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过于复杂,至今争论不休 | |
www.wforum.com | 2025-07-24 12:45:35 历史其实挺有趣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范延光死了,张从宾孤掌难鸣,也很快被石敬瑭派兵平定,而在这一次叛乱中发挥勉强还算可以杨光远,被石敬瑭所倚重提拔,成了朝中重臣。 要说石敬瑭,用人识人的水平,那是很一般了,他重用杨光远做了将军,杨光远不思报效,反而掌握大权,擅做威福,自恃重兵,干预朝政,有时候皇帝石敬瑭在上边发号施令,杨光远甚至敢于不执行,他直接抗命,可尽管如此,石敬瑭也拿他暂时也什么办法,只能是隐忍不发。 主要原因就是,石敬瑭这个皇帝啊,他实在是没有帝王魅力,肯为他效忠的人太少了,他自己都感觉自己是舟中敌国,手下将领乏善可陈,寥寥无几,要是不用杨光远,自己都无人可用。 其实,你毕竟是五代第三个政权后晋的皇帝,还是开国皇帝,谁无人可用,你都不会无人可用。 只不过,你不会用,用的不会。 实际上虽然把燕云十六州割让出去了,但是后晋的地盘也并不小,有河南山东两省,有山西陕西的大部分,还有宁夏,河北,湖北,江苏,安徽的一部分,这天下之大,难道无一为你策马驱前之士? 有的,兄弟,有的。 这人是谁呢?这个人,堪称五代十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此人就是,安重荣。 安重荣,字铁胡,山西朔州人,天生长膂力,擅长骑射,性格粗犷,后唐年间任职振武军巡边指挥使,为将时不守法律,因为犯罪入狱,还是他母亲亲自到朝廷申告,认为儿子罪不至死,明宗李嗣源审定之后,才将安重荣释放。 后唐末年的时候,大概就是李从珂在位时期,石敬瑭图谋叛乱,暗中招兵买马,很快他就相中了勇武过人的安重荣。
主要是安重荣当时就在陕西绥德和内蒙古南部带兵,和石敬瑭利害相关,最好是能把安重荣争取过来,这样能在地理形势上就能解决掉后顾之忧,所以石敬瑭立刻对安重荣抛出橄榄枝,让他跟着自己干。 安重荣对后唐,他没有什么归属感,加上当时的朝廷,混乱腐朽,人心摇动,已然是败局已定,安重荣于是倒戈相向,投奔石敬瑭。 后来石敬瑭开国之后,安重荣也算是有从龙之功,因此被封为了镇州刺史,兼任成德军节度使。 要说安重荣,以前他是个头脑简单的武夫,可是这么多年磨砺下来,他也蜕变了不少,他学习了文化,饱读了诗书,成了文武全才了,任刺史期间,他是案牍劳形,明察秋毫,剖决如流,志在靖国,那干的相当不错,尤其是他比较亲民,镇州一带发生案件,他事必躬亲,亲自决断冤狱,百姓的徭役,课税啊,仓库的耗羡,他做的也都十分细致合规,那两年镇州发展的非常不错,老百姓的日子也很好。 实际上从一个普通人开始,历经乱世,由军卒变成一方刺史,这已经是巨大的阶级跨越了,但是安重荣并不满足。
正所谓,衣蟒则思龙,食鼎则窥天,这人的野心,会随着他身份地位的提高而不断提高,一个乞丐花两块钱买了一张彩票,中了一百万,他不一定会满足,他很有可能拿这一百万去搏一千万。 因为当一个人的身份地位提高之后,他所接触到的信息,资源,人脉都大大增加了,以前安重荣犯罪了,不被杀就是他所求,石敬瑭造反的时候,他选择坚守还是投诚,选对了,对他来说就是最重要的,可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他飞黄腾达了,原本遥不可及的梦想现在已经变得触手可及,而且他还不断的学习,人也会更聪明,新的机遇是不断的涌现出来的,自然而然就会激发出更大的欲望和追求。 我们的安重荣同志,他经历后唐灭亡,后晋建立,看着石敬瑭如此轻易的就获得了天下,那他有时候就会想,石敬瑭都能得天下,我安重荣又哪里不如他呢? 是奴隶的时候,想要恢复自由身,成了普通人之后,想着最好能在衙门做个小吏,真的成了小官,又想要做大官,做了大官之后,又想要离开地方去京师,做了京官之后,又想要做权臣,等到真做了权臣之后,是不是又想要做皇帝? 哎,说来说去,人是被欲望所推着前进的。 当然了,这只是一种普遍趋势,而非绝对规律,不能代表所有人,实际上也有很多人,人家选择在功成名就之后,知足常乐,转向内心平静,回归家庭生活,而不再追求世俗的名利。 所以总结来说,能否在地位提升之后,时刻保持清醒的自我认知,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是很重要的。 安重荣大概是处于这么一个被欲望和野心所支配的状态,他有点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他做刺史的时候,和人说过这么一句话: “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
谁拥有强大的军队,充足的战马和装备,谁就可以做皇帝,难道皇帝是靠天生的血统吗? 这句话,可以说是历史上一个非常著名且极具冲击力的宣言,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这句话就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缩影。 安重荣用这句话,彻底的否定了儒家思想中,皇权来源于天命或者血统的观念,而是赤裸裸的认定,最高的政治权力,是来自于最强大的力量。 话糙,但是理不糙。 其实这句话就是安重荣所处的时代乃至于所有的乱世都默认的一个游戏规则,那就是强权即公理。 当然这句话其实反思一下,也可以成为警惕武力干政,重视制度建设以维护稳定的重要历史镜鉴。 单从当时来说,可以看得出来,安重荣已经有野心了,至少他一个臣子的身份,他是不该说出这种话来的。 他未必真的想要做皇帝,或者在身份地位上还想要有所提升,因为刚才我们说,他被欲望和情绪支配,他是迷茫的,他其实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但是毫无疑问,他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安重荣不想要屈居于契丹人之下,尤其是石敬瑭一心事契丹人如父,安重荣作为石敬瑭的部下,他觉得丢人,觉得很耻辱,为此安重荣还给石敬瑭上过一封奏疏,说朝廷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人,这是万世耻也,他希望石敬瑭可以摆脱契丹的控制,因为中原广大,集全国之力,还不能对抗他一个小小的耶律德光吗? 石敬瑭呢,他已经无所谓了,反正已经献出去了,皇位他也坐上了,李从珂他也消灭了,他是既得利益者,他怎么会因为安重荣三言两语而改变心意呢? 其实,安重荣的建议是很中肯的,当时契丹对境内的北方部族,比如突厥,沙陀,吐谷浑,对他们横征暴敛,压迫的非常厉害,他们对契丹没有好感,纷纷举族投奔中原王朝,希望后晋带着大家伙一起反抗契丹,甚至就连被割让出去的燕云十六州的百姓们,也是思归心切,想要回归中原怀抱,而这些人,大多都被安重荣所吸纳。 安重荣在这种情况下,他撰写文章,要求和契丹开战,并传阅后晋文武大臣以及各地藩镇,大家的心情都和安重荣一样,都劝石敬瑭应该脱离契丹,并且对契丹进行反攻。 如此一来,上顺民心,下洗国耻,江山一统,岂不指日可待? 奈何,他石敬瑭不干呐,他只是连发十多道诏书,好一顿安慰安重荣,反正那意思就是你别闹了,消停待着就得了,好日子这才过上几天呐,你瞎折腾什么。 自己肺腑之言,结果换来石敬瑭这个态度,安重荣十分失望,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安重荣终于决心反叛,不再跟着石敬瑭混了。
天福六年,石敬瑭离开开封,到邺都巡游,到地方上转悠一下,为的是了解一下各地情况,那皇帝不在京师,京师必然空虚,安重荣立刻抓住这个机会,给山南东道节度使安从进发去书信,邀请安从进和自己一起造反。 安从进在什么地方呢,在湖北襄樊,如果安重荣起兵了,安从进也跟着起兵,那就可以对京师形成南北合击之形势。 想一下,事以密成,安重荣要造反,那肯定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他和安从进也不熟,他怎么敢把这个事情告诉安从进呢,万一安从进不反,把他给检举揭发了,那安重荣岂不就失去了先机?一下子就暴露了? 哎,安重荣就是有这个把握。 因为石敬瑭靠契丹人取天下,是名也不正,言也不顺,天下人就没有服他的,安从进这人,早有异志,而且表现的比安重荣还明显,他在襄樊大量的招募亡命之徒为己所用,南方地区送到京师的贡输,经过安从进的地盘,也都被安从进截留,甚至就过往的商旅百姓,只要是男子,都被安从进抓到自己的军营里充军。 啊您看,这个人啊,他不老实的很。 别说安从进,放眼天下枭雄,又有几个人真的把石敬瑭当皇帝? 能把如石敬瑭这样的人困在权力斗兽场,困在帝王宝座上的,是他的野心,最终也会成变成羞耻心,因为,一个人最大的监狱,就是他在别人心目的形象。 石敬瑭以为,当年自己割让出去的不过是十六个州,他还拥有很多,但他不知道,就在昔年昔日昔刻,他已经一无所有了... |
|
|
|
![]() |
![]() |
爆中国“渤海怪物”完整影像 能躲避雷达锁 |
![]() |
南海“对决”?法国航母遭遇“沉默压制” |
![]() |
非洲小国卢旺达 为什么打遍周边无敌手? |
![]() |
俄阵亡官兵遗体处理方式 值得各国借鉴吗? |
![]() |
世界之最!中国以运8为基础造无人运输机 |
![]() |
爆中国“渤海怪物”完整影像 能躲避雷达锁 |
![]() |
南海“对决”?法国航母遭遇“沉默压制” |
![]() |
非洲小国卢旺达 为什么打遍周边无敌手? |
![]() |
俄阵亡官兵遗体处理方式 值得各国借鉴吗? |
![]() |
世界之最!中国以运8为基础造无人运输机 |
![]() |
突袭千里:以色列秘密开火 中东新战场爆了 |
![]() |
拖2个多月才炮轰 北京翻脸内幕曝光 |
![]() |
中企的噩耗来了 |
![]() |
日本巨头宣布彻底退出中国市场 |
![]() |
印度威胁将中国告到联合国 边境也异动不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