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临阵退缩 战略缓冲还是认怂? | |
www.wforum.com | 2025-10-04 15:03:26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在俄罗斯年度最受瞩目的国际论坛之一“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上,普京的最新表态让外界一时错愕。多年来,俄罗斯高层习惯用“去美元化”作为对西方制裁的回应,既是政治姿态,也是对内安抚。可就在今年的演讲中,普京却淡化了这一概念。他强调,俄罗斯并没有主动推行“去美元化”政策,更没有什么“反美元运动”。俄罗斯只是在被禁止使用美元的情况下,被迫转向本国货币和其他支付方式。 这番说法,和此前克里姆林宫的语气判若两人。长期以来,普京都把削弱美元霸权作为抗衡美国的重要议题。然而这次,他几乎是在当众改口,刻意回避了与“去美元化”挂钩的对抗意味。对比过去几年俄罗斯官员的高调宣示,这一“降调”显然带有深意。 更耐人寻味的是,普京没有把矛头指向美元本身,而是把问题归因于“被迫”。换句话说,俄罗斯并没有主动要挑战美元体系,而只是被制裁环境推到了不得不调整的境地。此举无疑是对外界释放的一种缓和信号。 川普的威胁红线要理解普京的态度变化,就必须提到川普的高压姿态。自去年重新掌权以来,川普一再把“去美元化”问题塑造成美国的战略红线。他公开警告,如果金砖国家执意打造替代美元的新货币,美国将对其成员国加征100%的关税。 今年7月,金砖峰会在巴西召开,总统卢拉当场提出寻找美元替代品的构想。这番话立刻引来川普的连环反击:先是在社交媒体上放出狠话,威胁对所有与金砖保持一致的国家征收10%关税;随后又将巴西单独点名,直接加征50%。这种报复不仅针对巴西,更是意在震慑其他金砖成员。 川普解释得极为直白:“如果美元失去全球储备货币地位,就等于美国在一场世界大战中遭遇惨败。”这句话一方面是夸张的政治动员,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华盛顿的底线。美元霸权是美国全球战略的支柱,任何削弱美元的动作都可能被视为对美根本利益的挑战。 普京当然清楚这一点。卢拉可以在金砖舞台上扮演“挑衅者”,但俄罗斯若在美元问题上走得太远,就会成为川普重点打击的对象。在眼下俄美关系高度紧张、谈判几近停滞的环境下,普京显然不愿再给川普提供新的理由。 俄罗斯的金融困境普京之所以收敛锋芒,还源于经济层面的现实困境。制裁之下,俄罗斯在跨境支付上的难题愈发突出。 诚然,俄中贸易中本币结算的比例已经超过九成,看似取得突破。但俄罗斯的经济并不只与中国绑定。与独联体国家的贸易,卢布还能顺畅使用;可与印度的交易就陷入尴尬。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用卢比支付,可卢比在国际上几乎没有流通性。俄罗斯拿着大把卢比,却买不到足够的印度商品,只能陷入资金滞留甚至“以物易物”的境地。 人民币情况稍好一些,但俄罗斯收到的人民币最终大多要用于对华贸易。从机械零部件到消费品,中国成为俄罗斯替代西方的最大供应来源。换句话说,俄罗斯的人民币储备很难“走出去”,其作用基本局限在中俄双边贸易。 更大的问题在于:欧元和美元仍然是最具流通性的货币,而这两条通道在西方制裁下被大幅切断。普京政府确实有强烈动机寻求美元支付的“松绑”,哪怕只是有限解禁。与其高调喊“去美元化”,不如换一种说法,给谈判留出余地。 如果放到全球背景中来看,更能凸显问题。根据IMF公布的数据,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依然维持在六成左右,跨境支付中的份额更超过四成。相比之下,人民币虽然近年上升明显,但比例仍然不足5%。在这样的格局下,俄罗斯若想彻底绕开美元,无异于缘木求鱼。 外交试探与军控筹码普京的谨慎不仅体现在货币问题上,还体现在安全议题上。就在上个月的俄联邦安全会议上,他突然提出,即使《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将在明年2月到期,俄罗斯仍愿意在之后的一年内继续遵守条款。这份2010年由美俄签署的军控协议,本意是限制双方的战略核武器数量。 对普京来说,这无疑是一张“外交筹码”。俄罗斯的经济与军费承受力有限,根本无力发动新一轮军备竞赛。与其展示扩军的姿态,不如把“遵约”作为释放善意的信号。这与他在瓦尔代论坛上的“去美元化”退调相呼应:都属于在不触碰核心利益的前提下,对美国释放有限缓和的姿态。 这种姿态的指向性很明确——普京希望避免全面对抗的局面,让克里姆林宫与白宫之间至少保留对话的渠道。即便在乌克兰问题上无法妥协,他也愿意在金融和军控领域做出有限退让,用来测试川普的底线。 西方媒体对这一表态解读不一。《金融时报》认为这是“现实主义的收缩”,显示普京试图调整对美战略节奏;彭博社则强调,俄方的金融困境才是推动其谨慎姿态的根本动因。这些分析虽然角度不同,却都指向同一个事实:普京的“退调”并非偶然,而是长期受压下的务实选择。 退缩还是缓冲?围绕普京的表态,外界争议不断。有人认为这是俄罗斯在压力下的临阵退缩,标志着“去美元化”在现实层面走入死胡同;也有人认为这是普京的战略缓冲,是在高压环境下主动降低调门,为未来争取更多回旋空间。 无论哪种解读,都不能掩盖一个事实:俄罗斯的金融困境短期内难以解决。卢比难以流通,人民币受制于双边,欧元和美元通道受制裁封锁。这些硬约束决定了俄罗斯在全球货币体系中仍处于被动。 然而,把这一切单纯解读为退缩,也未免低估了普京的算计。他在乌克兰问题上始终强硬,没有丝毫退让迹象;在美元问题上,他的收缩更像是一种战术缓冲。通过有限的“降调”,他既避免触怒川普,又为潜在的制裁松绑创造条件。 历史上,俄罗斯从来不乏在关键节点做出战术调整的传统。普京深知,全面对抗只会加剧孤立,而有限缓冲或许还能换取喘息的机会。这种现实主义的克制,是他在困境中的一种生存策略。 但问题在于:这样的策略能否真正奏效?川普的立场迄今极为强硬,美元霸权被他视为“不可碰触的红线”。在这样的氛围下,普京的低姿态究竟能换来多少实质回报,仍是未知数。 |
|
|
|
![]() |
![]() |
相关新闻 |
![]() |
![]() |
中美空中交锋曝光,歼-16雷达锁死F-35? |
![]() |
果然出问题了,俄罗斯连A-50都生产不出来 |
![]() |
美潜艇在南海上浮,被中国民用卫星抓拍 |
![]() |
歼-35超视距空空导弹公开 霹雳-15已落后? |
![]() |
2名俄军冲太猛,坦克残骸下坚守60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