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向成为主要武器出口国迈出重要一步 | |
www.wforum.com | 2025-08-12 22:26:32 邸钞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澳大利亚购买三菱护卫舰的里程碑事件为未来军舰、导弹和雷达的销售提供了典范 © Kim Kyung-Hoon/Pool/Anadolu Agency via Getty Images 澳大利亚选择三菱重工作为其新一批护卫舰的首选供应商,标志着在地区紧张局势加剧和国防供应链紧张的背景下,日本在成为主要武器出口国的努力中迈出了一大步。 但分析人士警告称,日本必须克服产能和劳动力限制,以证明其能够为美国、欧洲和韩国的国防供应商提供真正的替代方案。 东京和堪培拉本周宣布了三菱重工价值 65 亿美元的护卫舰交易,预计将于明年初完成,这将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日本首次向国际市场出售具有杀伤力的完整防御平台,也是未来军舰、导弹和雷达系统出口的典范。 “这笔交易对日本来说是一个重大突破,”地缘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前防卫省官员荻木裕仁表示。“这将进一步激励日本防卫企业寻求其他国际武器交易机会。” 三菱重工的成功正值武器承包商乘着乌克兰和中东冲突引发的全球国防开支激增之势,以及美国在印度-太平洋地区的盟友加强军事力量之际。 日本仅允许进口国未参与当前冲突的致命武器出口 © Toshifumi Kitamura/AFP via Getty Images 2014年,日本解除了自上世纪60年代末以来对几乎所有武器出口实施的禁令,该禁令限制了该国技术强大的工业集团向自卫队提供武器。 但自从日本在 2016 年赢得澳大利亚 350 亿美元的潜艇供应合同后,大宗交易就一直难以实现。 奥吉表示,此次的一个重大不同是“当前国际武器市场的特点是供应能力不足”。 “美国无法满足其盟友对武器的所有需求,”他说。“澳大利亚需要日本能够提供的能力。” 分析人士表示,日本国防工业已从之前未能根据澳大利亚需求定制产品的失败中吸取了教训。私营部门也支持了政府更为复杂的行动。 三菱重工提供的是其最上级护卫舰的升级版,该舰仅需 90 名船员(而德国蒂森克虏伯提出的舰艇则需要 120 名船员),但体型更大,能够满足堪培拉方面想要的更长的巡航距离和更大的武器容量。 日本还能够保证在 2029 年之前交付第一艘舰艇,填补澳大利亚现有澳新军团级护卫舰退役造成的空白,并可以承诺与美国海军实现互操作性。 日本将在国内生产 11 艘护卫舰中的前三艘,其余的将与当地合作伙伴 Austal 在澳大利亚建造 © Peter Parks/AFP via Getty Images 尽管前期价格较高,但澳大利亚政府坚称,如果将日本军舰的武器和人员成本较低以及船体寿命较长等因素考虑在内,其价格会更便宜。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国家安全学院副教授、前海军军官詹妮弗·帕克表示,从纸面上看,日本的护卫舰“显然是澳大利亚最好的舰艇”。 日本正考虑在澳英美三边安全协议(Aukus)的第二支柱框架下开展水下自主技术合作。鉴于此,哈德逊研究所日本主席高级研究员村野正志表示,由于东京和堪培拉可能会深化在隐形技术方面的合作,日本选择建造这艘护卫舰具有“更广泛的意义”。 东京已与英国和意大利合作研发一款战斗机,三国希望将其出售给国际市场,以收回研发成本。日本在先进防空导弹和太空技术领域也拥有强大的实力,这些都具有出口潜力。 2023年,日本修改了武器出口规则,允许向美国运送爱国者防空导弹,以便华盛顿可以向乌克兰运送自己的库存。 然而,在这个奉行和平主义宪法的国家,武器出口仍然是一个敏感的政治问题。政府仍然只允许在进口国不参与当前冲突等条件下出口致命武器。 日本武器供应商要找到足够的出口生产能力也可能是一个挑战,因为日本计划到2027年将国防开支占GDP的比例从1.8%提高到2%,这将刺激国内需求。 川崎重工董事长金华义德:“现在是时候提高产能了。我们人手不够。” © Brook Mitchell/悉尼先驱晨报/法新社 via Getty Images 川崎重工董事长金华义德今年1月表示,国防领域正因订单激增而“承受痛苦”。他指出,川崎重工获得波音公司授权生产的CH-47“支奴干”直升机的年度订单量从2017年的6架跃升至去年的17架。 “我们无法在短时间内建好工厂,”他说道,并补充说工厂目前只能依靠现有的生产能力维持运营。“现在是时候提高产能了。我们人手不够。我们需要培训员工,从其他部门调配人员来培训他们生产军用飞机,同时也需要从外部招聘,但这非常困难。” 日本将在国内生产11艘护卫舰中的前三艘,其余舰艇将与澳大利亚当地合作伙伴奥斯塔公司(Austal)共同建造。神奈川大学副教授科里·华莱士表示,鉴于日本缺乏海外国防“维护、服务和供应链”管理经验,这可能极具挑战性。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帕克警告称,护卫舰交付问题可能会损害日本和澳大利亚之间日益密切的关系。但如果三菱重工能够交付,日本或许能在全球军火工业中占据一席之地。 “许多二三线军事强国都买不起美国的装备,”华莱士说。“日本现在有一个绝佳的机会来消除阻碍其成为主要武器出口国的外部因素和看法。”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