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阵亡官兵遗体处理方式 值得各国借鉴吗? | |
www.wforum.com | 2025-07-22 14:14:07 前沿深度解码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句古诗充满了悲壮的英雄气概,反映了战场上凶险万分,生死只在一瞬之间,在中国传统礼仪中,阵亡士兵大部分会出于礼仪在打扫战场时被掩埋,入土为安。那么对于现在进行的俄乌冲突中阵亡的俄罗斯官兵,俄官方如何处置呢?西方媒体报道,在东乌战场上一辆辆装有尸体焚化炉的车随军而行,专门用来收集在战场上为国捐躯的俄罗斯士兵,草草收集到一起,然后扔进焚化炉,最后骨灰混在一起,只有集体墓碑,没有个人名字,只剩一串代号。然而经研究发现,西媒基本属于以偏盖全、混淆视听,实际上俄政军高层非常重视阵亡将士遗体处理,采取了一系列安置、处理及后续抚恤措施,值得借鉴与参考。 政策完善 俄军对于阵亡将士遗体的搜寻和安置工作,拥有着比较完备的法律政策体系。早在1996年,俄联邦便出台了《关于安葬和葬礼》法规,2001年俄联邦总参谋部发布《关于军事部门为保存纪念开展搜寻行动的措施》,2007年俄联邦国防部长发布命令《关于设立俄罗斯联邦国防部“纪念阵亡祖国保卫者功勋奖章”和“搜寻运动中的贡献奖章”》,2014年,俄国防部发布第845号命令《关于批准由社会团体、被授权开展此类工作的社会组织和开展搜寻工作的程序——确定未知军事坟墓和未埋葬遗骸,确保为保卫祖国而牺牲和失踪的人员永垂不朽》;2022年3月5日,俄联邦总统令第98号《关于对军人、俄罗斯联邦国民警卫队服役人员及其家属的额外社会保障》。尤其是在“特别军事行动”期间,俄罗斯对于阵亡士兵的安置与抚恤工作,做出了详尽规定。 组织健全 对于阵亡将士的遗体安置和保存工作涉及俄罗斯多个部门,其中主要有俄罗斯国防部、俄罗斯外交部、俄罗斯联邦安全局、俄罗斯文化部、俄罗斯政府下属的国际军事纪念合作协会、“战争纪念馆“等。对于阵亡将士的纪念工作,设立俄罗斯联邦国防部纪念阵亡祖国保卫者烈士司,专职履行管理和安置工作,主要履行俄罗斯国防部分配的任务,根据俄国防部规定部门权限,组织和纪念阵亡祖国保卫者,组织与搜寻、挖掘和重新安葬在保卫祖国时遇难者遗体有关活动,对应征入伍的俄军事人员和公民,组织国家强制性登记指纹活动等。 程序明确 对阵亡士兵遗体搜集处理的主要程序,在俄联邦相关法令中都有明确规定。对于遗体搜集,明确部队指挥员有义务采取一切可能措施,及时从战场上收集、撤离和掩埋战死(死亡)军人的遗体,凡阵亡者,不分隶属,一律实施强制性收集,在阵亡尸体收容地,保留阵亡人员武器、弹药和装备,检查身份证明文件和军人号码。对于遗体运送,后方第一副指挥员负责战场遗体收集、搬运、鉴定和疏散的管理,在营(师)遗体收容地,分队指挥员组织接收遗体,对阵亡人员身份进行鉴定后,将尸体放入运输袋中并尽快发送到接收、处理和派遣的编队(军事单位)地点,由高级指挥官统一组织实施将阵亡遗体运输至安置目的地。对于遗体处理,由征兵办公室工作人员将阵亡消息通知亲属,阵亡士兵家人可以打电话或亲自来确认,工作人员将告知尸体停放所在。如果家属有疑问,还可向最近的军事警察局询问,阵亡士兵所在军事单位指挥官也可通过电报向亲属和死亡军人居住地的军事警察局送达阵亡通知。 抚恤有力 在此次俄乌冲突中,至少在目前看来,其后续抚恤安置工作未出现大的纰漏。在俄罗斯那些相对贫困的腹地地区,参战如今已然成为一种理性的经济选择。据详细统计一名 35 岁的男子参战一年后不幸阵亡,那么其家人从他的军人工资以及死亡抚恤金等各项收入中,总共能够获得约 1450 万卢布。这一数字经过对比发现,比他在部分地区作为普通平民一直工作到 60 岁所能累计获得的收入还要高出许多。此外,阵亡军人的家属还有资格领取其他诸如奖金、保险金之类的额外收入。如今,越来越多的 “死亡抚恤金” 正源源不断地为俄罗斯一些最贫困的地区注入财富,以此换取了稳定的兵源。从俄罗斯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俄罗斯的贫困率目前已经处于自 1995 年开始收集相关数据以来的最低水平,民众对参军的看法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分析认为,自俄发动特别军事行动开始,俄高度重视对于作战中伤亡官兵的抚恤安置工作,俄通过层层立法,由上率下,举国体制,多种关怀,加大优抚等措施,为特别军事行动阵亡官兵提供了优厚的抚恤安置,同时,也得到了大多数民众的支持和认可,为后续动员征兵提供了坚实基础。其相关做法值得借鉴。 |
|
|
|
![]() |
![]() |
054B全球最强!别急,看看意大利护卫舰 |
![]() |
看了这个战绩,美国乐不起来了…… |
![]() |
歼-35舰载版刷上“飞鲨”标志 确认已入列 |
![]() |
093B核潜艇多重要?攻击力堪比导弹旅 |
![]() |
10万民兵强攻 苏韦达巷战成现代“绞肉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