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曾送太空技术中国为何婉拒?自己走完全程才能学会 | |
www.wforum.com | 2017-05-10 21:26:25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本世纪以来,中国的航天技术进步非常快,不仅突破了载人航天技术,更向空间站技术进发。然而,近年以来,好消息太多了,如今有点什么进展,也难以提高大家的兴奋度了,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 天舟一号为货运飞船,未来空间站的后勤保障主力,也许技术上谈不上多高,却为必不可少的装备之一,天宫二号为空间站技术的试验平台,地位绝对不容小看。 不久前,天舟一号飞船发射成功,如今已与天宫二号对接,开始了各项试验工作。其中之一,燃料的在轨加注。空间站自身的燃料携带量相当的有限,故而在轨长斯工作期间,需要补充燃料。也别以为这个技术简单,相反很难,以前全球掌握相关技术的国家只有俄罗斯,连美国也是借着国际空间站的名义,才从俄方手中学去。 俄罗斯曾提出与中国进行航天合作,进行联合研发工作,其中就包括:在轨加注技术,但是被我方婉拒,然后又另起炉灶自行研制。俄方把先进技术送上,我方为何拒绝?不是怀疑俄方的诚意,而是它太重要了,我们必须自已完全掌握技术,彻底弄明白,而不是简单知道怎么用就行了。为此我们花费多年时间,从头到尾把整个研制过程走完了,也许与直接引进比,代价高了一点,但是值得。 如今天舟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已完成进行了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这不是简单地填补一项技术空白,解决空间站的问题,还有更为长远的打算,建立太空加油站,为太空中的卫星进行燃料加注,许多卫星在轨工作时间有限,主要原因之一,燃料消耗没了。如果能在太空中,给卫星进行补加燃料,那么其效率不可故量! 除此之外,天舟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将进行空间站控制方式的测试,毕竟未来的空间站由多个舱段组织,它们组合在一起,如何进行飞行控制等,以及有什么特点等等,都需要研究。 试验中后期,将进行快速对接试验,也就是说,飞船发射之后,尽可能快的与空间站对接,这样可以节约大量燃料,提高载运量。这也是美俄近几年才掌握的新技术,我们追赶的也不慢。 也许有人认为中国空间太小,有效容积有限,额定乘员3人,仅适应2人值班,寿命也只有10年左右。其实,这只是一个开始,属于试验性质,一旦取得经验,更大的空间站自然也就开工了! |
|
|
|
![]() |
![]() |
中国放出东风100实战视频 时长达到2分钟 |
![]() |
俄军奇袭!乌军遭遇开战最惨重溃退 |
![]() |
航母都害怕,这款导弹有多厉害? |
![]() |
南海风云再起!中国随时由演转战 |
![]() |
普京没想到!乌克兰特种部队渗透克里米亚 |
![]() |
中国放出东风100实战视频 时长达到2分钟 |
![]() |
俄军奇袭!乌军遭遇开战最惨重溃退 |
![]() |
航母都害怕,这款导弹有多厉害? |
![]() |
南海风云再起!中国随时由演转战 |
![]() |
普京没想到!乌克兰特种部队渗透克里米亚 |
![]() |
埃及加入土耳其“可汗”项目 把中国甩了? |
![]() |
乌军Mi-8用加特林机枪成功猎杀俄军无人机 |
![]() |
刮阵大风,又“吹落”一架F-35B? |
![]() |
巴基斯坦将枭龙技术助力土耳其“可汗”? |
![]() |
美无人艇与中国“万吨大驱”近距离接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