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舆论罕见左右共识──川普是输家 | |
| www.wforum.com | 2025-11-04 14:26:38 上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
洪耀南评论文章:如果你只听川普的说法,可能会以为他刚与习近平进行了一场大获全胜的高峰会。他赞誉习近平是“伟大国家的伟大领导人”,甚至自夸这场会谈“值得12分”。但撇开这些政治秀不谈,回到现实,美国舆论罕见地出现左右共识:这场由美国主动挑起的贸易战,输家恐怕正是美国自己。 从强硬开场到全面让步 川普对中政策自第一任期即采取强硬立场。2025年4月2日,他以“解放日”为名,宣布对全球主要贸易伙伴加征高额关税,对中国更是一刀划下34%的统一税率。北京随即反击,双方关税一路飙升——美方征收145%、中方反制至125%,创下历史新高。 中国同时启动反制组合拳:黄豆禁运、稀土出口限制。这些对 AI、军工与高端制造至关重要的原料,中国几乎垄断全球供应,让美国赫然发现,在关键技术领域中自己竟缺乏实质筹码。 川普扩大战线的代表性手段——所谓的“50%规则”,更让数千家中国企业被动卷入制裁,原本未受影响者也被迫中断对美业务。结果,美国企业与消费者的成本大幅上升,反倒先伤自己。 短暂停火与川习会的戏剧性落差 5月,双方达成90天停火协议,关税分别调降至30%与10%,并就芯片、稀土等议题展开有限让步。表面看似缓和,实则仅是延后冲突。 直到近期的川习高峰会前,局势再次升温。美方将对中平均关税拉高至58%,还威胁加征100%报复性税率;中国则重启稀土与黄豆禁运,并对美国船只加收港口费,全面反制。
川习高峰会,中国展现了战略定力;美国则暴露出政策短视。(美联社) 峰会结束后,川普宣称双方达成“历史性协议”,但实质内容却是美方让步换得中国暂时回到贸易战前的状态: 1、撤回“50%规则”、暂停港口费 2、关税下调10%,降至约48% 3、暂缓半导体出口限制 4、中国解除稀土限制,恢复采购美国黄豆与能源 乍看之下像是双赢,实际上却是美方单方面退让。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曼所言:“我们用未来的科技主导权,换来一堆黄豆。” 谁真正掌握筹码? 中国此次精准出招,将稀土转化为谈判筹码。尽管表面上解除出口限制,但协议采“一年期动态谈判”设计,等于中国可随时重新发动限制措施,拥有反制节奏权。 美国智库指出,即使从现在起全力推动稀土本土化,也需七年以上才能摆脱对中国的依赖。日本用了十五年,才将稀土依赖从85%降至60%。在这段过渡期内,中国依然控制全球高科技产业的命脉。 将黄豆与稀土互换,从本质上看是极不对等的交易。黄豆是易腐农产品,稀土则是关键战略资源。川普所谓的“胜利”,不过是换得中国暂时允许美方恢复销售本就应该自由交易的商品。 战略失误与全球地位流失 这场贸易战最大问题,在于川普从未提出清晰战略。他高举强硬旗帜,却无法说明明确目标——究竟是要迫使中国停止补贴?防止技术窃取?还是改写全球贸易规则? 结果,美国只成功搞乱了自己的供应链,让企业与消费者承担更高成本。彼得森研究所指出,这些关税几乎全由美国消费者买单,进口商品价格未降,出口商也未吸收税负。 川普甚至将关税收入当作政绩吹捧,却忽略这本质上就是“变相加税”。他破坏了自由贸易秩序,却自认在创造财政奇迹,堪称典型的本末倒置。 美国缺席,中国进场 更深层的危机,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信任度大幅下降。川普主动退出 TPP、削弱 WTO,而中国则借机补位。 今年 APEC 峰会,川普缺席,让习近平得以高举“真正的多边主义”与“共荣共享”的大旗,积极拉拢发展中国家,推广中国版的全球经济秩序。 习近平是透过基建投资、融资支持与供应链整合,打造“可预测的依赖”。这种稳定性,与川普的外交不确定性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巩固中国在南方与东南亚区域内的影响力。 真正的战场是全球秩序 这场川习高峰会,与其说是一场外交会谈,不如说是一场实力展示。中国展现了战略定力、谈判筹码与长远布局;美国则暴露出政策短视、国内分裂与国际孤立。 川普嘴上宣称胜利,实则是在试图平息自己挑起的乱局;而中国,则让世界看见一个真正有能力挑战美国地位的G2强权。 曾经由美国主导的自由贸易体系,正被中国透过供应链、条约与话语权悄然重塑。这场贸易战远未结束,而是揭开了一场更深远的“秩序争夺战”。 输掉的,不只是川普的外交赌局,更可能是美国长期的全球领导地位。如果川普真有意止败转胜,未来一年应当与盟友重建信任、整合联盟、重新塑造抗中国共识——这才是正办。 |
|
|
|
|
|
|
| 骗美国拆了F22生产线?16年后,解开谜底 | |
| 中国第4代核裂变反应堆 钍基熔盐堆有多牛? | |
| 喝这款韩国酒后 习近平“表情”被疯传 网友 | |
| 中国支奴干上天:柏鹰T-1400首飞成功 | |
| 美国新型无人机首飞 和中国差距更大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