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北扎堆,行业离崩盘不远了… | |
www.wforum.com | 2025-09-18 10:52:46 Miki粥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看到一句话“清北浓度,是判断一个行业走向死亡的标志”。 前年和大厂的同事吃饭,他也表达过类似的意思: 大厂清北含量高,证明行业快不行了。 乍听觉得他胡扯,但细想一下,好像大部分行业都逃不出这个逻辑: 20年前外企经历人才的高光时刻,15年前是金融和投行辉煌时代,10年前大厂的校招开始横扫名校,5年前北大文科生80%考教资… 结果现在,外企朋友纷纷下岗,金融投行从朝阳变夕阳,大厂35岁就踩进了退休的年龄,而教育机构更惨了,遭遇双减3000万下岗… 从结果来看,名校学历=行业冥灯。 脉脉研究院追踪十大顶尖高校的就业情况,甚至得到了一个更精准的结论: 当清北人涌入一个行业,往往预示着行业黄金期还剩8个月。 别的行业不清楚,但教育没逃过这个魔咒:2021年深圳中学30万招了一堆清北博士风光无限,之后降薪的传闻泛滥,至今都没断… 01 为什么现实生活如此反认知呢?可能是因为TOP2大学毕业的人都太聪明了。 聪明人,得到的机会比普通人多,选择也多。当世界五百强、年薪百万都在朝他们招手的时候,他们是不会愿意冒一点儿风险的,选的一定是当下最好的公司,赚最多的钱。 然而大家应该都听过一句话吧:巅峰之后,都是下坡路。 再牛逼的行业、辉煌的赛道也逃不过这条自然规律: 当一个行业开始只招募顶尖人才时,意味着行业可能正接近饱和的状态。反而是处于上升期的行业,因为前景不明朗、收入一般,鲜少有清北毕业生问津… 以大厂为例。 很多人都想当然的感觉互联网黄金十年,做贡献的码农主要来自清北,但实际上北航北邮才是中流砥柱。刚知道的时候我也不敢信,后来还是有个朋友点破,清北学计算机的不可能留在国内,都跑到美国深造去了… 因为硅谷收入高。让他们陪中国互联网玩养成游戏,根本不可能。 所以,浙大的梁文锋搞出deepseek,上海大学的王兴兴做出机器人,电子科技大学的稚晖君大杀四方,但你再创新行业里,几乎看不到TOP2的影子… 优绩主义下筛出来的名校生,往往比学渣更容易陷入认知惯性,从而放弃了人生更多可能性。 今年高考后的专业填报,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不少警官学院成了热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在江苏的录取最高分为663分,就是一种过度内卷。 某种意义上,这是一种过早优化(Premature optimization),想得太透,卷得太早。学霸家长迫于当下的经济形势和就业压力,早早地为孩子规划出路。 尤其是在经济下行期,大部分行业都走下坡路,TOP2会惯性地选择就业安全区(因为就业机会多),北大博士应聘城管,半数清华毕业生卷入体制内… 他们宁可去大专的地里刨食儿吃,也不愿冒险去搞创业创新。结果死掉的行业越来越多,比一本好找工作的清北生,行业冥灯感越来越强… 虽然不是清北生毁了行业,但看起来他们确实充当了行业避坑的风向标。 02 经济下行期,名校生更难成功。 2013年美国公共电视台采访诺贝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曾问过一个问题:经济危机时期毕业的大学生,需要多少年才能赶上繁荣期毕业生? 克鲁格曼回答,永远赶不上。 原因是经济衰退不仅导致毕业生初始收入下降,还会通过职业路径锁定效应(career path lock-in)重塑个人发展轨迹。 比如危机周期的毕业生,往往被迫进入低质量企业或非对口岗位,而这些早期职业选择,可能长期限制其晋升空间和技能积累。 学渣卷不动高考,中考分流直接放弃上高中,转去读更容易找工作的职业院校; 普娃卷不动985/211,也能立刻转轨大专院校,如铁路、师范、警察学校今年爆火… 但能上清北的学霸,没有更多选择,除了卷高考卷到尽头。 学习和成绩让他们“与众不同”,也成了困住他们向外拓展边界的牢笼—— 大多数人习惯了沿着一条路径向上卷。在学校里卷成绩、卷分数、卷考研,走出学校卷薪资、卷职位、卷编制… 之前@人物做过一个访谈,有个清华生从大一到大四,每年出校门不超过8次,其余的时间都拼命学习。因为身边厉害的人太多了,只能拼命地卷下去,稍微放松一刻都怕机会从指缝间溜走… 他说,清华是一个能够成就很多人,也能够摧毁很多人的地方。 因为清北没有容错率,别人评价你的标尺只有聪明、努力、优秀,一切都要出类拔萃—— 学金融不进顶尖投行,医学院毕业不进三甲,就会被周围人的目光凝视到无地自容。像饺子一样,在家待业两三年做动画,对清北生来说根本不可能。 一个人优秀来自哪里,成就的上限就会在哪里。 北大在读期间,考教资几乎成了一种标配;毕业考编,通过一场考试进入体制内一辈子搬砖,不用再考虑变化… 经济下行期,名校毕业生的困境,还有一个原因—— 北大博士李松蔚在《圆桌派》里曾经说,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容易被PUA。 因为高等教育始终在告诉你,你要“突破自己的舒适区”。不能你舒服什么就接受什么,不舒服就不接受,必须要去接受那些痛苦的东西… 换句话说,越是顶尖的名校,越容易筛出绵羊式的精英。因为那些不听话的、有想法的学生,可能在报考、调剂阶段就放弃了—— 北京某位取得679高分的考生,已经通过了北京大学的强基计划,但拒绝服从专业调剂,选择浙大的人工智能专业。@凤凰WEEKLY 是的。 在就业难的当下,没人能逃过“未来如何养活自己”的问题,但如果一个优秀的苗子只是考虑吃饭的问题,或许会把自己的未来置入更大的风险之中。 |
|
|
|
![]() |
![]() |
伊朗押注歼-10 或将重塑中东空中力量平衡 |
![]() |
俄罗斯:美国为中国准备了25个秘密武器 |
![]() |
印度第4代坦克太奇葩:竟然搭载4个乘员 |
![]() |
王毅苦苦劝说3小时,还是被拒了 |
![]() |
该来的终要来!菲律宾海军迎来新舰 |
![]() |
伊朗押注歼-10 或将重塑中东空中力量平衡 |
![]() |
俄罗斯:美国为中国准备了25个秘密武器 |
![]() |
印度第4代坦克太奇葩:竟然搭载4个乘员 |
![]() |
王毅苦苦劝说3小时,还是被拒了 |
![]() |
该来的终要来!菲律宾海军迎来新舰 |
![]() |
德国“猎手” 一炮炸碎战略轰炸机尾巴 |
![]() |
美国大使馆涌“排队盛况” 一眼望不到头 |
![]() |
价格倒挂!F-16单价已超F-35 |
![]() |
印度倒戈?派兵参加扎帕德2025军演 |
![]() |
3年后,他们正计划大规模回归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