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国际军事 > 正文  
北约撕掉面具?荷兰F-35A击落俄无人机
www.wforum.com | 2025-10-07 14:21:25  边解感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一架荷兰F-35A战斗机击落俄罗斯无人机的消息,在2025年10月初由荷兰国防部对外披露。该事件发生于波兰境内执行北约空防任务期间,是北约国家首次在本土范围内以第五代隐身战斗机直接对抗俄方飞行器。这架F-35A随后在机身涂装上添加了击落标志,成为该国空军的“首杀记录”。

虽然荷兰方面并未详细说明无人机的型号、交战高度或交战距离,但从“在北约空域执行防空任务期间主动出击”这一背景看,该行动远不只是一次战术应对,更象征北约防御与主动出击的界线开始变得模糊。

更关键的是,这一行动并未获得广泛通报或协商机制确认。荷兰作为非传统空中强国,却率先开火,暴露出北约内部某种“去中心化升级”的新动向——即由成员国在一线以“个案方式”介入俄乌战争周边冲突,再以事后正当化的方式纳入联盟共识。

北约双轨战术

就在荷兰F-35A开火前不久,现任北约秘书长马尔克·吕特(Mark Rutte)在面对媒体质询时仍然坚持称,即便俄罗斯飞行器进入北约领空,“首要任务不是击落,而是识别、沟通和控制风险”。吕特此番表态,一方面试图稳住北约与俄罗斯之间尚存的最低沟通机制,另一方面也延续了此前北约“避免直接交战”的公开立场。

但荷兰空军的实际操作,却直接将这一政策姿态抛诸脑后。这一表里不一的转变不仅引发外界质疑,更在北约内部引起摩擦。根据《Politico Europe》援引匿名欧洲外交官的消息,多个中东欧国家正私下对荷兰“未提前沟通”的决定表达不满,担心这种“模糊授权”行为将触发北约第5条之外的灰区冲突。

这并非首次出现“声明克制、实则升级”的双轨模式。从2022年开始,北约空中警戒任务便频繁调整部署强度,但在官方话术中始终维持“防御性质”。如今荷兰开火,再次说明北约内部正在形成一种现实上的“脱离文书表态”的作战节奏,由成员国在战术层面逐步试探底线,最终倒逼政治与法律框架的重新适配。

成本与战略悖论

F-35A的介入本应具备“隐身穿透+网络协同”优势,但将其用于拦截俄制无人机,反而揭示出一个战略层级错位的问题。

公开资料显示,F-35A每小时平均飞行成本在3.5万美元左右,其传感器设计更偏向于执行多域协同打击、高价值目标渗透与敌方防空系统压制任务。而被击落的俄方无人机,据外媒推测,极有可能为Orlan-10或类似型号,每架成本不超过5万美元,且本身无防御能力。

也就是说,一次击落作战的总成本极可能超过目标本身的战略价值。这种“用高端武器打低价值目标”的配置,不仅意味着资源配置上的非对称浪费,也说明北约在应对俄无人机战术时,缺乏成熟的“低成本高密度”拦截机制。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乌克兰在战场实践中已发展出较为有效的无人机反无人机战术,包括部署大批量自杀式无人机群拦截侦察与攻击型目标。然而,北约却尚未将其经验系统性引入东翼空防部署,反而持续依赖F-35A这样的“豪华配置”,形成作战成本与现实威胁之间的结构性错配。

图片

波兰与挪威的角色变化

荷兰的击落行动,并非空中孤岛。实际上,波兰早前已数次对俄罗斯无人机“入境”发出强烈抗议,并放话“必要时将果断击落”。波兰国防部态度坚决,呼吁北约加快对东线空防的“实质强化”,尤其是在黑海和卡尔巴阡山脉之间建立多层反空中通道。

而就在荷兰空军行动后数日,挪威空军迅速宣布,其F-35A战斗机已进入波兰某空军基地待命。这一部署,被解读为北约东翼国家之间的“轮换接力”——确保至少一支F-35A中队始终处于边境一线,随时准备应对任何“目标入侵”。

挪威自身虽地处北极,但在北约内部承担“对俄空中预警枢纽”角色,其战机常年巡航巴伦支海及摩尔曼斯克外海,为北约监控俄罗斯北方核潜艇基地提供情报支撑。此次调机至波兰,等于将北方空防经验前推至乌克兰西部后方,进一步压缩俄罗斯空中战略缓冲区。

从地理来看,这些部署形成了一条由挪威、波兰、罗马尼亚贯穿的“北约空中前线”,以F-35A作为矛头,并辅以地面防空网络。这意味着,北约不再满足于“包围”,而是开始“贴边压线”,在战争正式爆发前,制造随时可触发的摩擦带。

欧洲是否正在“代打”?

当乌克兰前线陷入战术僵局,西方援助减缓、兵员短缺、反攻受阻的背景下,北约的军事存在正在向“补位型部署”转化——不再只是输送武器,而是通过东翼部署与空中拦截,亲自控制俄军活动节奏。

这种行动节奏的调整,并非突然间发生,而是在过去一年多的“风险递增模式”中逐步累积的结果。欧洲国家内部一边承受反战舆论压力,一边又难以坐视俄军持续推进。最终,一种不需官方宣战、不触发《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一条、也不需协调一致的“灰区战争代理模式”悄然成型:由一线国家主动开火、后方提供后勤、北约秘书长提供模糊话术,再由媒体舆论进行事后正当化包装。

而俄罗斯方面虽未在此次击落事件后公开发布强烈军事回应,但根据《塔斯社》报道,俄国防部已将东欧空域“战备等级”上调至三级,并重新部署数架苏-35S前往加里宁格勒与白俄罗斯南部空域,作为对北约空中压制姿态的预警性回应。

北约此番“亲自动手”,在一定程度上补足了乌克兰战场信心的不足。但更大的风险在于,这种看似局部战术的小动作,极可能演化为连锁反应式的战略升级,最终演变为“边境冲突常态化”的模式,使整个东欧变为一条随时可能引爆的延时战线。

(0)
相关新闻
北约的防空困境别尔哥罗德,多处能源和军事目标受损
“无人机墙”,什么样?北约:17架俄无人机突破防线,15架未被拦截
乌克兰“地狱之火”加剧了俄罗斯燃料危机欧盟27国齐聚哥本哈根:欧洲真要开战了?
北约应对俄罗斯乏力 恐面临“珍珠港时刻”俄情报局:英乌密谋针对莫斯科的“挑衅”
川普授权打击俄本土 普京的真正考验才开始不断增加的税收和通胀 俄国人为战争付出的代价
普京临阵退缩 战略缓冲还是认怂?俄乌战场出现“古老武器” 日本也曾用过
助俄?欧洲4国援乌249亿却购俄气400亿乌克兰核电站频遭袭击 普京要制造核灾难?
普京的报复:俄大规模袭击乌克兰天然气设施爱国者拦截率降至6% 基辅陷入防空困局
北约施压希腊 将幻影战斗机出售给乌克兰普京威胁打击乌克兰核电站
乌军无人机,击中1500公里外俄罗斯炸药厂俄军谎称攻下库皮扬斯克 引发严重友军误伤
更多相关新闻请点击"乌克兰战争"专题新闻报道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歼-16驱离F-35事件解析:极具实战意义
号称远超美军太阳神!中国官宣大国神器
在委内瑞拉,5架F-35被中国反隐身雷达锁定
央视重大事故!官方认了
官宣:中国军舰载激光武器实战曝光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歼-16驱离F-35事件解析:极具实战意义
号称远超美军太阳神!中国官宣大国神器
在委内瑞拉,5架F-35被中国反隐身雷达锁定
央视重大事故!官方认了
官宣:中国军舰载激光武器实战曝光
5架F-35闯入防空系统视野 美国要开打了?
她想与习近平直率对话 北京严阵以待
首次!中国科学家有重大发现
全球都在魔改 服役65年的铝盒子
中国空警-500A预警机 任何飞机都看得到?
热门专题
1土耳其政变2ISIS3叙利亚局势
4朝鲜局势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