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国著名军事媒体简氏防务周刊网站刊发了题为《弥合差距:中国致力于提高战斗工程师的能力》(Bridging the gaps: China works to boost combat engineer capabilities)。
记者克里斯托弗·F·福斯在文章中说到,中国陆军近年来研制装备了大量新型装甲战车、火炮系统和后勤支援装备,然而随着这些新主战装备的出现,中国军队作战工程保障能力就显得不足了。
这篇文章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很好玩,是因为这位记者在去年的“装甲与反装甲日”活动中没有看到中国展示装甲工程机械,因此判断在这方面还有欠缺。
这位记者还称,由于没有同型号的坦克抢救牵引车,99式主战坦克的战场保障工作将存在问题。他的解释是,采用相对较为老式的坦克底盘作为抢救牵引车也是世界的惯例,中国不发展99式坦克的坦克抢救牵引车也可以理解。
但是,这位英国军事记者没有搞清楚的是,中国早在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时就已经向世人展示了在99A型主战坦克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型坦克抢救牵引车,而稍微救援吨位低一点的车型也已经在96式坦克基础上研制成功,并装备相应装甲部队。
反观英国,最新型的“挑战者”、“挑战者”II主战坦克列装后,很长时间都没有专用的坦克抢救牵引车,不得不使用老式的“酋长”坦克底盘的坦克抢救牵引车,使其战地保障维护能力一直存在欠缺。后来才陆续研制了同底盘的坦克抢救牵引车。
不过,文章也承认,中国这样的基建狂魔,搞些工程车那是手到擒来。为此,文章也介绍了一些中国新型装甲工程机械。比如GCZ110装甲工程车、GSL130综合扫雷车、654型出口型坦克抢救牵引车、GQL111重型机械化桥、GLM123轻型道路铺设车等。
文章认为,中国大力发展配套的装甲工程机械,将极大提升中国陆军未来战场上遂行作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