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川普掀起的关税战已对依赖中国制造业的美国企业造成严重冲击。
法新社今天援引美国企业和分析人士的看法认为,就算暂时缓和紧张局势,也没办法完全平息这场风暴。
位于密西西比州的玩具公司Glo销售在美国设计、中国制造的发光玩具。负责人巴克说,下订单、生产产品并运送到美国所需的时间远远超过90天宽限期。
自川普重返白宫以来,贸易战不断升级,美国对包括玩具在内的中国商品征收145%关税,而北京当局也对美国商品祭出125%的报复性关税。
不过,这两大经济体上周末在瑞士举行的会谈中同意暂时降低关税,美对中关税下调至30%,中对美关税则降至10%。
尽管巴克对正在进行的谈判抱持审慎乐观的态度,她仍警告说,对一家小公司而言,30%的关税还是“太高了”。
川普主张,如果企业在美国生产,就能享受零关税待遇,但他忽略了这些公司仍需进口机械设备或原材料,而这都是需要成本的。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KPMG)首席经济学家史万克表示:关税依然高得令人难以承受,企业只能把成本转嫁出去。
这意味生产商、零售商和消费者可能全都要承担部分成本,其中小型企业因利润空间有限,将受到特别严重的打击。

而在关税打乱航运之下,也可能导致运费飙升。俄亥俄州的邓肯玩具公司执行长斯塔夫说:堆在中国厂房的大批库存,现在都等着出海。史万克说,政策变化让企业陷入惊慌与瘫痪的状态。
她说:每当他们看到像现在这样的90天窗口,就得拼命抢时间。在这样的抢运潮中,你就知道运费一定会上涨。
华府智库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CSIS)经济计划主任勒克(Philip
Luck)指出,如果不永久撤销关税,美国很可能会继续看到投资低迷的情况。
他补充说,企业在试着安排长期合作的厂商和做出投资决策时,会很无所适从。
对Glo这家玩具公司来说,目前的办法可能是在美国以外地区寻求发展。这意味将中国制造的产品运至欧洲或其他地区,即使这间约有30名员工的公司总部仍设在密西西比州。
巴克说:这听起来似乎很矛盾。我们将重心转向国际市场,实际上是为了维持美国的工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