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时事新闻 > 正文  
中国人开的日料店,气死了多少日本人?
www.wforum.com | 2025-08-07 11:08:47  有数datavision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640 (9).webp

  2016年,日本农林水产省(MAFF)颁布了《海外日本料理烹饪技能认证指南》,主要目的是撵走华人。

  不少华人日料店打着东京、樱花、北海道的名号,造出了宫保鸡丁寿司、郫县豆瓣三文鱼等新式名菜,不仅颠覆了国际友人对正宗日料的理解,也夺走了大量本国人的生意,忍无可忍的日本人最终搬出了这项“厨师认证”。

  这门考试分金、银、铜三个等级,金牌厨师要求最高,烹饪技法是其次,重在学习礼仪举止、传播饮食文化,铜牌门槛最低,掌握各种设备的使用方法,做到预防食物中毒就行。

  其本意是让华人厨师知难而退,但直到去年9月,全球金牌厨师只有23个[6],大部分是老外。

640 (10).webp

640 (11).webp

  这项考试没能约束住哪怕一个中国人

  日本人对华人经年累月的穷追猛打中,他们或许忽视了一个问题:一拨人抢走另一波人的饭碗,尚且可以归功于运气,但如果举国的饭碗都不保,问题一定出在自己身上。

  日料被中国人做大做强,这锅还得日本背。

  大自然的搬运工

  中国日料店的三文鱼未必是日本空运,但日本日料店的三文鱼,大概率是挪威空运的。

  上世纪80年代,挪威水产养殖技术进步太快,走在了人民群众购买力的前面,出现三文鱼产能过剩。为了解决内需市场容量有限问题,渔业部长Thor Listau在1986年带头解放思想,定制了一个“日本计划(Project Japan)”,目的是劝日本人吃三文鱼。

  相比日本本土的太平洋鲑,挪威的大西洋鲑脂肪含量高,非常适合生吃。但日本人也不傻,也会担心寄生虫问题。此后10年间,挪威官方投入了3000万克朗预算打广告[7],强调挪威的海水多干净,消除日本人的寄生虫恐惧。

  直到1995年,挪威成功打入日本食品公司日冷(Nichirei Corporation)内部,后者是日本老牌国企,凭借强大的经销网络,将便宜的挪威三文鱼迅速推向了日本消费市场。

  1980年到2000年,挪威对日的三文鱼出口从2吨迅速增长到45000吨。换句话说,日本人大规模食用三文鱼的历史,理论上不超过30年。

640 (12).webp

  1985年,挪威官僚在东京推销三文鱼

  1991年,以一己之力改变全球三文鱼命运的Thor Listau退出政坛,走进旋转门,成为了挪威水产公司Cermaq的董事。后者是挪威最大的三文鱼养殖企业,年销量19.3万吨。

  和三文鱼一样,日本餐厅里常见的传统美食,几乎都是洋务运动的产物。日式欧姆蛋源自法国的蛋包饭,天妇罗来自葡萄牙,天津饭也是从广东菜“芙蓉蟹”里借鉴了思路。

  但凡事靠舶来,难题也来了:原料从哪里来?

  三文鱼原名大西洋鲑,专挑4-12℃的淡水或1%盐度的冷海水长,日本只有北海道秋天会出产少量边缘品种犬鲑(秋鲑),年产能2吨,差不多是挪威的1/60。

640 (13).webp

640 (14).webp

  

  上图为大西洋鲑,下图为太平洋鲑(犬鲑)

  另一个传统美食鳗鱼,也是日本国产替代进展缓慢的品种。野生鳗鱼主要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水域,基本与日本海绝缘。

  工业化养殖普及后,鳗鱼不出意外被中国人拿下,目前中国鳗鱼养殖量超过15万吨,占全球总产能70%以上。2024年,日本境内70%的鳗鱼供应来自中国。

  日本本土海产品出口量不到70万吨,以扇贝为主。而日料中常见的海鲜食材淡水、海水鱼类、贝壳虾类、软体动物基本难产,常年依赖进口。

  除了三文鱼,日本从毛里塔尼亚进口冷冻章鱼,从俄罗斯进口海胆、从中国进口螃蟹和鳗鱼。2021年,仅中国、智利、美国和俄罗斯四国,就撑起了日本水产进口量的44.1%。

  2018年,日本一名负责计量称重的鱼协职员,收到水产公司的邀请,和关系要好的运输司机偷鲣鱼私下售卖。利用水产捕获的不透明,这7人团伙3年里盗走230吨鱼[8],2021年一年,日本官方就抓捕了海产品偷盗犯1361人[9]。

  无论半导体还是海产品,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就难免会受制于人。

  前段时间,欧盟《华盛顿公约》计划,提议将鳗鱼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限制国际交易。利益相关方日本火速反对,表示鳗鱼“资源充足,不存在灭绝风险[4]”。

  硬实力支棱不起来,就需要软实力出马了。

  养殖业暴打匠人精神

  2008年,在美福建人凯文·孙接手家族企业,花70万美元收购了纽约罗切斯特区一家餐厅,将其翻新成卖“铁板烧和寿司”的日料店——樱花之家。不仅生意大为改观,还带动了当地华人的二次就业。

  据凯文老板透露,纽约的日本餐馆净利润12%至15%,而中餐馆不到12%[10]。

  在全球范围内,日料都是餐饮业里为数不多的好生意。按照《大西洋月刊》的描述,纽约日料人均消费位居第一,远超法餐和意餐[11]。

  

640 (15).webp

  在中国,拿2022年赴港上市的中国日料自助连锁企业上井来说,当年净利率也高达15.1%,差不多是海底捞巅峰期的水平。

  抛开少数高端餐饮,以大众餐厅作为参照系,相比中餐对刀工、火候等烹饪技法的要求,大部分日本菜烹饪手法相对朴素,不外乎生吞海鲜,米饭盖片肉,或是对半成品进行油炸和煎烤。

  这样做的好处是尊崇食物本味,自然原生态;但坏处是缺少加工环节,原材料成本占比高,附加值偏低。

  这个时候,“匠人精神”就派上用场了。

  面对原材料依赖进口的现实,日本餐饮业早早就意识到了现代养殖业亡我之心不死,提前布局,在餐饮文化上做文章:

  一是发挥语文水平,在命名上做文章。

  亲子丼就是鸡蛋+鸡肉,配上“母子团聚”的典故;天妇罗是油炸食品,把蔬菜、鸡肉、丸子裹上面粉油炸;普通的糯米制品,配上“春日赏樱”的专属食用场景,摇身成了花见团子,平添了一份诗情画意。

640 (16).webp

  天妇罗

  不能小看取名水平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力,把维也纳风情的施华洛世奇直接翻译成“斯拉夫风味的施瓦洛夫斯基”,档次恐怕会大打折扣。同样是卖教辅书籍,“书店老板”听上去就没有“知识主理人”有韵味。

  二是雕琢摆盘、环境、礼节,强化文化层面的附加值。

  美国人Matt Goulding曾造访东京的一家江户风情餐厅,店主夫妇每天早上6点去菜市场选购特定鱼种,坚持用冰块而非冰箱保鲜,两口子坚持不招服务员,每天工作十八小时,只能接待12名顾客,如此才能“让米饭在顾客就座的那一刻,呈现理想的温度与质地[5]”。

640 (17).webp

  在《米,面,鱼》一书中,Matt Goulding对这种行为艺术表示赞许和钦佩[5]:在日本,看重的不是目的,而是过程。

  无论这种匠人精神是好是坏,它都客观上将餐饮的附加值从原材料和烹饪技法,转移到了虚无缥缈的文化与体验,而后者既缺乏明确的价格锚,也没有公允的定价体系,从而创造了巨大的溢价空间。

  由此来看,日本能把匠人做成土特产也就不奇怪了。

  在“铁炮之神”山上彻也一鸣惊人前,有“寿司之神”小野二郎致力于用一双36.5度的手捏寿司,学徒负责给章鱼按摩,用蒲扇给米饭扇风;“烧鸟之神”池川义辉专攻烤串,将一盆多年回锅的烧鸟酱汁视若专利,扬言地震来了让酱汁先走。

  最让人难崩的是日本某咖啡馆的“究极白汤”——即65度白开水,三小杯售价折合人民币25元。图为饮用“究极白汤”上瘾的日本大爷与绷不住的顾客:

640 (18).webp

  华人日料店的思路直接揭老底,摒弃匠人精神,搬出中国标准化和规模化两面大旗,比如用《门店操作手册》规定兼职工“左三圈右三圈”擦桌,以ABCD为套餐命名,把点单和结账的环节借桌上的二维码完成。

  由于剔除了大量非标环节,日料成为流水线,门店可以快速复制,还能通过规模增厚利润。加上日本菜本身定价不透明的特点,利润空间非常可观。

  你说他不懂美食文化,他说你不懂资本主义。

  失落的北海道

  2022年,杭州西湖景区一家人均两千的网红日料店被举报[12],执法人员现场明察秋毫,发现其宣称来自日本的食材大多在当地菜市场采购,只有两瓶清酒确实产自日本核辐射地区。

  无独有偶,当年日本核泄漏事件期间,一家名为鳗满的店被问到“名古屋百年传统烤鳗”的由来,店员坦率的表示:鳗鱼饭做法来自名古屋,鳗鱼户口在中国福建[13]。

  福建是鳗鱼大省,不仅供应国内各大日料餐厅,也以一省之力创造了全国50%以上的鳗鱼出口量。

640 (19).webp

  日本网站Sirabee曾做过一场测试,5个人共同蒙眼品尝日本鳗鱼和中国鳗鱼,唯一个分辨出来的大哥的理由让人哭笑不得:中国鳗鱼的酱料不好吃。

  畜牧养殖终究是现代化工业生产的一环,只要能在中国领土和领海存活的物种,基本都会被中国做成世界第一。过去十多年里,中国成功将大量高端食材变成了made in china,不仅价格低廉,质量还更好。

  法国德朗鹅肝在80年代被中国引进培育,落地山东临朐县。如今中国鹅肝总产量如今占了全球45%,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一。

  “世界三大珍馐”的另外两款黑松露和鱼子酱,也陆续被中国制造攻克,产能分别占全球的70%和60%。法国20多家米其林餐厅都在用的卡露伽鱼子酱,拼多多上同款2盒10g装,只需要76.5元。

  只有三文鱼这类对生存条件要求相对刁钻的物种,国产替代进程比较缓慢。目前,挪威依然是全球三文鱼最大产地,产能占比50%以上。

  光荣属于匠人,伟大属于养殖业。全球化的时代,无论食材从哪里空运而来,源头基本都是一家生产商。

  拿北极贝来说,捞出来后经过煮熟急冻,到货后只要对半切开,洗一下内脏就能上桌,把自己活成了预制菜。

  全球大部分北极贝的源头都是加拿大水产公司Clearwater(清水),其M码规格批发价约155元/kg,成本价2.82元一个,以日料店16元一个(2片)的售价测算,毛利率82%。

640 (20).webp

  这样的局面下,日本人只好在违法的边缘疯狂试探。

  2022年,日本“牛蒡作假案”震惊全国,一家名为“毛利商店”的蔬果销售加工公司在长达16年的时间里,一直在偷偷把中国牛蒡的户籍纂改为日本青森。

  毛利商店从中国进口牛蒡,先是去土清洗通过日本海关,打包前再临时撒上一把日本的土,佯装刚从地里挖出来。在当地,中国进口牛蒡只能卖每10公斤1200日元,但把产地换成青森,收益高出5倍。

  无独有偶,2020年,日本流通的蛤蜊是产能的超100倍,经DNA鉴定,97%都从中韩进口,丢到熊本县的潮间带上洗澡,就变成了“熊本县产”。

640 (21).webp

  洗澡蛤蜊曝光后,公司高管的保留节目

  对此,早早看透这一切的日本国民率先做出了行动:

640 (22).webp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这火力居然是边防部队?越南士兵表情复杂
全球第一!中国为何打造庞大的护卫舰群?
在仁爱礁9000多天的菲军舰 不可能拖走了
054B护卫舰全球第一?其实差距不小
中国最新隐形战机又曝光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这火力居然是边防部队?越南士兵表情复杂
全球第一!中国为何打造庞大的护卫舰群?
在仁爱礁9000多天的菲军舰 不可能拖走了
054B护卫舰全球第一?其实差距不小
中国最新隐形战机又曝光
瞒不住了!中国最新型“东风快递”频繁亮相
没苦硬吃?越南女兵戴着防晒面罩排练阅兵
普京真不想打了 12万平方公里换停火?
中国军方罕见一幕
五艘小型055黄海集结 中国“下饺子”神舰
热门专题
1中美对抗2以哈战争3乌克兰战争
4美国大选5李克强猝逝6新冠疫情
7香港局势8委内瑞拉9华为
10黑心疫苗11“低端人群”12美国税改
13红黄蓝幼儿园14中共19大15郭文贵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