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军事评论 > 正文  
造价仅15万,美国推出廉价导弹“饱和攻击”
www.wforum.com | 2025-03-09 16:45:26  蓝星笔记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豪赌歼20无力反制?美国推出低成本导弹,用运输机投放,想实现饱和攻击。

但为何说只会成为解放军的活靶子。

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去年推出过一款新型低成本巡航导弹,它凭借每枚仅15万美元的低成本和800公里的射程,被看作是美军试图通过“性价比”重塑战场战略的一次大胆尝试。

其成本降低,主要是由于多任务载具(CMMT)从洛克希德及其合作伙伴现有的零部件目录中,开发一系列低成本模块化武器。

然而,这一创新却因其核心投放方式——通过C-17军用运输机空投而备受争议。

一方面,该设计在理念上为美军开辟了非传统的打击手段;另一方面,其暴露的战术局限性和潜在风险也引发了外界的质疑。

低成本导弹的“创新”与风险

据美媒《防务新闻》推测,CMMT可能采用类似‘托盘化弹药’的储存与投放模式,即通过模块化货盘将多枚导弹集成于C-17运输机舱内。

若实现,这种设计理论上可提升弹药部署密度,使得C-17运输机可以携带多枚导弹,并通过空投方式将其在战场前沿释放,比如海上区域或冲突高危地带。

这种大规模投放的方式有助于实现“饱和攻击”,即通过海量导弹齐发突破敌方防御体系,对高价值目标实施打击。

从理论上看,通过C-17运输机进行远程投放不仅降低了作战成本,还省去了单独为每种导弹配备发射装置的复杂流程。

这种“低成本、高密度”的策略特别适合美军在预算压力下执行大规模军事部署的需求。

然而问题在于,C-17运输机作为传统的战略运输平台,其隐身性能不足且成为暴露软肋。

与隐身轰炸机或先进战斗机不同,C-17拥有极大的雷达反射截面积,飞行速度慢,且几乎没有主动反制手段。

一旦投入高风险作战,尤其是在部署了强大防空和空中反制力量的作战区域,C-17的生存能力备受质疑。

换句话说,它可能在抵达任务空域前就成为敌方优先打击的目标。

这种依赖传统军用运输机的平台选择,也让CMMT概念的一部分潜在优势大打折扣。

在现代战争中,突击能力与隐蔽性几乎同等重要,尤其是在防御火力密集的区域,缺少隐身性能将严重限制CMMT的实际战场效果。

亚太区域的战场难题

CMMT的设计和部署显然是基于亚太“高强度对抗”的设想,目的是通过饱和攻击削弱对手的防御。

但在亚太关键区域——“第一岛链”内,这种战术构想可能面临现实挑战。

第一岛链是解放军空防体系的重要防御区域,覆盖了多层次雷达和预警系统,特别是空警-500等先进空中预警机在该区域的部署使得任何非隐形目标难逃侦测。

此外,解放军以歼-20为代表的隐身战斗机已多次开展针对性巡航任务,其高隐身性和高机动性能足以对敌方传统军用运输机构成严重威胁。

如果C-17军用运输机携带CMMT导弹进入解放军雷达系统监控范围,它可能成为“被动猎物”。

这种情况下,解放军不需要直接突防,即可通过歼-20或其他中远程导弹快速摧毁C-17,直接让“饱和攻击”的计划无从实施。

换句话说,CMMT所依赖的投放平台恰恰是它面临的最大弱点,这在亚太复杂对峙环境下无法回避。

CMMT计划折射出的美军战略转型

CMMT本身的问世,映射出美国军方在战略选择上的某种资源分配困境。

近几年,高端武器研发成本的不断攀升让美国无法像过去那样毫无顾虑地投入昂贵的装备研发项目。

在经费压力和快速装备需求之间,美军希望通过低成本武器快速扩大战术部署灵活性,以弥补在常规武器数量上的不足。

类似的例子并不罕见,近年来,美国空军已将部分资源投入到更低成本、但灵活性更高的武器开发上,比如远程投送小型弹药、运输机支持的“快速战术响应”计划等。

然而,这种取舍背后也显现了美军相较以前“高技术、高投资”路线逐步向“平衡性”发展的迹象。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转变更适用于中低强度冲突场景。

例如,在中东地区或非洲、亚太以外的中风险冲突区域,CMMT确实可能展现出较大的经济和战术优势。

然而,一旦进入高度现代化、复杂的防空体系面前(比如中美对峙的亚太战场),它是否具备足够的战略价值依然存疑。

争议与未来展望

CMMT导弹的亮相引发了多方讨论:支持者认为它是对传统导弹攻防模式的一次大胆尝试,大幅提供了低成本平台对战略威慑的补充能力;

而反对者则认为其暴露的技术与平台限制,可能让其在真正需要高强度对抗的战场上表现黯淡。

从军事的角度来看,CMMT虽然标榜“低成本、高效能”,但其不足很难弥补。

在目前的对抗态势下,解放军通过改进的空中预警和隐身战斗机作战组合,足以有效拦截美军类似战术工具。

而在美国国内,也有人担忧CMMT的研发可能是“预算紧缩”下的权宜之计,难以全面保障其实战效果。

未来,CMMT的发展仍取决于是否能对其投放手段进行改进,特别是在平台隐身性能和投放范围上突破瓶颈。

如果这一技术短板得不到解决,其饱和攻击的战术优越性终将大打折扣。

总的来看,美国推出的CMMT导弹,既展示了精确制导和低成本武器研发的新思路,也隐约暴露了美军战术设计和技术资源上的某些困境。

面对解放军持续提升的空中防御和战斗能力,CMMT的实战意义或许远不如洛克希德·马丁宣传时如此乐观。

一场既有武器创新又伴随技术短板的“豪赌”,最终能否真正助力美军赢得优势,其中的不确定性仍旧存在。

结语

CMMT导弹的推出显然为未来武器的研发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即通过压缩成本和资源实现某种程度的战术灵活性。

但这种思维是否能够真正适配美军日益复杂的全球部署目标,还有待后续观察。毫无疑问,在走向新型战争概念的道路上,技术突破和战场环境的适配始终是一道难以忽视的关键障碍。

(0)
相关新闻
美专家:中国导弹太强 得靠潜艇尝试翻盘邻近台湾:美军在冲绳部署MQ-4C无人机
正面突破!山东舰距美制反舰导弹不足100公里4艘055大驱同时开建 美想打压中国造船业太难
退役美上将:中国若动武,损失将空前中国动用稀土大刀后 F-47还能造出来吗?
美军轰炸机突然飞抵日本 要掀桌子了?B-1B降落日本 中方“阳谋战”让美军后背发凉
空警-700!为中美冲突量身定制美印太司令:台海冲突,50万美国人或将死亡
美国印太司令部司令着急:中国速度太快了台湾购买F35也没用 美国承认大陆优势太大
美军“一把手”换人,对华释放拒战信号?美国六代机又赢了?美国现在逐渐开始印度化
从空中到多域:中美印太军事竞争与战略博弈美防长直言:不许中国踏足南美洲
美网民:精准打击三峡大坝,可大获全胜?美军开辟对华第二战场 将部署轨道拦截器
新任美军一把手:避免与中国开战中美正面较量:歼15对峙“超级大黄蜂”
更多相关新闻请点击"中美对抗"专题新闻报道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令人诧异!越南阅兵彩排出现的军服
中印边境解放军已换新武器 双方战力悬殊
断水就是宣战:印巴这次堪比古巴导弹危机
正面突破!山东舰距美制反舰导弹不足100公
印巴交火!能不能打赢全靠中国制造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令人诧异!越南阅兵彩排出现的军服
中印边境解放军已换新武器 双方战力悬殊
断水就是宣战:印巴这次堪比古巴导弹危机
正面突破!山东舰距美制反舰导弹不足100公
印巴交火!能不能打赢全靠中国制造
劲爆!歼-36超低空掠过,超高清照
歼-15挂上鹰击-83K 上演“玩命突击”
大批网友傻眼 一对男女在中国国企的办公室
胡塞武装的中文发声 感谢中国?
4艘055大驱同时开建 美想打压中国造船业太
热门专题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