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防务博客》网站近期报道,美国国防部于日前授予了以色列埃尔比特公司一份总额高达4.716亿美元的合同。按照相关内容显示,埃尔比特公司将在未来十年内,为美国空军的F-16战斗机陆续加装“导弹逼近告警系统”(MAWS),用以提升这些三代机的对来袭导弹的预计探测和告警能力。
报道称,为了尽可能的减少升级所需的时间和精力,这些先进的光电探测和告警系统将被集成到F-16的挂架之上。虽然具体方案还没有被公开,但这一思路其实与丹麦Terma公司推出的“集成布撒系统的通用挂架”(PIDSU)十分相似,而这套系统也丹麦、荷兰等国空军的F-16上得到了运用。
尽管堪称经典的F-16长期以来被视为是三代机的标杆型号,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这款战机没有弱点。其中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除了极少数衍生型号外,大多数F-16战斗机都缺乏较为完善的机载告警与对抗设备,而在各种对空导弹性能得到了极大发展的现在,这一缺陷显然是致命的。
事实上,同为美国空军主力三代机型号的F-15系列也被类似的问题所困扰。相比之下,我国空军三代机却充分发挥了后发优势,包括歼-10B/C、歼-11B、歼-16在内的大多数型号,目前均已做到了“导弹逼近告警系统”的全面普及。在这方面,即便说美国空军落后我们10年也不为过。
其中以歼-10C标配的S-740机载导弹逼近告警系统为例,这套由高德红外推出的光电告警产品采用了先进的红外焦平面成像体制,以及类似于EODAS的分布式光学孔径设计。分布在机身各处的4个红外探头,可以为战机提供360°范围的导弹逼近探测告警,是真正意义上的“保命神器”。
当然,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这个领域美国空军其实也并非是缺乏相关技术,更多的还是使用观念上的差异。因为比起F-15、F-16这些第三代战斗机,美军现役的各种大型飞机以及直升机,它们在这方面的相关配置却是显得异常的丰富和完善。显然,对于美军而言,这一切都只是预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