元,此后走势疲软,至10月28日,其114.5元的开盘价已创下新低,累计跌幅达18.7%。

卖1台,亏1.5台

财务,是企业最诚实的体检报告。

从数据上看,云迹科技一直都难言轻松。

财报显示,2022 至 2024 年,云迹科技营收分别为 1.61 亿元、1.45 亿元和 2.45 亿元,营收规模小。

但另一组数字更值得关注——同期净亏损分别高达 3.65 亿元、2.65 亿元和1.85 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超过 8 亿元。2025 年前五个月,公司亏损进一步扩大至 1.18 亿元,同比上升约 40%。

太惨了!送外卖的机器人,卖 1 台,亏 1.5 台

来源企业财报

值得一提的是,这还是云迹科技“勒紧裤腰带”换来的。

因为从2023年开始,云迹科技开始大大幅缩减各项费用,其中研发费用率从2023年的47.8%降至2024年的23.4%。

那,企业为何陷入持续亏损?

一是高强度的技术研发。2022年至2024年,公司累计投入近2亿元的研发开支,即使在2024年开始缩减,其绝对金额和占收入比重(23.4%)依然远高于许多传统行业。

二是激烈的市场争夺战。 销售及营销开支一直都是云迹科技的“大头”,2025年前五个月,在研发费用收缩的同时,销售及营销开支逆势增长,占总营收比也达35%,反映出企业通过市场推广和渠道建设来争夺客户的策略。然而,行业已陷入“价格战”泥潭,激烈的竞争极大地压缩了利润空间,导致市场投入的边际效益递减。

三是高昂的综合运营成本。 即便企业在2024年实现了1.06亿元的毛利,但研发、销售及行政三大开支合计高达1.71亿元。这意味着,公司创造的业务利润,尚不足以覆盖维持自身运营和开拓市场的基本开销。这种“入不敷出”的结构性矛盾,是导致经营亏损的直接原因。

如果说亏损是伤口,那么现金流就是血液。

过去三年,云迹科技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为负,自身“造血”能力几乎枯竭。

招股书披露,截至2024 年底,账面现金仅 1.05 亿元,而流动负债高达20.22 亿元,其中约 18.7 亿元为对赌协议触发的赎回负债。

若公司未能在首次向港交所递交申请后的18个月内成功上市,投资者将恢复赎回权,那么云迹科技需以现金偿还这笔巨额负债。

因此,对云迹而言,上市不是扩张的起点,而是求生的最后一搏。庆幸的是,2025年10月16日,云迹科技成功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也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是燃眉之急,因为业务压力并没有解决。

2025年前五个月,云际科技收入按场景分,酒店占93.20%,前文提到,酒店机器人这个市场太小了,业绩增长局限已经显现。

为什么说这个故事本身并不“性感”

如果我们再回到酒店机器人这个生意,会发现云迹科技正面临着“双重夹击”的局面。

一方面,其实超高端酒店和低端酒店并不欢迎机器人。

广证恒生的研究显示,对于奢华型酒店,酒店机器人渗透率低至10%,需求量仅0.1万台,远低于其余酒店。

比如,瑞吉、丽思卡尔顿、四季等酒店均明确倾向不使用机器人。

对于高端酒店来说,核心竞争力在于“服务的温度”。机器人送货虽然高效,但缺乏仪式感与情感交流。

丽思卡尔顿创始人Horst Schulze在采访中同样提到:“没有什么比与一位友善、友好、乐于助人、积极主动的酒店员工交流更美好、更有意义的经历了。”

以上种种,使得机器人难以进入高端酒店场景。

太惨了!送外卖的机器人,卖 1 台,亏 1.5 台

来源:互联网公开资料

而在低端酒店,问题则恰好相反——不是“服务太冷”,而是“利润太薄”。

经济型酒店依靠压缩人工与设备成本维持低价优势,而一台配送机器人动辄两三万元,维护成本还要10%。

即便租赁,也需数年才能回本。

广证恒生的研究显示,经济型酒店的机器人渗透率及平均采购数量,均远低于中高端酒店。

因此,超高端酒店不愿用、低端酒店用不起,行业增长被两端市场共同压制。

太惨了!送外卖的机器人,卖 1 台,亏 1.5 台

中高端市场本就空间有限,同样还十分拥挤。

前面提到,这个行业分散,擎朗智能、普渡科技等竞品纷纷布局酒店场景,产品趋同、价格战激烈。

云迹“润”系列两年降价超四成,新款UP系列也被迫下调六成——价格换市场,却换不来利润。

更大的威胁来自跨界巨头。

优必选、科沃斯等企业依托成熟的AI与供应链体系,以“硬件+生态”优势降维打击;擎朗、普渡则通过“餐饮+酒店”双场景渗透。

相比之下,云迹的核心专利仍集中于硬件结构,算法与感知能力依赖外部生态,技术护城河并不坚固。

在高端酒店缺乏应用空间、低端酒店又难以承受成本的现实下,即便云迹在中端市场取得领先,也难以突破场景的天花板。

总的来说,云迹的困境,不仅在竞争,而在于它被“酒店”二字困住了。

小结

困于酒店场景,云迹的主业盈利能力堪忧,若第二增长曲线仍难成气候,那么上市所获得的“续命资本”,终究可能只是一场延时的“缓刑”。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骗美国拆了F22生产线?16年后,解开谜底
中国第4代核裂变反应堆 钍基熔盐堆有多牛?
喝这款韩国酒后 习近平“表情”被疯传 网友
中国支奴干上天:柏鹰T-1400首飞成功
美国新型无人机首飞 和中国差距更大了?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骗美国拆了F22生产线?16年后,解开谜底
中国第4代核裂变反应堆 钍基熔盐堆有多牛?
喝这款韩国酒后 习近平“表情”被疯传 网友
中国支奴干上天:柏鹰T-1400首飞成功
美国新型无人机首飞 和中国差距更大了?
围观四国演习的中国海军 比参演舰艇还要多
八倍兵力压境,乌军只剩“死亡走廊”?
17万俄军血拼红军城 谁在导演这场大悲剧?
莫迪真的怕了?要求中国暂停出口歼-35
印尼24小时翻脸 谁在施压采购歼10?
热门专题
1中美对抗2以哈战争3乌克兰战争
4美国大选5李克强猝逝6新冠疫情
7香港局势8委内瑞拉9华为
10黑心疫苗11“低端人群”12美国税改
13红黄蓝幼儿园14中共19大15郭文贵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