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深!更猛!美国空军研发下一代高侵彻弹 | |
www.wforum.com | 2025-07-07 15:17:02 寰球战略解读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 |
|
|
|
美国空军正加快研发一款名为“下一代侵彻弹”(NGP)的新型空投弹药,旨在取代服役多年的GBU-57/B“巨型钻地弹”(MOP)——此前GBU-57/B在“午夜铁锤”行动中进行了首次实战应用, B-2“幽灵”隐形轰炸机向伊朗核设施共投放了14枚巨型钻地弹,其中12枚投向福尔多浓缩设施,2枚瞄准纳坦兹。 根据美国空军2024年2月的合同公告,下一代侵彻弹的设计最大弹头重量为9979千克,必须具备爆破、破片杀伤和深层侵彻能力。尽管完整弹药的总重量和外部尺寸尚未明确,但为更好地适配B-21“突袭者”隐形轰炸机的内部弹舱限制,其体积可能小于约13608千克的GBU-57。与无动力的重力炸弹GBU-57/B不同,下一代侵彻弹可能具备动力防区外打击能力,使其能在更安全的距离投放,尤其是在高度对抗的空域中。此外,与新一代战略轰炸机B-21的集成也是关键考量因素,因为这款新平台预计将取代B-2,并承担更大比例的远程打击任务。目前,B-2是唯一获准投放巨型钻地弹的现役机型,且每架次仅能携带2枚;若这一限制延续到更小巧的B-21,所需轰炸机数量将翻倍。 合同公告还明确了下一代高侵彻炸弹在制导与导航系统方面的严苛性能要求,包括圆概率误差需控制在2.2米以内——即该武器在90%的情况下必须命中目标2.2米范围内,即便在GPS信号降级或被干扰的环境中也是如此。这一精度远超传统GPS辅助的“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后者在失去GPS信号时误差可能超过30米。美国空军鼓励集成先进的制导、导航与控制(GNC)系统,包括具备自主运行能力且能在电磁干扰下保持精度的技术。此外,下一代侵彻弹预计将配备嵌入式引信技术,尤其关注空穴感应引信和楼层计数引信,使其能探测到已侵入地下设施内部空间,并在最利于造成最大结构破坏的最佳点引爆。当打击前关于设施布局和深度的详细情报有限或不完整时,这一能力尤为关键。 下一代高侵彻炸弹的研发借鉴了十多年来的分析和过往开发经验,其项目需求参考了2012年“硬目标弹药”(HTM)备选方案分析(AoA)和2019年的扩展更新结果。与最初作为快速反应能力、在正式记录项目之外研发的GBU-57不同,下一代侵彻弹被定位为长期、可扩展的项目,最终可能形成一个弹药家族,而非单一型号,其变体将针对不同目标集和投放平台进行定制。 该项目还与更广泛的“远程打击”(LRS)系统体系概念相关联,其中包括B-21轰炸机和AGM-181A“远程防区外”(LRSO)核巡航导弹。根据合同文件,美国空军计划在合同授予后的18至24个月内接收约10枚缩比测试弹和3至5枚全尺寸原型弹。该合同流程由埃格林广泛敏捷采办合同(EWAAC)管理,集成要求包括与BRU-72/B释放接口和1760连接器标准的兼容性。原型阶段结束时,系统设计成熟度预计将达到技术 readiness等级(TRL)5至6级,目标是通过 sled 测试和静态测试验证性能。 目前正逐步淘汰的GBU-57/B“巨型钻地弹”仍是美国军火库中最大的常规掩体炸弹,重13607千克,长约6.25米,包含一枚约2268千克的BLU-127/B侵彻弹头,约占总重量的20%。它由GPS辅助惯性导航系统制导,采用专用引信,能在高速穿透硬化材料后在目标内部引爆。其确切侵彻能力属于机密,但估计至少能穿透60米厚的钢筋混凝土,部分消息来源认为深度更深。尽管尺寸和能力出众,GBU-57仍存在缺陷,如其无动力弹道要求轰炸机飞至相对靠近目标的位置,且生产速度有限。近期报道显示,各方正努力将其年产能提升至原来的3-4倍,但目前库存仍较少。 “午夜铁锤”行动是巨型钻地弹历经十多年威慑部署后的首次实战应用。2025年6月21日至22日夜间,B-2轰炸机投放了14枚GBU-57。卫星图像证实福尔多和纳坦兹均遭到精确打击,可见弹坑表明投放成功,但部分专家对整体效果提出质疑——美国情报来源和外国分析师的报告显示,伊朗核基础设施的核心可能幸存,尤其是福尔多设施,其深度比公开的GBU-57侵彻阈值约深30米。这一公认的局限性引发了关于即便是最强大的常规掩体炸弹,对设计精良的地下目标是否有效的争论。对此,美国国防部强调,战斗损伤评估仍在进行中,早期结论缺乏情报界的充分佐证。尽管如此,据悉该行动的经验已被纳入下一代侵彻弹的研发过程,尤其是在五角大楼为未来可能涉及其他深度硬化目标(如朝鲜或俄罗斯的此类目标)的冲突做规划之际。 自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掩体炸弹就成为美国武器库的一部分,当时GBU-28通过改装炮管研发而成,用于穿透伊拉克的硬化掩体。此后,GBU-37和GBU-72/B等系统进一步扩展了这一类别,提供不同重量和侵彻能力。5000磅级的精确制导炸弹GBU-72/B近期在打击也门胡塞武装的行动中投入使用。这些武器采用延迟引信,以在穿透表面防御后最大化内部结构损伤。掩体炸弹在美国战略中具有独特作用,能在不使用核武器的情况下打击加固阵地,其有效性取决于投放平台的生存能力、弹药设计、目标布局情报和末端制导精度等多方面因素。 全球范围内,构建更复杂、更深埋的基础设施的趋势日益明显,这增加了对先进侵彻弹能力的需求。此外,大西洋理事会的分析强调,具备防区外能力的弹药在突破现代一体化防空系统方面至关重要。这些作战考量凸显了下一代侵彻弹的相关性——它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美国未来高强度冲突战略规划中的关键能力。 |
|
|
|
![]() |
![]() |
歼-20对抗F-35 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
![]() |
乌军24小时三杀俄高级将领,间谍浮出水面 |
![]() |
伊朗关注“阵风杀手”歼-10 以色列发出警告 |
![]() |
北京突然宣布这事 台湾急了 强烈遗憾 |
![]() |
054B仅建造区区两艘,就此戛然而止了 |
![]() |
歼-20对抗F-35 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
![]() |
乌军24小时三杀俄高级将领,间谍浮出水面 |
![]() |
伊朗关注“阵风杀手”歼-10 以色列发出警告 |
![]() |
北京突然宣布这事 台湾急了 强烈遗憾 |
![]() |
054B仅建造区区两艘,就此戛然而止了 |
![]() |
新一代“一键灭俄神器”诞生了? |
![]() |
美国空军与马斯克切割 |
![]() |
印军官指控中、土密援巴铁 导致“3D打印” |
![]() |
中国地效飞行器首次亮相 新一代支援平台? |
![]() |
中国反隐形作战体系全解 |