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论坛网 > 中国军情 > 正文  
中央军委副主席见了8位军队核心人才 都有谁?
www.wforum.com | 2018-01-17 19:04:11  世界军事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昨天,中央军委副主席张又侠在京会见了8位军队核心人才。这8人可不简单,他们于不久前获得我国科技界最高荣誉称号,成为新晋两院院士,是我军科技创新领域的闪亮名片。

  众所周知,科技是军队的核心战斗力。以戎装院士为代表的我军科研人才,是我军战斗力建设的核心资源。

  回望军队发展历程,戎装院士以强国兴军为己任,在高性能计算机、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生物安全等重要领域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制造”“中国效率”,为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国防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新当选的8位院士,他们有的托举大国长剑、有的让国之重器隐形、有的研究颠覆性技术,开创的一项又一项研究成果深植于作战部队。

  1963年1月出生的冯煜芳少将,是火箭军研究院某中心高级工程师,专业技术少将军衔,导弹武器专家。他长期从事导弹武器装备研制工作,先后承担多项国家及军队重点科研任务,自主创新完成了多种新型导弹武器系统的发展研究。

  据冯煜芳回忆,他刚毕业时能吃苦、肯干活,甚至做梦都在写代码,业余时间多数都在办公室和计算机机房度过,通宵加班更是家常便饭。

  这些年来,冯煜芳不断把自己推向一线前沿。上级下达科研任务,他本可远程进行技术指导。可还是带着项目组的同志,一边实地勘察,一边反复论证,整天奔波在导弹阵地与实验室之间。

  冯煜芳对祖国导弹事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他曾说,“事关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大技术,事关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技术,是用钱买不来的,必须用心血甚至生命去摘取”。

  熟悉军事的小伙伴们可能知道,对于潜艇来说,最致命的弱点就是噪声,因为一旦被发现,就等于被消灭。

  海军工程大学舰船设备振动与噪声研究所所长何琳少将,为了让“蛟龙”静悄悄出击,带领团队在减振降噪技术领域取得突破,为我国舰船噪声大幅降低作出了重大贡献。

  何琳团队自主研制的新型隔振装置,不仅承载能力强、可靠性高,而且性能优越、安装维护简单、操作使用方便,在设计、使用和维护管理方面全部实现了智能化。经实艇使用测试,降噪效果惊人。多名业内专家认为,何琳带来了国内减振技术领域的一次革命。

  来自空军的刘永坚大校,1962年出生,现任空军装备研究院雷达与电子对抗研究所所长、高级工程师。他是空军最尖端技术——雷达技术方面的权威,历任空军装备研究院雷达与电子对抗研究所研究室主任、总副工程师、副所长,空军司令部某部副部长,还是国家军用雷达标准化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他曾荣立二等功4次、三等功2次。2010年获第三届”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同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

  下面这位戎装院士,研究领域也与雷达相关——战略支援部队某研究所研究员王沙飞,从事军队信号处理技术等专业,研究领域为通信与对抗技术。

  信号处理技术分为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王沙飞的专业技术与雷达息息相关,处于军事科学研究前沿领域。他曾在解放军原总参谋部工作,曾任原总参61所副所长。

  在去年11月举行的“2017全国电子战学术交流大会”上,王沙飞院士与刘泽金院士共同为优秀论文作者颁发了荣誉证书。

  现任国防科大副校长的刘泽金院士,长期在国防科技大学任教,曾任该校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科研部部长等职务。

  刘泽金的研究团队向军事科技创新的高地——新一代高能激光关键核心技术发起冲锋,在光纤激光相干合成等技术领域实现多次突破。

  此外,刘泽金还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军队领军科技人才培养对象。他曾获军队和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7次,专利多达13项。2010年,中央军委曾给在科学技术研究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刘泽金记一等功。

  同样来自国防科大的王振国院士,也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以及中国航空学会的最高奖项“冯如奖”。

  在这8位新晋戎装院士中,还有两位长期攻关医疗卫生领域。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主任卞修武,长期从事被称为肿瘤诊断“金标准”的临床医学病理诊断和研究工作,提出肿瘤血管病理学及其诊断体系,牵头制定肿瘤病理诊断规范和行业标准,为发展提高我国病理学科水平作出了突出贡献。

  长安街知事(微信 ID:Capitalnews)此前介绍过,卞修武一心扑在教学、科研和医疗上。一次,他连续三天三夜没有合眼,因为太累,不知不觉趴在办公桌上睡着了。醒来喝水时,他发现嘴“包”不住,水直接往下漏。一照镜子,他才知道自己面瘫了,而且左眼控制不了,闭不上,干涩难受。

  领导闻讯,要求他将工作放一放,立即就诊治疗。可在攻坚期的卞修武坚决不放弃,经过简单治疗之后继续战斗。

  明明已经取得瞩目成就,卞修武却从未止步。在陆军军医大学庆祝他当选院士的座谈会上,他表示:“当选中科院院士是最高荣誉,但我不代表最高水平。”

  扎根消化医学领域40年的李兆申院士,现任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成功研制出我国首台小肠胶囊内镜和国际首台遥控胶囊胃镜机器人,创建慢性胰腺炎等胰腺病诊疗新体系。

  这些年来,李兆申为兵服务的脚步从未停歇:他牵头建起我军军事应激疾病防治培训体系,主持研发的《心理训练手册》已装备到一线部队;他在军内首次构建起了野战内科和流行病学卫生资源信息库;他还牵头主编了我国第一部简明实用的全彩色读本《中国军人生存手册》。

  2010年,李兆申领衔的野战内科学关键技术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他本人荣立一等功。他说:“这枚沉甸甸的军功章时刻告诫我,自己不仅是一名院士,更是一个身穿白大褂的‘白衣战士’,要带头冲锋在保障打赢、服务官兵的第一线。”

  创新是强国之举,也是强军之策。我军的科技创新人才方阵不断壮大,每一次的重大技术突破,都会引发部队战斗力的质变。

  让我们向这些戎装院士致敬,致敬他们对国防事业的无限热爱和使命担当精神。

(0)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查看更多
实用资讯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骗美国拆了F22生产线?16年后,解开谜底
中国第4代核裂变反应堆 钍基熔盐堆有多牛?
喝这款韩国酒后 习近平“表情”被疯传 网友
美国新型无人机首飞 和中国差距更大了?
八倍兵力压境,乌军只剩“死亡走廊”?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骗美国拆了F22生产线?16年后,解开谜底
中国第4代核裂变反应堆 钍基熔盐堆有多牛?
喝这款韩国酒后 习近平“表情”被疯传 网友
美国新型无人机首飞 和中国差距更大了?
八倍兵力压境,乌军只剩“死亡走廊”?
围观四国演习的中国海军 比参演舰艇还要多
中国支奴干上天:柏鹰T-1400首飞成功
莫迪真的怕了?要求中国暂停出口歼-35
红军城突现“黑鹰”直升机!乌军有多少架?
这件大事,印度把中、巴和土耳其排除在外
热门专题
1中印冲突2天安门阅兵3中国航母
4神舟航天5南海仲裁6南海局势
7两会8中国陆军9中国海军
10中国空军11军事文学12核武二炮
13中国军工14军史钩沉15惩越战场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Jobs. Contact us. Privacy Policy. Copyright (C) 1998-2025. Wforu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