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中国电磁炮的横空出世,给了国人一个大大的新年惊喜,也瞬间压盖了美军多年以来在该领域多次试验的光芒。根据中国军方的试验流程,能够上舰测试就意味着已经完成了陆上测试,而美军却仍旧停留在陆上测试的阶段——这种阶段性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也是难以质疑的。
而且美军目前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暂时的落后,而是后续发展的乏力。美国原计划在2016年直接就进行海上测试,并在7月份展出了样炮:
然而实际进度却拖延了,而且美军后面认为先在陆地上测试能够获得更完整的数据,于是计划更改,直到2017年11月份才在达尔格伦靶场进行了陆地测试:
这次发射的设定为初速2000米/秒,炮弹重量16千克。美军认为,电磁炮只有在射速达到10发/分钟才能有效的完成对地支援任务,而炮管寿命要达到1000发才比较有经济效益。但测试结果显示,其射速只能达到5发/分钟,而炮管平均寿命只有100小时。美军认为,引起这些问题的技术在2020年前难以取得突破;而且即使达到了10发/分钟,其耗电量也将高达20MW/每分钟,这个“胃口”在目前的美国海军,只有核动力航母和那3艘最贵的DDG1000才能满足,实用性较差。
于是美军决定,暂缓电磁炮的研发,而且可能2019年要暂停经费,转而寻求在更实际的激光领域发展——真是呜呼哀哉。美军多年表面上领先的电磁炮领域,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被中方超过,而且似乎还无力反击,真可谓沧海桑田。笔者这里也不由得感叹一声,马伟明教授真的是国宝级教授啊,正是因为他,我国在电磁领域才取得了如此迅猛并后来居上的成就,真是国之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